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论语·子罕》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先进》
孔子的一生有一个很大的忧虑,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最忧虑的就是世道人心不好,人们变得越来越不善良,不讲道德,不讲学习。但孔子并不因为有这个忧虑,就给大家很生硬地树立一个规则,或者只是从外部施加某种影响,他追求的是每个人能从自己的本性当中唤起最善良、最美好的部分。
孔子有一个说法是我最感动的,在《论语·子罕》里他引用了《诗经》上的一首诗,但是跟《诗经》的原文不完全一样。他说:“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大意是唐棣花吹过去了,又返回来了,我怎么可能不想念你呢?我非常想念你,你在风中摇曳的姿态是多么美丽。虽然我这么想念你,但是我又感觉我离你是那么遥远。
我们现在分析一下,这应该是一首表现爱情的诗。但是孔子这个老爷子他最可爱之处,就是把对爱情的追求、对爱情的思念,能够升华,能够提升,变成对美德、对人的最美好的精神境界、对人的最可爱的品性的追求和思念,所以他就把一首爱情诗提升了一层。他认为“唐棣之华”表现的是人的美好,表现的是人性的善良,表现的是生活的美好,表现的是对生活的幻想和需求。他认为人人离“美好”这两个字都非常近,因为美好不是一个外在的东西,不是一个需要特殊条件的东西,而是你的心性的善良所造成的东西。所以他说一切美好的东西,你想着它,你喜欢它,你向往它,你追求它,这个美好的东西就来了。但是有人会说,美好的东西虽然很好,但是离我太远了,这个时候孔子就说:“夫何远之有?”这又有什么远的?因为一个美好的人、一个美好的性格、一个对他人的美好的态度,这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富人能够做到,穷人也能够做到;地位高的人能够做到,地位低的人也能够做到。
鲁迅就写过一个小故事,写一个人力车夫,就像骆驼祥子那样的人,他的美好使鲁迅受到了感动,所以美好这件事情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孔子又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欲仁,斯仁至矣。”他说一个人要想做到仁又有什么困难的呢?只要我愿意,只要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仁爱的人,那么就会实现。因为仁就是人的心灵上的一种愿望,一种爱别人的愿望,一种关心别人的愿望,一种帮助别人的愿望,而不是一种对别人仇视的心理,不是一种只知道提防别人的心理。
这个观点真是非常有意思,孔子认为你只要呼唤美好,只要唤醒你自己心头的那种最美好的东西,你就会成为一个美好的人,成为一个仁爱的人,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成为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人。
读《论语》的人最喜欢的还有一段,也特别有名。《论语·先进》里孔子和他的几个弟子在那儿聊天,孔子说,咱们今天随便聊一聊,你们不要觉得我年龄比你们大那么一两天(这个所谓大一两天是谦虚的话,我无非就是比你们岁数大一点点的意思),你们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你们都说一说,于是这哥几个就聊上了。
子路头一个说,他如果到一个有一定规模的诸侯国,他能够把这个国家搞得很强盛,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一个国家打仗都不输。孔子听了就笑了,觉得子路说的略略有那么一点莽撞。
然后他又问冉求,你的志趣是什么呢?冉求就说他的志趣是解决人民的温饱。他如果到一个不大不小的国家,有三年的时间能够改善那里的民生,要能够让人民吃得饱穿得暖。听完孔子点点头。
然后孔子又问一个叫公西赤的学生。这个学生挺有意思,他说他做管典礼的小官就可以,在祭祀祖先或者是外交活动的典礼上,他穿上管理典礼的人的服装,主持活动,操持活动,使典礼能够完美无缺。听完孔子也笑了。
