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的实质是科技创新。换而言之,当我们谈论创新驱动的时候,我们指的是技术创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其报告《1976年:科学指示器》中,将技术创新定义为“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到市场”。[15]而科技创新取代技术创新,变得更为常用,实际反映的则是创新源头的改变。以前的技术创新来源于生产中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改进、企业内的新技术研发。而现在,技术进步的源泉来自科学的发明。毕马威2018年度全球科技创新报告显示,美国仍然是技术创新中心,但其他地区正在崛起。在创新方面,上海已一跃而上,成为除硅谷和旧金山外的排名第一的城市,紧随其后的是东京、伦敦、纽约、北京、新加坡、首尔、班加罗尔、特拉维夫和柏林。
科技创新驱动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科技对新媒体内容、服务手段、设施装备、系统等诸多相关机制等多个层面的推动和发展。2016年兴起的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新媒体产业技术创新,新媒体产业迎来了“智能化”浪潮。新科技和新技术开始重塑新媒体生产业务链的形式。在2016年奥运会期间,写稿机器人产出内容达3600余篇。在财经和科技领域,其产出内容达到每天2000篇。[16]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无人机等为代表的新传播技术提升用户体验。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这样的新闻聚合平台媒体通过算法进行内容重组,这种推送更受用户的欢迎。智能技术实现了用户原生数据的汇集与生产,从用户偏好、内容的自动分发,到产品形态的智能化。
2017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在成都发布,向海内外媒体提供服务,探索大数据时代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的未来。在成都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新华社还发布了首条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这条时长2分8秒的视频由“媒体大脑”中的“2410”(智能媒体生产平台)系统制作,计算耗时只有10.3秒。“媒体大脑”能够提供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八大功能,覆盖报道线索、策划、采访、生产、分发、反馈等全新闻链路。“媒体大脑”八大功能包括:2410(智能媒体生产平台)、新闻分发、采蜜、版权监测、人脸核查、用户画像、智能会话、语音合成。国内各媒体机构均可在认证后使用“媒体大脑”的各项功能和产品。
MGC新闻,即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由机器智能生产的新闻。其生产过程:首先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方式获取新的视频、数据信息,然后经由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让机器进行内容理解和新闻价值判断。依托大数据的“媒体大脑”会将新理解的内容与已有数据进行关联,对语义进行检索和重排,智能生产新闻稿件。同时,人工智能还集合文字稿件和采集的多媒体素材,经过视频编辑、语音合成、数据可视化等一系列过程,最终生成一条富媒体新闻。(www.xing528.com)
这背后的技术都是新华智云技术公司来研发和实现的。经过一年多的产品研发,通过不断的训练机器进行视频追踪、深度学习、视频工程的二维三维映射,以及知识图谱的构建,目前MAGIC在命名实体识别(NER)的时候,CRF(随机场算法)做到93%—94%的准确率、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算法做到97%的准确率。也正是基于这些技术的实现,“媒体大脑”才能够准确识别球队、球员、射门等动作和指令,当你在前端网页输入“梅西进球集锦”“巴西队点球破门”字样,系统才能准确地从媒资库中抓取对应信息,按照一定顺序将片段化的数据合成为一条渲染过的、有配乐、有解说的短视频,而且产出速度足够快、可承载并行运算量足够大。
当然,从此次发布的视频来看,仅有拖着彗星长尾的行动轨迹,及人体骨骼动图,对于大众对“AI+球赛解读”的预期而言还有很大差距。新华智云此次发布媒体大脑2.0仅仅是推开了视频新闻智能生产的一道门,此后在叠加对视频内容的抓取分析纬度,以及添加特效、优化内容质感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些都有待科学研究技术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