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道德经·第六十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老子这一生说了很多有哲理的话,这些话与众不同,独一无二,非常惊人,也非常给人以启发,让人觉得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道理。
至今非常有名气的一句话叫作“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大国就好像是烹调小鱼,小鲜就是小鱼。这句话太厉害了,出其不意,非常美好。具体的解释有多种,比较普遍的解释是:治理大国少折腾,别自己弄出事。治理一个大国,像炖小鱼一样,第一,不用去鳞,鱼那么小,把鳞一刮,没了。第二,在炖小鱼的过程中,不要来回地翻面,否则它就烂成了一锅糨糊,就找不着鱼了。这是古人的解释,还可以加一点解释,就是炖小鱼得注意火候,如果火非常大,就会把鱼煮没了,或者把汤煮干了。总而言之,越是治理大国越不要折腾,不要没事找事,不要添麻烦,不要把这个鱼折腾得最后找不着了。
我个人觉得治大国若烹小鲜,不用这么一板一眼地去解释。它讲的是一种精神状态,举重若轻,治大若小。国家越大,越不能着急,也不要紧张,不要忽左忽右。
大和小之间既有相依性,又有共同性,做一件小事也得考虑到各个方面。比如说炖鱼得考虑鱼的保鲜程度、鱼的品种,需要加一些什么样的调料,怎么让人爱吃,怎么好消化,吃不完怎么样,还要考虑和其他菜怎么搭配,等等。就是做一顿便饭,炖一条小鱼,也要考虑到谁先谁后等许多方面。
治国也是一样,实施某个政策,调整某个政策,提倡干一件什么事,或者进行什么工程,都要思前想后,从各个方面寻找最佳的方案。既不能急躁,也不能懒惰;既不能冷淡,又不能狂热,这些和炖小鱼是一样的。有了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一个有把握的状态。这种状态做事就能够做好,所以治大国若烹小鲜,至今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仍然是有名的话。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就引用了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话,中国也有一些领导人在自己的讲话中引用这句话,说明政策、策略的重要性,说明妥善掌握的重要性,说明有些事不能性急,有些事不能忽左忽右来回地变,等等,这些说法都非常重要。
老子还有一段话也非常有名,那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祸、坏事情是好事情的一个兆头,从坏事情那儿引出来好事情,发展成好事情,是好事情的前奏,这是“祸兮,福之所倚”。遇到灾难了,遇到困难了,受到挫折了,不要伤心,不要灰心,不要恐惧,因为在困难的时候,隐藏着转机。
“福兮,祸之所伏”,一件大好事,一次胜利,一个好消息,里面可能埋藏着灾祸。这也很简单,一件好事使你得意扬扬,一件好事使你目空一切,一件好事使你听不见批评的声音,所以好事也能变成坏事,人生当中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大国有兴衰,个人有成败,好事会变成坏事,坏事会变成好事。
类似的,中国还有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界上很多事的后果是没法预测出来的,很可能是走向了反面。人生就好比下棋,能看出十步,那就是了不起的棋手了。到了老子这里,也许还应该包括庄子,他们能看出二十步、三十步、五十步。看到好事时,遇到喜讯的时候,老子会警告大家,不要粗心大意,不要骄傲自满。他碰到坏事,碰到挫折,碰到困难的时候,老子会劝告大家不要灰心丧气,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怨天尤人,而应该徐图恢复,从坏的事情里来找好的可能,找好的根源,这个就是一个真正的有为的人。
尤其是一个政治家、一个科学家,碰到这种情况在所难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苏联披露斯大林的某些错误的时候,毛主席就很喜欢引用老子这两句话,讲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虽然斯大林的错误给大家带来了困惑,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一些困扰、一些麻烦,但我们仍然应该从积极的方面看到我们吸取教训,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的可能,这个对人有很大的鼓舞作用。
其实在西方世界也有一些类似的话,比如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也是非常辩证的、充满人生的沧桑和阅历的话。每个成功前面都有一连串的失败,一个科学原理的探寻,一个先进技术的发明,前面都有一系列的失败,最后才取得了成功。失败当中包含着进展,失败当中也有非常宝贵的经验,所以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有点祸兮福所倚的意思。胜利依靠着失败,胜利从失败的经验总结当中成长起来、成功起来,使我们获得成果,即失败是成功之母。到了雪莱的诗里,就变成:“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没有冬天,不经过冬天,哪来的春天呢?也是这样的含义。自古以来这种鼓励人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美好的说法非常多。
