首页 理论教育 山阴古水道的开凿背景与作用:中国运河三千年揭秘

山阴古水道的开凿背景与作用:中国运河三千年揭秘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阴古水道的开通,使越国境内水运交通面貌大为改观,不仅有许多南北向天然河道可通各地,还有了东西向人工河道可以航行,并将各条南北向河道连接起来予以沟通,这对当时越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人工开挖的山阴古水道,由于存在着上述的弊病,使用的时间可能不会很久,当越国都城迁离会稽后,也就逐渐湮废了。

山阴古水道的开凿背景与作用:中国运河三千年揭秘

越国在攻灭吴国以前的原有疆域范围,大致在今浙江境内杭州湾南岸和钱塘江南北两岸(主要是在南岸地区)。“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注:今浙江诸暨、义乌一带),北至于御儿(注:今浙江嘉兴桐乡一带),东至于鄞(注:今浙江宁波奉化一带),西至于姑蔑(注:今浙江龙游、金华一带)。”[74]境内东部、北部为“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枝津交渠”[75]的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南缘部分,南部、西部则为丘陵和山地。都城会稽位于宁绍平原西部的山会平原,这里南屏会稽山,北枕杭州湾,东倚曹娥江,西傍浦阳江。会稽山并不高峻,但发源于此山的小河溪却有一二十条之多,若耶溪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条。由于这里的地形呈南高北低的倾斜,这些小河溪都呈南北流向,几乎平行地从南面的会稽山向北流经山会平原,再分别流入曹娥江和浦阳江,这对于平原上农田灌溉而言是极为有利的。但这么多的南北向小河溪,将都城所在的山会平原割裂成许多地块,对于平原上的东西向交通而言是极不利的。何况平原上缺乏东西向的河道,使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越国,从都城出发的东西向交通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位于北面的杭州湾虽然不失为一条东西向的河道,但杭州湾不是越国的内河,而是吴、越两国的界河,两国之间又常处于敌对状态或战争状态。加上杭州湾水面浩淼辽阔,风大、潮大,而靠越国的南侧水下又多沙滩,因此在杭州湾中航行安全得不到保障。为此当时越国的统治者决定在山会平原上开凿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这就是山阴古水道的由来(见图3-7)。据《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记载:

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

图3-7 春秋时期越国山阴古水道示意图[76]

山阴县,秦置,治所在春秋时越国都城会稽邑,即今浙江绍兴市。阳春亭在当时会稽城的东郊,即今绍兴城东五云门外。可知这条运河起始于都城会稽,向东延伸至五十里(实际超过五十里)外的曹娥江,沿途与众多的南北向溪流相交,接纳来水,由此看来运河的水源相当丰富,可以承担起当时越国境内东西向水上运输的繁重任务。山阴古水道的开通,使越国境内水运交通面貌大为改观,不仅有许多南北向天然河道可通各地,还有了东西向人工河道可以航行,并将各条南北向河道连接起来予以沟通,这对当时越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过,这条运河由于在短短五十里的流程中横穿了众多的小溪流,给运河本身也带来了弊病。因为这些发源于会稽山的溪流,流程很短,所依托的地势又呈明显倾斜,因此缺乏保持流量均衡的能力,每当雨季,水量多而一泻无遗,如逢干旱,则水量少甚至断流,这种状况,在尚未发明水门、堰坝等设施的春秋时代,对运河的水位无法进行调控,使运河不能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顺利使用。这条人工开挖的山阴古水道,由于存在着上述的弊病,使用的时间可能不会很久,当越国都城迁离会稽后,也就逐渐湮废了。所以在以后的历史文献上,没有见到有关它的记载。直到晋代以后,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一条新的人工河道,即浙东运河,这条已经湮废多年的古水道,经重新开挖而成为浙东运河自山阴至曹娥江一段运河的前身。

