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运河三千年:《水经注》真实史料备至

中国运河三千年:《水经注》真实史料备至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水经注》卷八《济水》引刘成国《徐州地理志》记载: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水经注》转引的这条史料虽很简略,但十分重要和珍贵,它为后世提供了早在西周时代,徐国君主曾在今河南省东南部黄淮平原上,开通了一条陈蔡运河的重要信息。此外,还著有《孟子注》一书。

中国运河三千年:《水经注》真实史料备至

据《水经注》卷八《济水》引刘成国《徐州地理志》记载:

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

以上引文中的“偃王”,即徐国君主徐偃王。历史上的徐偃王,有说为西周时代人,亦有说为春秋时代人,从这条史料的内容来看,显然应为西周时代人。“通沟”,即开挖运河。“陈蔡”,是指陈国和蔡国。“上国”,因徐国位于淮河下游地区,而陈、蔡两国位于淮河中游地区,在古代,习惯上称位于本国的西面,或位于中原地区的诸侯国为上国。

《水经注》转引的这条史料虽很简略,但十分重要和珍贵,它为后世提供了早在西周时代,徐国君主曾在今河南省东南部黄淮平原上,开通了一条陈蔡运河的重要信息。现在首要的问题,是弄清楚这条史料是否真实可靠?由于《徐州地理志》一书早已失传,只能从该书的作者刘成国其人着手来辨别。关于刘成国,虽然查遍历史文献和人物词典均不得其人,但从古人的礼仪习惯:对自己往往称呼其名、对别人则称呼其字的情况来看,可知《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所称的刘成国,必然是该书作者之字而非其名。如此看来,刘成国莫非就是《释名》一书的作者刘熙?因刘熙字“成国”,东汉青州北海(今山东省昌乐县一带)人。其所著《释名》二十七篇,探究源流,考核古今,堪称训诂之要典。此外,还著有《孟子注》一书。这些足以说明刘成国是一位博学多识、通晓古今的饱学之士。而青、徐二州地域相邻,人员交往密切,自幼生长在青州的刘成国,熟悉徐州山川地理以及古徐国的历史掌故,应在情理之中,因而编撰《徐州地理志》极为可能。可惜该书没有流传至今,无法仔细披阅,了解其详。所幸在深入解读该史料记载、并对照其他相关历史文献后,有如下重要发现。

(1)该史料所记述的内容,全部见于西晋学者张华所撰《博物志》一书,而《博物志》有关该史料内容的记载,张华明确标明来源于《徐偃王志》。由此可知,该史料记载并非孤立无据,所述史事内容也有来源和依据。因而历来一些著名类书如唐朝的《初学记》(见该书之卷八)、宋朝的《太平御览》(见该书之卷三百四十七)均有著录。(www.xing528.com)

(2)该史料反映的“偃王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一事,同当时周穆王欲借重徐国的力量和影响,授权徐国君主分管东方诸侯国,即《后汉书·东夷传》所记载的“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的正史记载完全相符合。

(3)正因为当时徐国君主奉命分管东方诸侯国,经常需要乘船去他管辖下的各诸侯国进行巡视督察。其中陈、蔡两国,虽然陆路相距不远,但乘船往返其间必须绕道淮河,非常不便,因此才有利用人力开挖陈蔡运河之事发生。这与当时的形势需要完全相适应。

笔者据此认为,该史料记载绝非好事者所虚构,而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因此,值得将它全面展开、深入挖掘,并进行仔细探究和梳理,誓将尘封已达三千年、早就不为人知的陈蔡运河,加以彻底揭示,使其历史真相大白于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