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值得我们牢记,使我们能够多看出几步、几十步棋,高瞻远瞩,富有信心,能够使自己的人生终得胜利、终得成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
现在讲老子一些独特的高论,也可以说是老子的怪论。别人一看会一惊,怎么有这种理论呢?但是仔细想一想,觉得很高级、很高明,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说出来了。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叫美,这可就糟啦!“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大家都知道做了什么事是行了善,具有什么样的品德是善良的、是美好的,也就反倒不善了。这个话有点雷人了。但是仔细想一想,又觉得它有一部分道理,而且这部分道理也很重要。
第一,什么叫美?我们对美的看法是有区别的,在美的问题上会有各种糊涂的说法。譬如,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曾经以为女人的脚裹得越小越美,这种美实际上太恶劣了,它损害了妇女身心,是对妇女的摧残。西方世界虽然没有裹小脚,但是他们以穿高跟鞋为美,高跟鞋做到窄窄的一个尖的时候,会造成女人脚的骨头、腿的骨头畸形,也不见得是好。还有一些地区认为,鼻子上穿一个大环才是美。美本身会带来歧义,有可能事后人们觉得它不是美,而是不美,甚至于是伤害、是残害。
第二,有了美就会显出丑来,这样人们就会争这个美,美引起了竞争。老子的主要意思是美能显出丑来,他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但是自古以来有很多人不接受老子的这个说法,认为美就是美,丑就是丑。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西施是很美的,那么这样就给效颦的东施以一种心理上的打击,东施就会很不高兴了,你们都看着我丑。但是东施的丑并不是西施的美所造成的,西施的美,无法为东施的丑负责。人们喜爱西施的美并不是西施经营,或者是恶劣的意图在那儿起作用,只表现大家对美的喜爱。所以美的问题似乎不应该说知道美就不好,但是知道了美就会有争,这又确实是事实。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一篇小说,是一个姓徐的女孩子写的,叫《杨白的污染》。大意是:在一个名字叫杨白的地方,有这么一部分人,在政治运动中落了马,找了麻烦,出了事,在那个地方劳动,在劳动中改造自己的思想。本来这批人虽然有点倒霉,因为那个政治运动后来也被否定了,但是在当时一起劳动,互相结交一下,学习干点农活,而且能够在青山绿水、在田地里、在户外生活也过得不错。
可是后来有消息说,要在这部分人中找一些表现好的人,表现好的不必在这儿劳动了,可以回到城里去工作。这可坏了,人和人就互相挑上毛病了,因为都想回去。但回去的名额是有限的,比如说是10%,那么只有证明那90%都不如你的情况之下,才有可能捷足先登,结束这段在劳动中改造的生活,早点回城里,于是这儿一下子就变成精神污染了。你防备我、我防备你,你挑我的毛病、我挑你的毛病。
我们就觉得皆知美之为美,为了抢这个美,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不好的情况,这也是可能的。比如说体育竞赛也是这样,发展人的体能,改善人的体质,增强人们之间的友谊,树立一种更加健康更加光明的生活方式,这是体育竞赛积极的方面。为了争夺第一名,为了得奖金,皆知奖金之美,出现了服用兴奋剂、成绩造假,甚至使用不道德的手段来损害其他的运动员,破坏最强劲的对手,这样的例子也有一些。为了争夺一个美好的东西,有时会出现不美好的事,如相互之间的算计,弄虚作假,乃至于违规违纪,那么皆知美之为美反倒不好了。
还有其他的情况,如出现虚假的美,这几年整容成风,因手术失败,最后变成毁容,这样的故事我们常常会在网络上、报纸上看到。所以这也是一个麻烦,皆知美之为美,最后为了美,不惜采取假的做法。
我记得在清朝的小说《官场现形记》里面,有一个比较大的官到各地去视察,这个大官特别痛恨人奢华,喜欢看官员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他认为这样的官员才是廉洁的、朴素的官员。于是这个大官快要到某地的时候,当地就产生一个怪现象。什么现象呢?旧官服、破官服价格高于新官服、好官服。
这些都告诉我们,就是知道了一件好事,也还要小心,这件好事说不定会往斜了发展,说不定会往坏了发展。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话说得非常怪,很多大学问家、大学者都认为老子说得太矫情了。美就是美,丑就是丑,怎么会反过来是说坏呢?有一次我和一些金融家一块儿聊起这件事,他们说不用我讲,他们最明白什么叫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就是他们都认为某一种股票是优选股,是最有前途的股,大家就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到这只股票上来,一下子大量资金奔着这只股票来,就产生了大量的泡沫,这只股票多天连续涨停。买这股票的人都发了大财,大家都疯了,有的卖了房子来买这只股,有的是借了钱来买这只股,最后到什么时候为止?就是这些泡沫全部破裂,这只股变成垃圾、彻底完蛋为止。