【注释】

[1]《国语》卷六《齐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

[2]《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3]济水,一作泲水。是黄河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北从其南岸分流出来的一条支津,向东流经原阳、封丘等县至山东西部的巨野泽后,折向东北流至千乘之南入海。在其从黄河分出处的对岸,正好有一条沇水流入黄河。沇水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的王屋山,是黄河北岸的一条小支流。这原本与济水毫无关系,可是古人却认为沇水是济水的上游、济水则是沇水的下游,沇水和济水是同一条河流,它是从黄河北岸穿越黄河而达南岸,并有时而潜行于地下,时而见行于地面的说法。这一错误的认识,是古人不懂得河流的自然规律所产生,它源自《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入于海”的记载。加上后世一些注释家对此进行望文生义的解释,如汉代的孔安国说:“济水入河,并流十数里而南截河,又并流数里,溢为荥泽。”(《尚书·孔传》)唐代的孔颖达说:“济水既入于河,与河相乱,而知截河过者,以河浊济清,南出还清,故可知也。”(《尚书·正义》)于是以讹传讹,流传既久且广,包括《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亦受此影响。对此,清代学者胡渭曾批驳孔安国的说法:“河大而济小,济既入河,河挟以俱东,济性虽劲疾,恐亦不能于大河之中,曲折自如若此也。”他又引林少颖的话批驳孔颖达的说法:“济清而河浊,济少而河多,以清之少者,会浊之多者,不数步间,则清者皆已化而为浊矣。既合流数十里,安能自别其清者,以溢为荥乎?”(见《禹贡锥指》第59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其实,沇水是一条流程很短的小河,在流入黄河前,其水较为清澈。济水自黄河分出时,虽很混浊,但流经荥泽后,由于流速骤减而使水中泥沙得以沉淀;而且东流时沿途又有几条清澈小河注入,得到稀释,因此济水远比黄河水清澈得多。这就是黄河北岸的沇水和黄河南岸的济水都比较清澈的原因。

[4]斛是古代用于计量粮食的器具,木制,呈方形,口小底大,一斛为十斗,也称一石。

[5]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三十三《春秋吴楚交兵表叙》,中华书局,1993年。

[6]战国时,楚越两国在长江上进行水战,楚国常处于劣势。后来,鲁班为楚国水军制造了一种称为钩拒的长柄兵器。在水战中,对进攻的越舰可以抗拒;对败退的越舰可以钩住。从此扭转了水战的战局,最终攻灭了越国。

[7]《墨子》卷十三《鲁问》篇。

[8]《史记》卷一百十九《循吏列传·孙叔敖传》《集解》注引《皇览》。

[9]《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

[10]《史记》卷一百十九《循吏列传·孙叔敖传》《正义》注引《说苑》。

[11]《史记》卷一百十九《循吏列传·孙叔敖传》。

[12]谭其骧《黄河与运河的变迁》,载《地理知识》杂志,1955年第9期。

[13]参考《湖北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年)第34页插图简化绘制。

[14]谭其骧《黄河与运河的变迁》,载《地理知识》杂志,1955年第9期。

[15]杨守敬《晦明轩稿·沮、漳水考》,载《杨守敬集》第五册,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6]杨守敬《晦明轩稿·沮、漳水考》,载《杨守敬集》第五册,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7]参考王育民先生《先秦时期运河考略》一文的插图绘制。

[18]《宋史》卷九十三《河渠志·汴河上》。

[19]史念海《中国的运河》第二章“三江五湖间的运河”一节。

[20]事见《晋书》卷一百《陈敏传》。

[21]关于杨仪水道,另详本书第九章第七节“沟通施水与肥水的杨仪运河”。

[22]关于楚灵王所建章华台离宫的地点,历代文献记载并不一致。《左传》及其杜预注,说是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续汉书·郡国志》和《元和郡县志》,说是在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太平寰宇记》说是在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读史方舆纪要》说是在今荆州市。这里采用《左传》及杜预注的说法。