最后孔子问曾子(曾参)的父亲曾皙,说那你的志趣是什么?曾皙也很有意思,在他们谈话的时候,他还在弹着琴。弹琴的声音可能也不会太大,只是作为小小的背景音乐。听到孔子问话,他就把琴声停了,起来说他跟他们想的不太一样。他说,人生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呢?到了暮春,大概是农历的三月吧,天比较暖和了,这个时候大家就换上春装了,把冬天相对厚重、麻烦的衣服换了,和几个小孩子一起出去玩(他也没有说是玩,就是说和他们在一起,但是我感觉有点春游的意思),他们能够渡过沂河(还有的解释说是在沂河里洗澡,但是这个“浴”字在这儿是不是当洗澡讲,我略略有一点怀疑,因为春天的时候水还是非常凉的),到求雨的雨台上吹吹风、跳跳舞(这个舞蹈在当时和求雨、祭祀以及带有某些民间宗教色彩的活动也是有关系的),好好地享受一下春天的美好,结束后一边唱着歌一边就回家了。他觉得这个是最高兴的。
这是一段特别有名气的话,他说:“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咏”就是唱歌,应该也包括用一定的腔调朗诵诗,这样回来是多么快乐的事。他讲的实在是非常可爱,孔子马上就表示,你这个志趣很好,我赞成你这个志趣。(www.xing528.com)
孔子并不是一个只讲道学,只讲修齐治平的人,他有一种从容,他有一种对生活本身的热爱,而且他有享受生活的一种志趣。这种享受和金钱无关,和地位无关,这种享受本身又朴素又高雅。那享受的是什么呢?享受的是春天,享受的是朋友相聚,享受的是河、风以及大自然。所以,孔子有这样一种既高尚,又朴素简单的态度,一种对人生的肯定、对世界的肯定、对生活的肯定。
这真是一个好人,如果我们能够多多少少地学到孔子这样的态度,我们的生活会是多么幸福。孔子特别重视人们要滋养自己的美德,要发扬自己的善良,对待一切人、一切事都要讲仁义道德,这样就可以减少纷争、减少恶斗、减少混乱、减少厮杀。同时,这样做的结果也可以使一个人的心情比较好,可以让人往君子方面发展、往美好方面发展。孔子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人心都好了,就不可能去做坏事,谁都不做坏事,这个世界怎么会变得恶劣?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子对于美德有许多的说法,讲得很细腻,讲得很周到。我们现在回顾一下他的这些说法。
先说一个字的“仁”。“仁”简单地说就是爱别人、有好心、做好人。两个字的“孝悌”,孔子认为孝悌就是“仁”的表现,在家里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尊敬爱护,这就叫“孝悌”。还有一个两个字的说法,就是“忠恕”,因为孔子的弟子曾经总结过孔子的道,主要就是“忠”和“恕”。“忠”是对长上、对父母;“恕”是对朋友、对兄弟、对周围的人。
还有一些四个字的说法,我觉得也挺有意思。他说什么呢?他说“知者不惑”,就是一个有智慧的、聪明的人,不会感到困惑。“仁者不忧”,一个有仁爱之心的、有好心的人,不忧愁。“勇者不惧”,一个勇敢的人,不害怕。勇敢的人不害怕,好像很容易懂,其实也不那么容易懂。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勇敢”下的定义不是说你敢打敢拼,有一个说法叫作“知耻近乎勇”,就是你知道做什么事是很羞耻的,你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做丢人的事,这才是勇敢。所以孔子说“知耻近乎勇”,这是他说得比较深的一句话。
然后他说“力行近乎仁”,这也很有意思,就是做好人主要是看你是否“力行”,是否努力干、好好干、实际干,要看你的行为,而不是看你所标榜的。“好学近乎知”,爱学习的人就离智慧不远了,这个说法也很可爱。
“知者不惑”,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有时候会碰到另一种情况,就是“知者惑”,因为一个人学问多,他想什么事都有这个道理,又有那个道理,这么做有这方面的顾虑,那么做有那方面的顾虑,所以知者也可能惑。那为什么孔子认为“知者不惑”呢?很简单,就是你要有大智,从更大的格局上能够有一种很简明的对是非的看法,不把事情彻底复杂化。如果你的智慧把世界彻底复杂化,好人坏人也分不清了,你反倒会更加迷惑了。你有大的格局,又有一种很简单、清楚、明白的对世界的反应,你的困惑就比较少了。
四个字的还有加在一块儿说的:“孝悌忠恕,孝悌忠信。”这不是孔子本人提出的,是孔子的思路,是从管仲那里总结的,也就是“礼义廉耻”。“礼义廉耻”对于官员尤其重要,要讲规矩、讲原则。“廉”,廉洁奉公,不能贪腐。“耻”,自己不能做丢人的事,不能做现眼的事,不能做不符合人民的舆论、人民的愿望的事。所以,“礼义廉耻”也很重要,有人把这个称为“四维”——四个维度、四个方面。还有的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说成是一个社会的八德,即八个最根本的原则、八个最重要的纲领。