皆知美之为美,它包含过度的集中,缺少多样选择的状况,所以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老子当年提出来的这样一种怪论,实际上是很有见地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老子有一句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是什么意思?是用草扎的狗,在祭祀的时候用。现在有的地方,也有扎纸人、纸马等来办丧事,最后烧掉,算是为死者送行了。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人最后都会死亡。那么“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话和他说过的“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看似有点自相矛盾。
老子所谈的圣人并不婆婆妈妈,也不是一个感性的人,圣人是一个和天道结合起来的人,天道万物尊重的是自然,是自然的规律,是自然的法则。就是说一切的一切有自己的产生及死亡,有自己的存在及毁灭,这句话真是个重磅炸弹。因为除了老子,别人还没有这样说过。
庄子是和老子齐名的道学始祖之一。但是庄子说的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从感情上对天地还是有一种爱恋、崇拜、亲近,所以说“有大美而不言”。孔子则强调要知天命,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曾说什么了?但四季能循序运行,万物能生长不息),孔子也是肯定天地的。
老子没有否定天地,但也没有肯定天地。他说天地不仁,天地不是一个有道德感情的人格化的存在,而是一个自然的存在,本身包含了让人高兴让人满意的事情,也包含了让人痛苦、让人哭泣、让人失望的事情。尤其是存在,它还包含着另一面,就是毁灭。
印度教就很强调毁灭,印度教有三大神,其中一个最伟大的神——湿婆,是主管毁灭的。由此看出,毁灭在人生当中,在世界当中,在宇宙当中,也是永远存在着的现象。毁灭也是大道,一曰大,二曰逝,这个逝既是流过去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毁灭了,所以人死了叫逝世。
老子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他是什么意思?是要让你失望,让你感到痛苦?不是。恰恰相反,我们应该看到天地的这一面,我们应该看到死亡、灭亡对于各种的事物来说都是会有的。问题不在于它最终会灭亡,问题在于它存在的期间,它有它的合理性,有它的美好,有令人十分珍惜和认真对待的一面。
还有就是佛家,讲一个道理叫“爱欲生嗔怨”。人活在世界上有很多的爱,对恋人的爱,对家人的爱,对生命的爱,这些爱都是很感人很美好的。但是佛家又看到另一面,因为有了爱欲,所以会有嗔怨。很简单,爱了得不到回报,或者自以为得不到回报,认为自己对别人爱得深,可是别人却很冷酷,这不就成嗔怨了吗?
看看《红楼梦》,为什么林黛玉对贾宝玉有那么多不满,经常把贾宝玉说得又急又没辙,又哭又无奈?因为林黛玉太喜欢贾宝玉了,对贾宝玉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都盯着,特别敏感,这样很容易变成负面的感情。
佛教认为各种感情是相通的,美好的感情也会通向消极、负面的感情,从而构成人的烦恼,甚至会成为人身上的枷锁,使人永远得不到解脱,永远得不到自由。佛家的正规说法是,人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必须把七情六欲都看穿,才能够解脱,获得精神的自由。
天地不仁,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不必呼天抢地、怨天恨地、咒天骂地。本来天地就不是一个脉脉含情的女性,世界上的事情,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该怎么变化就怎么变化,该生就生,该死就死,该顺利就顺利,该挫折就挫折。这个说法在某种意义上使人清醒,使人不要老是自作多情、怨天尤人,它有正面、积极的意义。
圣人以百姓为刍狗,这话在今天看来非常遗憾。因为我们的一个基本的思路、基本的思想是爱民亲民,与民同乐,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要爱人民。老子这个地方说到的具体的意义,也包含着一种圣人不是小资,圣人不是多情的风流少年,圣人不是婆婆妈妈的所谓妇人之仁,圣人会考虑到这个世界的变化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简单地说,所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个出发点就是说哲学高于文学,哲学高于道德,哲学高于一切,老子的道德观念是一个哲学的观念,并不感性,不把它美德化,也不把它文学化,说让人看了、知道了以后,怎么感动,怎么热泪盈眶。它不是这样的一种东西,而是让人变得很豁达、很冷静,敢于正视这个世界的一切的完美与不完美、好与不好、道德与不道德的一面。所以老子的这个说法与众不同,给人很大的启发,而且使人变得更坚强。
老子是不提倡坚强的,老子的说法看多了以后,感觉会使人变得很阴柔,什么事都想到先退一退,什么事都想到要谦虚、要空虚、要静止下来、要无为,不要张罗那么多的事,好像是让人变得比较软弱、比较退缩,甚至于变得比较消极。但是这个重磅炸弹——老子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让人一下子打了个激灵,一下子不那么脉脉含情了,也不那么多愁善感了,让人正视世界上应该正视的一切。
