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中国运河三千年

吴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中国运河三千年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武王统一全国后,勾吴国领导者为仲雍子孙的周章受朝廷册封。楚国曾是五霸之一的大国、强国,而吴国则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国、弱国,论兵力、财力、资源等综合国力,两国不在同一等级。就在这种形势下,受申公巫臣唆使的吴国,集中全力偷袭楚国的边境地区,常处于攻势的主动地位。余昧继位,仅4年,在一次观看战船时被越国战俘行刺身亡。他昼伏夜行,化装逃出楚国,辗转宋、郑等国,最后流浪至吴国,得到公子光的收留和信任。

吴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中国运河三千年

本书第一章谈及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太伯与仲雍自关中出奔江南无锡和创建“勾吴”国之事。太伯死后,由其弟仲雍继承其位,“勾吴”国逐渐发展壮大并迁移至今江苏丹徒江宁一带。周武王统一全国后,勾吴国领导者为仲雍子孙的周章受朝廷册封。吴虽为周朝诸侯国之一,但它从不与周朝廷及其他诸侯国相往来,一直偏安于东南一隅,默默无闻地过着与世无争的太平日子,直到春秋中期太伯、仲雍第十九代后人寿梦时,“吴始益大,称王。”[26]寿梦元年(前585年,司马贞《史记索隐》云:吴“自寿梦以下始有其年”),“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27]寿梦二年(前584年)正月,吴伐郯(今山东郯城东南)[28]。这是吴国第一次对外用兵。吴国走向外部世界,一开始就非常顺利,这给予寿梦极大信心。但就在这一年,一个不速之客来到寿梦的身边,这个人后来竟影响到吴国的历史吴楚之间、吴晋之间的关系。这个不速之客,就是楚国的叛徒申公巫臣。

事情还得从公元前591年说起,楚庄王攻灭萧国(今安徽省萧县)后,想以申、吕两邑奖赏给立有战功的子重、子反两公子(均为楚穆王之子),被楚国大夫申公巫臣(申公为封号,巫臣为其名)在庄王前谏阻,使两公子心中悻悻不悦,对巫臣有看法。后来楚庄王伐陈时俘获美女夏姬,子反欲娶夏姬,巫臣又加以谏阻。庄王死后,共王即位,巫臣奉命出使齐国,走时乘机带着夏姬逃往与楚国敌对的晋国。原来他早已看中了夏姬,所以才再三地在庄王面前故意谏阻子反娶她。这下激怒了子重、子反两兄弟,将其族人杀了。这一杀又激怒了巫臣,他一面给楚国公子写威胁信,说是决心要他们难堪;一面向晋国君主献策,要晋国帮助吴国在楚国后院放火。晋景公十分赞成,当即派申公巫臣代表晋国出使吴国。吴寿梦二年(前584年),巫臣来到吴国,向吴国传授骑射和车战技能,唆使吴国出兵伐楚,并将其子狐庸留在吴国作为吴晋之间的外交联络官。《左传·成公七年》记其事云:

子重、子反杀巫臣之族……而分其室……巫臣自晋遗二子书曰:“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巫臣请使于吴……吴子寿梦说之,乃通吴于晋……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置其子狐庸焉,使为行人于吴。吴始伐楚(攻取鸠兹等地),伐巢(注:今安徽桐城南)伐徐……入州来(注:楚地,今安徽省凤台县)……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

楚国曾是五霸之一的大国、强国,而吴国则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国、弱国,论兵力、财力、资源等综合国力,两国不在同一等级。但自从吴、楚交兵后,楚国何以胜少败多,丢失了不少疆土和城邑?这同当时整个政治军事环境和形势所分不开的。自楚庄王死后,楚晋之间争霸激烈,两国的力量又处于均势状态。当时楚共王想保持其父楚庄王称霸时期的地位,而晋国的晋景公立志要夺回往日晋国一百多年的霸权。

两国在中原地区剑拔弩张地对峙着,大战一触即发(不久爆发鄢城之战),而局部小战则时有发生。就在这种形势下,受申公巫臣唆使的吴国,集中全力偷袭楚国的边境地区,常处于攻势的主动地位。而楚国的主力部队远在楚晋对峙的前线,楚吴边境地区只能处于防御守势的被动状态。说明巫臣唆使吴国在楚国后院放火,使楚国腹背受敌的这一着棋确实厉害。