还有一种五个字的说法,孔子讲得也很多,也很可爱,比较有名的是“仁、义、礼、智、信”。“仁、义”,这就不用多说了,仁爱、大义原则。“礼”,表达的是恭敬,是秩序。“智”,是智慧,是有正确的选择。“信”,就是有信用,有诚信,说了要做到,许诺要兑现,答应过就一定要把它做到底。“仁、义、礼、智、信”也不是孔子当时说的,而是后代的一大批儒家的大学问家总结出来的。
五个字的还有一些说法,也很可爱。孔子说,君子应该“温、良、恭、俭、让”。“温”,要有一定的温度,不过热,不过冷,要有一种温和的态度。“良”,有一种善良,对别人有好心,有帮助别人的愿望,有和别人友好的愿望。“恭”,就是恭恭敬敬,有对人恭敬的意思,还有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意思。咱们中国人,经验非常丰富,头脑也非常聪慧,但是有时候认真敬畏的态度不够,有时候办什么事都会打折扣。要有恭敬的态度,不能打折扣,讲不清楚道理也不能打折扣,所以要有一种“恭”的态度。“俭”,这个俭的意思不仅仅是咱们现在说的俭省、少花钱、压低成本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克己”,就是把你自己的各个方面的追求,你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东西,减少到最小的限度,这样的话你就能够有更高的境界,有更好的表现。“让”,是谦让,就是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好的事情不要自己急着往上赶,要有一种首先考虑到别人、给别人提供方便的想法。
现在我们国家有了很好的发展,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个时候我们强调一下温良恭俭让,强调一下彬彬有礼,强调一下客客气气,强调一下做什么事情让着别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甚至是示范的意义,起码会使社会风气好一点。不要在公共汽车上挤着了就吵一架,在一个服务机构动不动就和服务员发生争执,那多没劲,多没意思。
在《论语》里面还有一个五个字的美德,我感觉特别有趣,是什么呢?它叫“恭、宽、信、敏、惠”。“恭”和“温良恭俭让”的“恭”是一样的,恭恭敬敬、谨谨慎慎,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这叫“恭”。“宽”,有一定的宽容度,能够包容各种各样的说法、做法,能够和别人讨论,甚至听取一些不完全相同的意见,称为“宽”。“信”,就是诚信,就是说到做到,起码是说到了努力去做。“敏”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敏”就是弄清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马上就做,要有效率,要敏锐,要敏感。还有一个是“惠”,就是很务实,做的事是实惠的,是能够惠及家国、惠及百姓、惠及社会的,时时刻刻要注意,要想到你做的事要对他人有好处,反过来说他人也能够支持你、理解你、帮助你,所以真正的惠及社会、惠及人民、惠及家国,也是对自己的惠,使自己能够活得有意义,使自己能够成长为一个可爱的人。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孔子认为用政治的、行政的手段来引领民众,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民众,不是最理想的、最好的办法。他提出来的是要用道德的手段来引领人民,用文明礼貌来规范群众。他为什么会这样提呢?我觉得是因为儒家对治国平天下有一个特别美好的理想,孔子的理想就是以德治国。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意思是说按照道德的原则来开展政府的工作、政权的工作,治国靠的是德行,像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在这里当“拱”讲,就是大家都围绕着你。因为你处在最有道德高度的那个地点,你在正北方,这样其他的星星都围着你转,而你是不转的,这个从天文学上来说不一定准确,但是它带有一种对于政治审美的想象。就是最理想的政治是什么呢?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非常稳定,在正北方的天空上占据了道德的高点,然后其他星星围着你转。孔子想的是一种文明的道德,是一种有文化的道德,而且把这个道德推演为治国平天下的胜利。这样的一个道德表现出来就是用礼法,用礼节,用礼数,把这个社会治理得很文明,很有秩序,很谨慎,很稳定。