老子还有更独特的说法,“失道而后德”,体会不了道,就只好向德行、向功能来求助、招手、祈求。“失德而后仁”,德没有了,自然而然的那种功能、那种心理也不够了,这时候就得讲仁爱。“失仁而后义”,失去仁爱,只好讲正义讲原则。“失义而后礼”,连义也没有,那就只能讲文明讲礼貌,讲表面的这一套。所以我说老子的“天地不仁”和“圣人不仁”是一个重磅炸弹,它对于那些软弱的人、那些含情脉脉的人、那些小资化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是给人脸上、脑袋上先泼上一桶凉水,这样就会增加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适应力与抵抗力了。
老子喜欢做非常抽象的推断,比如他就认为在伏羲氏、神农氏那个时期,人们过着最幸福的生活,那时候也没讲这么多的仁义道德,大家自自然然地该怎么活就怎么活,饿了就吃饭,冷了就穿衣服,人少了就互相照顾,人多了也注意谁也别挤着谁,他认为这个就是道。
其实这些说法也都是老子的片面之谈,他是有意识地和儒家的那些主张保持距离。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八十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道德经》里有一些话,今天的人很难理解,或者让人非常反感。比如老子说他理想的社会是“小国寡民”,意思是国家的规模不大,人也不多,当然那时候说的是诸侯国家了。“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然有十倍百倍的各种各样的器具、设备,但是没有什么人去使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老百姓怕有危险,乃至于会送命,所以远处绝对不去,就在家乡附近生活就行了。“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然有船有车,但是没有人乘坐出行。“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武器,各种各样的打仗用的东西,但是用不着把它摆出来,也用不着列阵。“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虽然大家认字,但是没有复杂的事,让大家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即系一个绳结,说明大概的意思就完了。
这样的话,对自己吃的东西,觉得倍儿香;对自己穿的衣服,觉得特别漂亮;对自己住的地方,觉得特别踏实;对于自己的习俗,觉得很舒服。“邻国相望”,其他的诸侯国家甚至都能互相看得见。“鸡犬之声相闻”,对方邦国鸡打鸣狗汪汪的叫声,也能“听得见”。但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即使这样,直到老死,相互都不往来,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日子。小国寡民,就这么过着最简单的生活,这才是最幸福的生活。
老子琢磨的这些东西让我们听了吓一跳,我们国家,从落后被欺负被侵略,到革命、改革的成功,在发展中不断摸索,吸取经验教训,才有了这么大的发展。所以对我们这一代的人,甚至上一代的人和下一代的人来说,发展是硬道理,我们整天想着的就是发展。可听老子一分析,我们难免透心凉,敢情他希望的是这样的社会,这不是太反动了吗?
老子另一个说法让人更没法理解,“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说古时候善于运用道来治国、来解决难题的人,并不是想用道来让老百姓变聪明。恰恰相反,是想用道让老百姓变得傻一点,这样的话老百姓就好治理了。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整个国家的老百姓之所以越来越难治了,是因为老百姓太聪明了,知道的事情太多了。知道的事越多,意见越多,出的事、惹的麻烦也越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所以哪位要是想着用发展智力这种方法来治国,就是害这个国家,就像是这个国家的盗贼,就像是这个社会的敌人。“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反过来以愚治国,提倡愚笨,百姓都傻乎乎的,这才是国家的福气。这话读得我都有点瘆得慌,因为除了《道德经》,我还从来没见过类似的说法。从古至今,包括国外,很少有提倡大家都要傻一点的说法,尤其是提出治理国家的人要用愚笨来治理百姓,来推行自己的道。
后来的人解释这个话题,都尽量用别的词来代替,比如说愚,不敢解释为愚笨。那怎么解释?有人说对应为质朴、朴素,把愚解释成质朴、朴素,把智解释成谋略、智谋,智谋就是出主意。
但是请注意,老子懂什么叫朴、什么叫智,那个时代已经有这些词了。老子也懂什么叫谋,甚至于机会主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机会主义之心,但是他没有用那些词,他用的是智。他就是反对智,他就是提倡愚,这里我们应该看到,老子处的那个时代,人们怀念远古时期,就像有一些人在长大了以后,会特别怀念自己的童年时代一样。童年时代很多事都不知道,家里有困难,只要是三顿饭能凑合过去,我们照样玩得很快乐,跟朋友之间也用不着想那么多复杂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老子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回忆起中原文化的童年时代,觉得那个时候那种生活非常可爱,那个时候没有这种发展的观念,或者很少有发展的观念。就是其他的跟道家不一样的圣人,如孟子,他说不违农时能够解决温饱,五十岁以上老人能穿绸子,七十岁以上老人能吃上几片肉,这就行了,还想什么别的?
