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本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让我一直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分内事,与数学教学无关”这一错误观念的影响,在2004年之前我除了读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书和几本基本的小学数学杂志之外,其他书籍基本不涉猎。直到2004年,学校推出“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同读一本书”、创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一系列读书活动以来,犹如给孩子们的读书生涯打开了一扇窗,孩子们沐浴着书香,徜徉在书海中,尽情地享受着书的滋养与润泽。课间,孩子们谈论的不再是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而是书中的小豆豆、威尔伯、金玲、稻草人……当孩子们的观点有分歧时,他们往往会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以期待从我这里找到“标准答案”。每当此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面对那些期待的目光,我感到了恐慌、尴尬和危机,感到了自己的愚钝与无知。“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只有在自己的修养提高了之后,行有余力,才能去提高、充实、满足和愉悦别人。同理,要想让孩子多读书,教师首先要成为读书人,让读书气来滋养教师气,这是做教师的本分,也是常识性真理。至此,我不得不拿起孩子们读的《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爱的教育》《我要做个好孩子》等儿童书籍,认认真真地去拜读、分析书中的每一个人物。与孩子们一起享受书的润泽与浸泡,沐浴在儿童书籍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孩子,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灵。
“教师需要广博的、独立的阅读”。因此,我又把读书的范围扩展到教育名著、教育随笔、文学作品、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等。当我静下心来,在明亮的灯光下,翻开一本好书,细细品味时,书中的文字,给我以启迪和智慧,让我干涸的心田得到滋润,我的灵魂便在这“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对这句话我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从此,读书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在书海中漫游,浸润在前人留下的丰厚的精神财富之中,浸润在文化经典的田地之中,随意汲取其精华,同时也激发起自己的灵感,唤醒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思想起源于实践,形成于思考,思考固然可以不动笔,但不动笔、不形成文字的思考往往是肤浅的、零碎的、断断续续的、浮光掠影的。因此说,思考最好的方式就是写作。(www.xing528.com)
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一书中说:“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读书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物我的回响交流’的过程。”“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涅槃”,在一次次的反思中我真正找到了自己,努力使自己走上了一条“读书—反思—实践—写作”的专业化成长道路。当我笨拙的文字变成铅字发表在全国、省级以上教育专业刊物上时,犹如给我前行的帆以内驱力,促使我在这条专业成长道路上远航。2004年至今,我已有50余篇教育教学案例、读书随笔及班主任工作手记在全国、省级以上教育专业刊物上刊发;有近20篇获全国、省、市级一、二等奖。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笨拙的文字会见诸报端,但现在已成事实呈现在我面前。在欣喜之余,我不得不承认,这些“成就”源于读书。通过我的亲身实践和体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教师只要肯读书,善读书,加上愿思考,勤思考,他就能从教书匠的行列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