这个“礼”可以从很多方面加以分析,但是归根结底,孔子希望用一种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克服粗暴,要用一种维护秩序的态度,用文明来克服野蛮,用君子之德、君子之风、君子之高雅来克服混乱与恶性的竞争。
荀子对“礼”的解释也非常有意思,他对“礼”的解释是人都是有欲望的,欲望都是有所求的,大家都有所求就会乱。这时候需要有规矩,需要有个法则,需要有个秩序,就是“礼”。也就是说早在荀子那个时候,已经有一种观念,就是用文明和秩序来预防社会的混乱,预防社会上可能有的暴力冲突。孔子与他的学生以及朋友或者一些有权势背景的人在谈“礼”的时候,也有一些重要的观点。
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礼的目的是为了和谐、和善、和美,是为了让人与人之间不发生、少发生敌对、暴力的冲突。所以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就是你要对别人进行礼的教育的话,你就要提倡一种和谐、和善、和美的思想和感情。另外还有一个朋友和孔子讨论“礼”,孔子说“与其奢也,宁俭”,礼不用搞得非常过分。孔子是非常讲分寸的,宁可希望它简单一点,大家能明白就行,但是必要的礼又必须有。
他说遇到丧事也要有丧礼,家里的长上或者亲属去世了,怎么办?“与其易也”,与其搞得周到,“宁戚”,宁可悲哀。孔子在其他地方也说,“死生亦大矣”,这人活一回,死一回,这也算个大事了,他没有第二回可死了。所以“宁戚”,“戚”就是悲哀,就是你表达祭祀,表达对丧事的种种的礼行、礼节、礼仪,都是为了表达你的悲哀,表达你的悲痛,也就是对丧者、对死者的一种敬意,对死者的一种留恋、怀念,所以你要表达出来。
但是更重要的是孔子“仁”的观点。颜回向孔子请教“仁”,结果孔子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即能够克制、能够掌控自己的欲望、自己的坏习惯,能够掌控、克制收缩自己的贪婪、计较,恢复成原来西周时期的那个礼,为仁。因为孔子讲过,“周监于二代”,周朝借鉴了夏朝和商朝两个朝代各种的礼法、礼节、礼仪、礼数,所以“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因为周文王已经成为一个圣人,已经很了不起了。后来到了周武王,他伐纣,用军事的力量,打败了商纣王,然后掌握了当时全国的政权。所以西周对于礼的认识,对于礼的规定,“郁郁乎”,很丰富,很美好,就好像春天花草茂盛,又开花又长叶的那样一种景象。“吾从周”,孔子愿意听从,也是最服气的,是周朝开国时期的那种文明、那种礼貌、那种礼节。
而且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是个大纲。“一日克己复礼”,有一天能够做到克己复礼,或者等到哪一天大家都能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整个天下就又回到了以仁德、以仁爱为最高的标准,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天下归仁焉”,就是大家都能够做到按仁爱、仁德的传统来做事,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纷争,就减少了犯罪,就减少了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可以说是孔子非常著名的一句话,他把“礼”的问题不仅仅看成社会风气的问题,不仅仅看成人际关系的问题,他从“礼”上看出了这个国家治理得好不好,天下是否太平,各个邦国是不是有道、有章法,是不是天下合道。孔子上的纲是非常高的。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用“礼”来治国,它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它的难处在什么地方?我们想得非常美好,但是又觉得它做起来非常难。比如说有些犯罪分子,尤其是犯了刑事罪的人,你给他们讲文明礼貌有用吗?那怎么办?我们大家思考一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