所以老子这个话题里的愚和智,是一种对童年时代的怀恋,也包含了一种对当时那样战乱混乱、阴谋诡计、争权夺利的春秋时代的批判控诉。还有就是由于老子对发展认识不足,在那个时代确实没有,他也不可能有什么正面的理解,他提出了用愚来反智这样一个主张,这个主张说老实话,我们是不可以苟同的。(www.xing528.com)
我们在敬佩老子的许多思维能力、思辨能力、概括能力、哲学能力的同时,可以很明确地说,老子的这个说法不对。但完全是胡说八道吗?请注意,也不是。
今天,西方的左翼人士当中,也洋溢着一种思潮,就是对现代性的批判,认为现代拼命地发展科学技术,拼命地满足人类的某些贪婪的需要,甚至是不合理的需要,正在造成人类的某些危机。比如说克隆技术会带来危机,人工智能会带来危机,过度的消费会带来危机。社会财富越积累,这个盘子越大,但是分配越来越不公平,社会矛盾越来越大,各种危险也越来越多,这个也引起批评。
还有一种对文化本身的质疑,说人类在发展文化的时候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很多原来美好的东西都取消了,比如说科学技术的发达,使人用不着走那么多的路了,人走路的能力已经下降了;空调技术的发达,使人用身体来调节、来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在减弱;人工智能技术的发达,使人的记忆、知识、博闻强记的能力也在减弱,以至于大家都在讨论这种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一部分人变得越来越愚笨了。
所以对文化的某种质疑,早在老子那个年代就已经产生了,老子的总的反智主义,我们完全不能够接受,但是老子对文化的质疑、对现代性的质疑、对发展的质疑,这倒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道德经·第十五章》
老子有一段话讲,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地追求大道,善于当真正的好的士人、读书人、候补官员,那么他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风度?什么样的举止?什么样的风格?“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就是你真正做好了,真正成为在求道、学道、用道各个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这样一个人的话,要做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这段说法和其他几处略有不同。因为老子不像孔子,他并不是那么注重人的外在的表现,不是那么注重人的举止行为、礼貌、文明。
“微”是精微,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你能看到。“妙”是深刻,是有魅力。你为什么会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妙呢?因为你看得比别人深,看得比别人有趣,你不但能够发现这个世界所包含的种种伟大的东西,发现它令人叹服叫绝的巧妙,不但有学习把握的能力,而且还有审美、欣赏、感动的情商和能力。
“玄”是深刻,同时也是概括,老子善于概括,而且善于概括别人所没看到的东西。有人概括分析说“玄”字在古代是和水旋转的一种波形有关,所以“玄”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螺旋形的提高、螺旋形的深入。
“通”,是透彻通透,明白事理。微妙玄通的人深不可识,凡人没法了解,因为他知道的东西和凡人差了好几个量级。“故强为之容”,勉强地形容一下,有点拿捏不准。
“豫兮,若冬涉川”,小心翼翼的样子,有种冬天过河的谨慎小心的感觉。“犹兮,若畏四邻”,我们现在讲犹豫,它这里说先豫,然后再犹。“犹兮,若畏四邻”,就像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希望打搅到邻居,或者说不希望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情让邻居完全知道,完全了解。“四邻”也可以做环境解释,春秋时代复杂得很,要考虑到环境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的压力,哪些地方方便,哪些地方不方便,也要考虑仔细。
“俨兮,其若客”,要很郑重,要控制得住自己,就像去做客一样。当然了,做客的时候,到别人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各个方面都要注意自己的礼貌、文明,不要有什么不得体的、不适宜的事情发生。可是说完这些以后,发生了一点变化,而且让人一下子不太容易理解清楚。“涣兮,其若凌释”,慢慢地就放松了,慢慢地就散开了、化开了,就好像是冰块慢慢地解冻了。前面说的小心翼翼、谨小慎微,非常像儒家说的,不像老子说的,到了这儿它又转化了。因为老是挺拘谨,挺紧张,自我控制,不苟言笑,这也不行,事物慢慢地会变化,开始不那么紧绷着了,就像把一大块冰放在常温里,或者放到水里,慢慢地把它化开了。
