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便于查阅、对照,现将有关记载徐偃王史料的主要文献列举如下:
《韩非子·五蠹篇》:“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即楚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淮南子·人间训》:“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臣闻:大之与小,强之与弱,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
《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以救乱。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史记·赵世家》:“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
刘向《说苑·指武》:“王孙厉谓楚文王曰:‘徐偃王好行仁义之道,汉东诸侯三十二国尽服矣,王若不伐,楚必事徐。’王曰:‘若信有道,不可伐也。’对曰:‘大之伐小,强之伐弱,犹大鱼之吞小鱼,虎之食豚也,岂有其不得理!’。文王遂兴师伐徐,残之。徐偃王将死,曰:‘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以至于此’。”
王充《论衡·非韩篇》:“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养德;二曰养力……徐偃王修行仁义,陆地朝者三十二国,强楚闻之,举兵而灭之,此有德守无力备者也……韩子之术不养德,偃王之操不任力,二者偏驳,各有不足,偃王有无力之祸,知韩子必有无德之患。”(www.xing528.com)
《后汉书·东夷传》:“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穆王后得骥騄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
《今本竹书纪年》:“(周穆王)六年春,徐子诞来朝,锡命为伯。十三年秋七月,徐戎侵洛。十月,造父御车,入于宗周。十六年,王命造父封于赵。”
张华《博物志》:“偃王既其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江淮诸侯服从者三十六国。周王闻,遣使乘驷,一日至楚,使伐之。偃王仁,不忍害其民,为楚所败,逃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后遂名其山为徐山。”
通过以上有关文献的排比可知,《韩非子》《淮南子》《说苑》等书的记载,认为徐偃王是春秋时代的人。而《史记》《今本竹书纪年》等书的记载,认为徐偃王是西周时代的人。其他书的记载,或是没有自己的观点,或是模棱两可的说法。例如,《说苑》说是王孙厉劝楚文王攻灭徐偃王,而《淮南子》说是王孙厉劝楚庄王攻灭徐偃王,究竟是楚文王还是楚庄王?(笔者按:这绝对不是一字之差的小问题,而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大错误。须知楚文王与楚庄王相距七八十年之久,但都是春秋时代人,明显存在讹误)又如,《论衡》仅举徐偃王治国只重仁义而轻武备导致亡国的例子,来宣传他的“处世、治国都必须持平衡,不偏颇”的观念,没有涉及徐偃王是哪个时代人的问题。再如,《博物志》只笼统地说是周王,显然有意避开徐偃王究竟是哪个时代人的敏感问题。而《后汉书·东夷传》的记载有如大杂烩,前半部分是说周穆王,后半部分说是楚文王,明显是撮合《史记》《竹书纪年》与《韩非子》《淮南子》等书的不同说法而成。不过,我们不能就此全盘否定《后汉书·东夷传》的记载。实事求是地说,《后汉书·东夷传》在揭示徐偃王不平凡的经历方面是有重要贡献的,它为后世提供了“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以及“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两条至关重要的史料,功不可没。
为了进一步判断哪种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现从以上所举文献记载中,列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具体辨析,来回答徐偃王究竟是西周时代人还是春秋时代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