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的水战,主要发生在沿江沿海的楚、吴、越、齐等国。其中楚、吴两国间的水战最为频繁。楚国位于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吴国位于长江下游的江淮地区。两国都滨临长江,境内有广袤的水域,因而盛行舟楫,吴国素称“不能一日而废舟楫之用”[5]。两国出于扩张疆土和争霸中原的需要,竞相制造战船,建立舟师(水军)。吴国的战船相当完备,有“余皇”“突冒”“三翼”等。“余皇”是大型战船,一般为王侯乘坐,用作指挥旗舰;“突冒”船身轻巧,用于冲锋;“三翼”则是大中小三种不同型号的战船。例如大型战船“大翼”,可乘坐九十人左右,其中战斗人员约四十人,而驾驶人员多达五十人,因此船速极快。唐代诗人元稹有诗云:“光阴三翼过”,用春秋时代吴国“三翼”战船之极快船速,作为典故来形容光阴消逝之速,确实是很形象化的。
据《左传》记载,楚、吴水战,从鲁襄公到鲁哀公期间,就有17次之多。例如,襄公三年(前570年),楚共王伐吴,攻占鸠兹,到达衡山。鸠兹在今安徽省芜湖市东南,衡山在今当涂县东北。襄公十三年(前560年),吴王诸樊伐楚,被楚将养由基击败于庸浦。庸浦,楚地,在今安徽省无为县南的长江北岸。翌年(前559年),楚康王为报复前一年吴伐楚,派遣令尹子囊率军伐吴,被吴国击败于皋舟隘(吴之要隘,在今江苏六合东南长江边)。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年),楚康王亲率水军伐吴,循江而下,无功而返。史称“舟师之役”。以上水战,均发生在今南京至铜陵之间的长江及其两岸附近,这里是当时两国的边界处。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吴王诸樊率军伐楚,以报复前一年的“舟师之役”,在进攻居巢(今安徽省寿县南)时,吴王诸樊中箭而亡。昭公四年(前538年)夏,楚灵王率陈、蔡、许、胡、沈等诸侯军伐吴,攻克吴城朱方,史称“朱方之役”。同年冬,吴国兴师伐楚,以报复“朱方之役”。吴军深入楚国之棘(今河南省永城市南)、栎(今河南省新蔡县北)、麻(今安徽省砀山县东)三地。昭公五年(前537年),楚灵王又会合陈、蔡、许、顿、沈、徐、越等国以及东夷之军伐吴,自淮河上游顺流而下到达夏汭(今安徽省寿县),越国大夫常寿过率军会晤楚灵王于琐(今安徽省霍丘县东)。但楚军前锋部队,在鹊岸(今安徽省无为县西南长江边)被吴军击败。楚灵王得知吴军已有戒备,至坻箕山(今安徽省巢县南三十七里)下令停止进军。此次伐吴虽然无功而归,但其进军过程却开发了沿淮及江淮地区的水陆交通路线。昭公六年(前536年),楚军伐徐,吴国为救徐而出兵,战于房钟(今安徽省蒙城县西南),击败楚军。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吴公子光率水军伐楚,战于长岸(今安徽省当涂县西),楚司马子鱼战死,这时楚军后续部队到达,奋力击败吴军,并俘获停泊于江岸、为吴公子光所乘坐的旗舰“余皇”。公子光施计夜袭楚营,夺回“余皇”。昭公二十三年(前519年),吴王僚为夺取得而复失的州来(今安徽省凤台县),率军伐楚,败楚军于鸡父(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楚平王率水军攻吴,越国公子仓和大夫寿梦率军相助,进军至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时,因吴军有备而退回,吴军蹑追其后,击败楚、越联军并攻占了巢(今安徽省桐城市南)和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的临淮关)两邑。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吴王僚乘楚平王丧期,派其弟掩余、烛庸率军攻楚之潜(今安徽省霍山县东北)。以上战争大多发生在淮河流域,客观上有助于开发淮河及其支流的水运交通。楚、吴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发生在定公四年(前506年),吴王阖闾以孙武、伍子胥为将,亲率大军乘船出长江口,沿着海岸北上至淮河口,再溯淮河西上至蔡国,舍舟登陆,会合蔡、唐两国之军,向南越过大别山,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大败楚军。乘胜追赶楚军至清发水(今汉水支流潢水),在其半渡时又予痛击。吴军渡过清发水后,在雍澨(今湖北京山县西南)再次击溃楚军。吴军五战皆捷,直到攻入郢都,楚昭王仓皇出逃。春秋以来一向强大的楚国,不料被弱小的吴国打得险些亡国,从此威风扫地,国力大挫。
从以上吴、楚两国之间的水战,尤其是长江上的水战来看,吴国胜多败少。按理,吴国处于长江下游,楚国处于长江中游,就地理位置和水流方向而言,在长江上进行水战对吴国是绝对不利的。那么,吴国能够在水战中胜多败少的原因何在?这除了吴国水军实力较强、常采取攻势行动,以及楚国水军其时尚未配备钩拒兵器[6]外,处于长江下游的吴国,战舰在进攻或后退时,也有着有利的一面。对此,墨子曾有精辟的论述:
昔者,楚人与越人舟战于江,楚人顺流而进,迎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难。越人迎流而进,顺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速。越人因此若执,函败楚人。[7](www.xing528.com)
其时,吴国已亡于越国。墨子以上所说,虽是楚、越之间在长江上水战的情况,但当初吴、楚之间在长江上水战的攻守形势,何尝不是如此?
上述楚吴之间的战争,大多是以水陆联合作战或水战、陆战穿插进行的,约有半数发生在长江下游,另有半数发生在淮河流域。其中水战多在长江(今安徽境内的安庆至马鞍山一段)、淮河或它们的支流水面上进行。陆战时则是将长江、淮河或它们的支流用于运兵运粮。正是在这些征战中,由于舟船的频繁往返,才开发了长江、淮河及其支流的航运水道,从而使江淮地区的水运交通逐渐得到发展;而吴国的出海入淮,则开发了自长江口至淮河口的海上航道,对后世开辟近海航线有着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楚、吴两国共枕一条长江,但在相互攻击时,各自的战船并没有选择顺江而下或溯江而上的进军路线。特别是定公四年吴国大举攻楚的一次,不是取道长江,而是绕道海上和淮河,足见当时长江航道,可能因彭蠡泽的浩渺和风浪的威胁,使船只难以通过而尚未开通,所以不得不舍近求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