“敦兮,其若朴”,这人挺敦厚实在的,就像没有加工过的木头一样,“朴”本义是指没有加工过的木头。用现在的话就是保持原生态,回到原生态了,回到本色了,用不着装模作样了,也用不着老在那儿修饰打扮自己。是什么样就什么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说就说、想打盹就打盹,呈现出了未曾加工的原生态。
“混兮,其若浊”,头脑也活跃起来了,耳朵也听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好像并不那么纯净了。虽然朴素,但是并不纯净,是浑然的一体,多种因素、繁杂的东西都在身上有体现,所以是“混兮”。就像浊水一样,里头还有各种的东西,也许有小鱼小虾,也许有水草,也许有土,也许有沙粒。
这一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老子讲的是人生,而且讲得非常美好、非常可爱。这一段话的魅力,既是内容的魅力,也是修辞的魅力。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的若式比喻,讲述了大自然和人生的某些现象,比如让人想到冬天的河流,想到在冬天的河流上渡河的劳苦人民;让人想到和邻居的共同生活,不但有自己,而且有各种各样的邻居。让人想到做客时,互相很注意礼貌,满脸笑容,态度、举止温柔敦厚,温良恭俭让;还让人想到了春天坚硬的冰块,慢慢地就化了;让人想到还没有加工的木头,原木是多么可爱,还有一股芳香;让人想到胸怀空旷得就像山谷一样,宰相肚里撑大船,很包容,也很善于倾听,又有点混杂,好像是不避污浊。
按现在的习惯,最后一句话似乎有点难听,估计当时老子说这话也不是当坏话说的,他的意思就是用不着为了纯洁而拒绝多样,拒绝繁杂。“混兮,其若浊”,也是很可爱的。从人的生活、人的营养学上来说,混比纯好,营养学告诉我们越杂食越好。中餐特点之一,就是吃的东西很杂。
老子可以接受人各方面的特质,他的考虑是多么美好。现在我们自问一下,我们自己的举止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这几方面都照顾到了呢?是不是该小心的时候也足够小心,该放松的时候也能足够放松?我们是不是也能够忍受、能够包容、能够吸收复杂多样的信息,又能加以消化?我们是不是能够足够地尊重环境、尊重别人,使自己的举止各个方面做得更合适、更得体?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四十章》
在前面讲《道德经》的时候,我们讲到了无为,讲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讲到虚和静,讲到不敢为天下先,等等,似乎都是比较收缩,比较低调,比较深沉的心态。
《道德经》里面也有挑战性和批判性,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的是它对于天道和人道的理解,而且话说得尖锐,批判性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如“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天道不就像拉弓射箭一样吗?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这个弓拉得过高了,就往下压一压;哪个地方低了,就往上举一举。起码两只手的关系是这样的:前手抬高了,就往下压一压;后手拉低了,就往上举一举。“有余者损之”,哪个地方用劲用过了,两只手不平衡了;或者几个手指头不平衡了;或者弓箭变形了,这种情况下,就降低一下,让那个地方的劲儿小点。“不足者补之”,哪个地方劲儿没使上,手指头也好,手背也好,腰也好,腿也好,因为拉弓射箭,看的是两只手,用的是全身的力气,哪里用劲用少了,就要增加,用劲多的地方就要减少。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是什么?是让有余的、过多的,太强势的那部分人往下压一压,减少一点来补不足,来帮助那些弱势群体。简单地说,天之道是要适当地压一压有余的、过多的、过富的、过高的这部分力量,适当收缩一下,适当控制一下,多少让他们拿出点有余的资源来帮助穷困的、孱弱的、解决不了温饱的人,就是说要“抑强扶弱”,就是强要扶弱,而不能恃强凌弱,不能够仗着强势去欺负、剥削、压迫弱者。
老子后面来了一句,这句话可是要命。说“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目前人间的法则是什么?是丛林法则,老子那时候当然没有“丛林法则”这个词。人之道是反过来的,是“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压迫弱者,剥削弱者,把弱者的资源奉献给强者。本来他的粮食吃十年都吃不完了,但是不行,还得给他交粮食;他吃肉吃得已经肥得不成样子了,但是不行,有肉还得先给他吃,老子说这就是“人之道”。
这话说得可是太厉害了,老子这几句话简直像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社会革命党、共产党的语言,就是我们要反剥削反压迫。他要往这个方向走,所以不能够按人之道,按剥削压迫弱者、被剥削者的这条路走。这就是中国历次农民起义的口号。这个口号叫什么?最厉害的就叫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是干什么?就是要劫富济贫,就是要开仓放粮,就是要打击那些为富不仁的寄生虫,等等。这些话都非常符合二十世纪中国革命者的心愿,所以千万别认为学了老子以后,这人就踏踏实实地只剩在一边练气功了,就是睁着眼也不看,长着耳朵也不听,对什么事也不评论,一切听其自然。
