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一次对书本知识的梳理,从而构建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同时也是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要使孩子在复习中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形成知识串,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能很多老师认为:我们上的复习课也有梳理知识这一环节呀,为什么孩子的知识还是不成体系,不能有效地把相关知识沟通起来,建立联系,形成网络呢?我们团队调查发现:大多数老师的复习课总是由老师越俎代庖代替孩子梳理知识,孩子仅仅做了听客和陪衬。而我们所提倡的梳理知识是让孩子亲身经历梳理知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给予他们充分独立思考、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使他们人人参与梳理过程,知识、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下面笔者就以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的整理和复习为例,谈一下具体做法。虽然只是一年级的孩子,但笔者在引领孩子进行复习时就已经注重引领孩子按板块(领域)进行分类整理。这样从整体上形成整册教材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在以后的整理复习中即使学再多的内容,孩子也会自觉地按这个框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把知识“安家”,只是随着年级的增高,每一部分内容不断地添加和组合就可以了。
其中数与代数领域包括四个单元和一个智慧广场,主要知识点就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以及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不退位和退位),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进位和不进位,退位和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笔者又根据知识内容把这一领域分三个阶段进行复习,第一阶段主要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笔者提前布置孩子自己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有关知识点,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让笔者高兴的是多数孩子都能说出有关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比如: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组成等等;还有的同学说到了数位、位数和计数单位的不同;更难能可贵的是孩子在交流中还点出了平时同学们容易犯的错误,比如:7个一和3个十组成( ),就要特别注意看清楚7个一的7应该写在个位上,3个十的3应该写在十位上,而不应该不假思索直接按数字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成73,像这样的错误即使到了高年级也经常有孩子犯,作为一年级的孩子能特别提出这一点,说明他对所学知识不仅有了基本的、正确的认识,而且在独立整理过程中把老师在课堂中特别强调的问题已牢记在心,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甚至经验。
在系统整理100以内数的读写以及数位、计数单位、位数等相关知识时,笔者有意让孩子在读数、写数中进一步体会: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在反反复复读数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读数实际上是读出了每一位上的数字再加上它的计数单位就可以了,如:28读作二十八,76读作七十六,100读作一百……其实个位的读法也可以加上它的计数单位“个”,只是习惯上人们把它省略了,由此进一步拓展延伸:132、528、3589……怎么读?孩子们兴趣盎然,尝试着去读,而且多数孩子都能读对。从而可以看出: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只要前面的“种子课”打好了基础,后面的知识孩子们完全可以迁移类推出来,这也正是我们在学习新知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已有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原因,有些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孩子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迁移类推“悟”出来的。从另一个侧面讲,这也更进一步说明了整理复习课沟通前后知识联系的重要性。
复习到数位时,笔者进一步让孩子体会越往左数位越高,并由个位、十位、百位,想到了千位、万位等更高的数位,并进一步明确个位是(整数部分的)最低位。“还有没有比个位更低的数位呢?”笔者提出了更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还有点儿早,但是即使他们现在不知道,有心的孩子也会在生活中和书籍中去留意、去寻找并发现答案。笔者觉得作为最后的整理复习课,适当地进行延伸和拓展更有利于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未尝不可。(www.xing528.com)
第二阶段是让孩子对100以内数的计算进行整理。“看一遍不如讲一遍”。笔者放手让孩子尝试着进行整理,并且把整理的思路和理由说给同学听的过程,就是让孩子对所学知识有个完整的认识和思考的过程,这样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100以内数的计算的方法,更多的是把这些知识进行整合,沟通前后知识的联系,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通过这样的整理,当笔者提出: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有关哪些数的计算?孩子能准确地说出;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后你们还想学习有关哪些数的计算?”当笔者提出颇具挑战性和延伸性的问题时,孩子们兴趣盎然:千以内的、万以内的数,更大的数……“有没有更小的数的计算?”一语激起千层浪,这时有的说到了有关小数和分数的计算,虽然这些术语在他们大脑里还是模糊的,但是他们潜意识里已经明确随着年级的升高以后他们还会学到更多不一样的数,可能比现在的数大,也可能比现在的数小。这样的复习课,让孩子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课堂充满了期待,不仅激发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知识体系以及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阶段是对乘法的初步认识单元进行单独的复习整理,注意沟通乘法算式和同数连加算式的联系,明确乘法各部分与加法算式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一年级孩子的能量也是不可低估的,只要教师引导到位,注意培养,他们照样能把所学知识说得头头是道。孩子自己提前整理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在系统回顾所学内容、进行有效整理的过程。他们所讲述的,虽然大多数就是平时学习中曾经接受、掌握到的知识、方法、解题要点等,但因为是自主思考、独立研究、亲口表述出来的,也就显得特别清晰,印象深刻。加之老师的恰当引导和热情鼓励,孩子所获得的绝不只是书本知识了,而是按一定的标准把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沟通相互关系,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点都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还有积极的情感效应,成功的快乐体验,数学思维、数学活动及学习经验的积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