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运河三千年:百尺渎运河的历史意义

中国运河三千年:百尺渎运河的历史意义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条百尺渎运河从上述“吴以达粮”这句话来看,是吴国为了运输粮食而开凿的。为了便于向前线运兵运粮,吴王阖闾下令开挖了这条通向越国的百尺渎运河。从这一系列交通建设的举措来看,越国在当时开凿百尺渎运河也是完全可能的事。

中国运河三千年:百尺渎运河的历史意义

《越绝书·吴地传》有如下记载:“百尺渎,奏江,吴以达粮。”江,并非指长江,而是指钱塘江。奏江就是到达钱塘江之意。据南宋咸淳年间刊印的《临安志》“盐官县”条下记载:“百尺浦在县西四十里。”百尺浦,即百尺渎。盐官县始设于三国孙吴时代,治所在今浙江省海宁市西南盐官镇南,南宋时治所在盐官镇。可知百尺渎的终点是在盐官镇西南四十里的钱塘江北岸。这条百尺渎运河大约起自吴越交界处的今嘉兴,向南经今崇德至钱塘江畔。

百尺渎运河是沟通吴越两国的一条水道,吴越两国都盛行舟楫,该水道当是两国间民间往来的必由之路,也是吴越交兵期间两国舟师运行的军事要道。

这条百尺渎运河从上述“吴以达粮”这句话来看,是吴国为了运输粮食而开凿的。但开凿于何时,因史无记载无法说清。只能根据当时历史加以分析推测,大致有如下四种可能:

(1)可能开凿于吴国首次大举伐越之前。第一次吴越大战发生于吴王阖闾五年(前510年),其时越王为允常。据《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记载:“夏,吴伐越,始用师于越也。”杜预注云:“自此之前,虽疆事小争,未尝用大兵。”这次吴对越用兵,不仅规模大,而且可能动用大批舟师,则事前必然做了充分的战备工作。为了便于向前线运兵运粮,吴王阖闾下令开挖了这条通向越国的百尺渎运河。(www.xing528.com)

(2)可能开凿于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和大夫范蠡等一大批人在吴国作人质期间(前494年~前491年),因为勾践等人在吴三年期间,不仅要卑躬屈膝地侍奉吴王夫差及其王室家族,还要不断地向吴国进贡,粮食当在贡物之列。为了随时随地可以转运来自越国的粮食和其他贡物,当时吴王夫差下令开挖了这条百尺渎运河。

(3)可能开凿于数万越军包围吴国都城达三年之久期间(前475年~前473年)。其时吴国连年灾荒,吴国境内的粮仓都已空了,粮食奇缺,吴国百姓只能到江湖海边拾蚌蛤充饥。[45]连稻蟹种都吃得精光。[46]而包围着吴国都城的数万越军,所需粮食数量巨大,既然无法就地解决,则只能从本国远道运来吴都前线了。因此当时很可能由越军统帅强令吴地百姓开凿了这条用于运粮至吴地的百尺渎运河。

(4)可能开凿于吴国灭亡后不久。当时越国为了加强对新纳入自己版图的原吴国疆土的控制,曾进行了一系列开河筑路的工程建设,以改善吴越两地之间的交通条件。如“勾践已灭吴,使吴人筑吴塘,东西千步。”[47]塘是筑于河道边的堤防。又自苏州向南筑通江陵道,“通江南陵,摇越所凿。”[48]所谓陵道,是高出地面的陆道,在太湖水乡地区,它也是挖土筑堤时所形成的河道,所以《越绝书》记载中说的是“凿”。这条通江陵道,就是成为后来苏州至吴淞江之间一段江南运河的前身。从这一系列交通建设的举措来看,越国在当时开凿百尺渎运河也是完全可能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