《道德经》里有揭示社会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特别是对恃强凌弱、恃富凌贫这样的现象,给予了强烈的批评。老子在其他地方也还有类似的观点,他说,为什么人民吃不饱?因为上边的人吃得太多了,这话也很厉害,带有非常明显的挑战性。为什么人民穿不暖?我们按这个逻辑分析一下,因为上边的人储备的衣服太多了。
老子的这些话都带有挑战性和批判性,但是《道德经》本身毕竟不是一部提倡阶级斗争、提倡造反、提倡农民起义、提倡武装斗争的作品。老子主要是从哲学上来考虑的,老子能够产生这样的观念,是顺着他自己的大道之路、哲学之路、天道之路来得出结论。
在《道德经》里,老子分析道的特色是“反者,道之动”,就是这个道的运动,首先是一个否定,是对已有的秩序、认知、格局的某种否定。所以前面说的天道是帮助弱者的,而人道是欺负弱者的,这一个说法就是要把它反过来,即我们要批评那些强者,让他们为弱者多做贡献,这就是“反者,道之动”。
老子是用一种历史辩证法来看待社会上的很多问题。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讲历史唯物主义,而老子这个地方唯物主义讲得很有限,他也没有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讲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但这的确是一种历史的辩证法。
老子知道什么事情都是物极必反,他知道人太强势、太过了,容易崩坏,容易变老、变弱。他知道一个弱者走投无路的时候,也许会爆发出一种特殊的力量,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他看到了世界上的这种辩证的变化,每一种事物、每一种局面往往都会向相反的方面变化的道理。
中国有封建的帝王,有对人民剥削的各种君王,但是中国文化里从来也没有中断过对帝王权力的挑战,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分析和努力。中国的文化不仅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虚静无为的一面,也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言论,更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样的警告。在这部讲哲学讲得很玄妙的《道德经》里,也有这样的名言和启发。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我们看《道德经》的时候,还会注意它的第一章和最后的第八十一章,当然我们现在不能够肯定这样一个章节顺序是老子自己排定的,还是有后人在里面起作用。但是没有关系,这样一个大致的顺序,已经流行了几千年,已经是一个事实,已经是一个存在,它形成了自己的逻辑、自己的结构,所以我们不妨这样谈。
很多名言恰恰在第一章和第八十一章里,让我们逆向而行,先讲第八十一章是怎么结束的。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可信的话,不一定非常美好,不一定顺耳,不一定听着舒服;而又美好,又顺耳,又舒服的那些话不见得靠得住。这句话就有了深度,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世界上的事情不见得都符合我们的愿望。
而且,我觉得老子这句话还有个意思,就是说整部《道德经》五千多字,告诉人们的都是最真实的哲理,并不是投人们所好而编出来哄人们的话。所以不能完全按美好、顺耳、舒适来要求《道德经》。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个“善”,可以当良善、良好、美好来讲,在中国古文里也常常当精通、通透来讲,比如说善竞走、善乒乓球,都是精通的意思。一个真正的好人,或者是一个真正精湛的论述,都不一定是滔滔雄辩的,不一定能说得多么漂亮,多么富有说服力。相反的,“辩者不善”,滔滔不绝发表高论的人,有时候他并不精通,并不内行,所说的并不精彩。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知道的事情有限,他能谈的事情有限,有很多东西他并不知道。相反的,那种万事通、万能膏药、通用马达似的人,往往并不是真正的智慧,而是一种忽悠、一种显摆、一种不懂装懂。这话也有它的深刻性。
“圣人不积”,圣人不是为自己积攒,既不需要积攒财富,不需要积攒智慧,也不需要积攒名气。“既以为人,己愈有”,越是为他人着想,越是能够为他人服务,越是从他人的利害出发,自己的学问会越来越大,各方面的资源越积累越丰富。