公元前576年,晋国为孤立楚国,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邀请了齐、宋、卫、郑、吴等国会盟,商讨共同对付楚国的办法,这是吴国第一次同中原许多国家的相会,并作为会盟成员参与商讨诸侯国之间的大事。这就是《左传·成公十五年》记载的:“十一月,会吴于钟离,始通吴也。”公元前570年,晋悼公邀请诸国在鸡泽(今河北邯郸)会盟,商讨救援陈国之事,派人到淮上(今安徽省凤台县境内)去接吴王寿梦,寿梦却没有到会。《左传·襄公三年》记其事云:“六月,同盟于鸡泽,晋侯使荀会迎吴子于淮上,吴子不至。”事后,吴王寿梦派人向晋悼公解释了没有到会的原因,并表示今后要听从命令,与诸侯和好并合作。于是晋悼公又特地为吴国安排了一次会盟,让吴王与更多的中原诸侯国见面相识,这就是《左传·襄公五年》所记载的:“九月,盟于戚,会吴,且命戍陈也。”公元前568年,晋悼公邀请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曾、徐等国在戚(今河南濮阳北)会盟,主要是介绍各国与吴国见面相识。表明当时晋国已将吴国视为自己阵营中的骨干成员,拉拢它,抬举它,从而达到以吴制楚的目的;而吴国也乐意加入晋国阵营并成为骨干,借助晋国对它的抬举,以提高它的国际(诸侯国间)地位和扩大其国际影响。可谓是互相利用。(www.xing528.com)

寿梦有四子:长诸樊,次余祭,三余昧,四季札。寿梦死后传位于诸樊,诸樊继承其父遗志,多次伐楚,战果颇佳,但在一次伐楚战争中被暗箭射死,在位13年。余祭即位后,继承其父兄遗志,多次伐楚,胜多败少,在位17年。余昧继位,仅4年,在一次观看战船时被越国战俘行刺身亡。余昧死,应由季札继任,但季札坚辞不受,结果由余昧之子僚继任。吴王僚也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国君,在位时曾多次伐楚,取得较好战果。但自僚继位后,诸樊之子姬光(史称公子光)极为不满,认为四叔季札不受王位,则应由他继任,不应轮到僚。公子光是个很有心计和韬略的人,他表面上处处顺从吴王僚的调遣,经常带兵在外对楚作战,暗地里却在积聚力量,准备发动政变,取而代之。就在这时,一个重要的人物来到他的身边,这就是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子胥是他的字,是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佞臣费无极诬告伍奢与太子建谋反,楚平王偏信谗言,无端杀害其忠诚贤能的父亲和生性善良的兄长伍尚,并在国内四处张榜通缉他本人。他昼伏夜行,化装逃出楚国,辗转宋、郑等国,最后流浪至吴国,得到公子光的收留和信任。伍子胥才能出众,据说他“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文治邦国,武定天下,执纲宁戾,蒙垢受耻,虽冤不争,能成大事。”[29]他非常感激公子光的知遇之恩,当他了解到公子光的心事后,为公子光物色到一位勇士专诸。乘吴王僚的两个弟弟带兵在外的机会,公子光设计宴请吴王僚,专诸将一把锋利的匕首藏在鱼腹中,趁上菜时接近僚身时,刺死了他,专诸也被僚的卫士当场杀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专诸刺王僚的故事。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终于靠政变上了台,是为吴王阖闾。任命伍子胥为行人,参与国政。他虚心向伍子胥请教富国强兵的方法,伍子胥则竭尽全力帮助他整顿朝政,修建城郭,发展生产,广积粮食,奠定了政治、经济方面的坚实基础。他还向吴王推荐了军事家孙武,为吴国训练军队,改进武器,制定军事战略战术。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吴国的国力大增。吴王阖闾不仅政事上励精图治,生活上衣食节俭,而且对老百姓“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30]因此在国内外赢得了“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仁义闻于诸侯”[31]的良好声誉。

吴国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辅助下,很快从一个弱小国家一跃而成为“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32]的强国。由于军事上、政治上的需要,吴国曾先后开凿了胥溪、胥浦、百尺渎、古江南河、邗沟、荷水等运河。兹分述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