[23]《水经注》卷二十八《沔水》。

[24]《水经注》卷二十八《沔水》。

[25]曾巩《襄州宜城县长渠记》,载《曾南丰先生元丰类稿》卷十九。

[26]《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

[27]《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

[28]《左传·成公七年》。

[29]《吴越春秋·吴王僚传》。

[30]《左传·昭公三十年》。

[31]《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32]《左传·昭公四年》。

[33]明·韩邦宪《广通镇坝考》。载: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八册《高淳县志》。或清·光绪《高淳县志·艺文志》。或武同举《江苏水利全书》卷三十七。

[34]参考史念海先生所著《中国的运河》上册第16页的插图绘制。

[35]关于五堰的始筑时代,文献记载不一。南宋《景定建康志》认为始筑于五代杨吴。明·韩邦宪《广通镇坝考》:“(唐昭宗)景福三年(按:景福总共二年,故景福三年,系干宁元年之误,即894年)杨行密据宣州,密将台蒙作鲁阳五堰。”而北宋单锷《吴中水利书》:“有五堰者,古所以节宣歙、金陵、九阳江之众水。”认为古已有之。武同举《江苏水利全书·胥溪东坝考》:“胥溪施工仅十里许,地当高阜,必须立堰节水,乃可挽拽轻舟”,因此认为“开河筑堰,皆始于伍子胥之谋”。

[36]南宋《景定建康志》卷十六《疆域·堰埭》。(www.xing528.com)

[37]北宋·单锷《吴中水利书》。

[38]明·归有光《三吴水利录·郏乔书》。

[39]以上概括转述自魏嵩山《胥溪运河形成的历史过程》一文,载《复旦大学学报》(历史地理专辑)1980年8月。

[40]《宋会要辑稿》“食货”八之22。

[41]此文载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十四。或清·光绪《高淳县志·舆中志》。或武同举《江苏水利全书》卷三十七。

[42]以上转述自汪家伦、孙仲明《关于胥溪运河的若干问题》一文,载《太湖水利史论文集》。

[43]参考《中国历史地图集》江南地区地图,再增加相关内容绘制而成。

[44]《史记》卷二《夏本纪》:“三江既入,震泽致定”下《史记正义》注引。

[45]《国语》卷十九《吴语·勾践灭吴,夫差自杀》记载:“今吴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其民必移就蒲蠃于东海之滨。”

[46]《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范蠡谏勾践勿许吴成,卒灭吴》记载着吴王被困苏州时,派使者王孙,向范蠡求和说:“今吴稻蟹不遗种。”

[47]《越绝书》卷八《记地传》。

[48]《越绝书》卷二《记地传》。

[49]《国语》卷十九《吴语·夫差伐齐,不听申胥之谏》。

[50]王育民《先秦时期运河考略》,载《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

[51]朱江《邗城遗址与邗沟流经区域文化遗址的发现》,《文物》1973年第12期。

[52]参考《中国水利史稿》上册第278页插图绘制。

[53]《左传·哀公十年》。

[54]《左传·哀公十一年》。

[55]《孟子》卷五《滕文公上》。

[56]南宋·朱熹《晦庵集》卷七十一《偶读漫记》。

[57]阎若璩《四书释地》。

[58]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楚州”条。

[59]陈澧《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

[60]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江淮河道》。

[61]胡渭《禹贡锥指》卷六。

[62]《国语》卷十九《吴语·申胥自杀》。

[63]参考王育民先生《先秦时期运河考略》一文的插图绘制。

[64]《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65]《国语》卷十九《吴语·吴晋争长未成,勾践袭吴》。

[66]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十一引《周书》。

[67]《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68]《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69]《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70]《国语》卷十九《吴语·吴晋争未成,勾践袭吴》。

[71]《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

[72]《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73]《水经注》卷四《河水注》引《竹书纪年》。

[74]《国语》卷二十《越语(上)勾践灭吴》。

[75]《水经注》卷二十九《沔水注》引伍子胥语。

[76]参考《中国历史地图集》,再增加相关内容绘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