“既以与人,己愈多”,越舍得给别人、帮助别人、资助别人、援助别人、支持别人,自己的东西越多。老子看透了小鼻子小眼,争个不休的那种不聪明的状态,甚至于说是丑态,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什么都争,又实在没有什么真的本事,最后弄得大家都瞧不起他。相反,一个人又有真的本领,又有真的业绩,对很多事不争,愿意多去帮助别人、支持别人,也许他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随时愿意用自己的财产去资助比他更困难的人。这样的人,他的人气、他的资历和声望、他的影响,不知道比那种抠门,专和别人争夺的人要好多少。一个人在社会上,在一定的环境里,能够受到旁人的拥护和爱戴,所得到的正面的效果,是大家都羡慕的。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的道就是那个大道,有利于各种事物的正常发展、自然发展,不是去妨碍各种事物的自然发展。“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之道,该说的也说了,该做的也做了,为而不争。
无为的另一面是有为,自然而然的为已经为了,用不着争自己的地位,也用不着天天做证明,证明自己最正确。天天一张口就是自己是最正确的人,说明是没有信心的。以这样的话结束,让人觉得戛然而止,觉得老子说得很有分寸、很诚实,说得很可信。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第一章,第一章更有名。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说的那个道,要讲的那个道,并不是平常说的那个道,能说出来的道,不是那个恒久之道。据说,本来是“非恒道”,后来因为避讳,不用“恒”字,才说成的“常”。
“名可名,非常名”,那种可以命名的名词,尤其是概念、哲学概念,并不是最恒久最根本的概念。往往是一时的,甚至于是滥用的、寿命短促的一些概念。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人解释说,无,就是天地之始的名字。也有人解释说,无,就是在天地开始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没有命名,人类还没有命名的能力、命名的知识。“有,名万物之母”,命了名,对万物的认识也就开始了,万物也就有了自己的活动的空间了。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所以我们从无的观点,从它原先并没有存在这样一个设计、寓意上来观察,了解它绝妙的道理。我们要从它终于有了,在无以后会有,有了以后来观察它的关节、它的窍门、它的道理。“同谓之玄”,这都称作玄、称作抽象、称作深刻、称作一个无所不包的大道理。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一个无,一个有,同出而异名,都是大道里的表现,大道既表现为无,也表现为有。把表面上看很玄虚、空洞,有点够不着、看不见的一些大道慢慢地体悟到了,感觉到了,似乎有所理解了,这样的话也就进入了众妙之门。就是进入了拥有各种深刻的、有魅力的、有说服力的道理的大门。
一个人的一生会碰到许多愉快的和不愉快的事情,特别是碰到了不愉快的事情,如自己预先没有料想到的挫折、误解、攻击,或者是失败的时候,如果有一点儿对于天道的理解,有一点儿知道万物的无中生有、有生于无,或者是万物的盛衰成败互相转化的道理,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了,胸怀就更加宽阔了,眼光也就更加远大了。
第一章真是太厉害了,非常大气,不是考虑具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不是说这套道理能够帮助哪个诸侯战胜敌人统一天下,不是从实用的角度,而是从终极的角度,从根本的角度,就是要为天下的各种事物、大千世界,找出根本、找出道理、找出大道、找出依据来。
派头很大,目标很大,这种道理带有一种概括性、终极性,甚至可以说带有一点神性。因为第一章讲的这些东西,不是具体的实际的存在,而是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加以总结加以分析的根本。这个根本是经验所达不到的,然而智慧能够达到;是行为所达不到的,然而语言可以达到。这个语言也特别妙,想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既互相对仗、对偶,又有自己的一个节奏、一个旋律。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光说道不容易听明白,那怎么办?讲讲道里面最重要的两个现象,一个叫无,一个叫有,无会变成有,有会变成无。就是后面老子说的,“有无相生”。这概括性也太强了。前面讲的道和名,你可能觉得玄虚,有和无很实在,什么事都有,有和无,都有存在,也都有灭亡;都有出生,也都有成长。所以,转到无和有上来。
然后说“同出而异名”,这些都是大道的表现,既是有,又是无,无可以变有,有可以变无。就在这来回的变化之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甚至于给我们一种感觉,就是老子说的话已经包含了天地,包含了有无,包含了道和名,包含了玄和妙,太伟大了。让我们通过学习、阅读《道德经》,提高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心胸、我们的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