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化的生产与传播行为-新媒体概论(第2版)

网络化的生产与传播行为-新媒体概论(第2版)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3日凌晨3点52分,“天津发布”发布第一条有关爆炸的信息,距离事件发生已过去4个多小时,网上各种不实信息、恐慌情绪已在发酵。但这并不能阻止媒体和自媒体对有关信息的披露与传播。事故发生后,其他媒体迅速披露了“危险化学品仓库与周边建筑、交通干线至少保持1000米的红线”的规定。事件亲历者通过手机拍摄现场图片、视频上传微博、微信,充当天津大爆炸中现场信息报道的“第一人”。

网络化的生产与传播行为-新媒体概论(第2版)

交互性是新媒体新闻的首要特征。交互性就是交流与互动,指传者和受者的双向互动传播。从技术特征讲,它指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出的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网络中实现交互性的元素有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室、BBS、网站调查、评论、RSS订阅、搜索引擎多媒体、超链接等,网民们可以直接发布信息并对他人发布的信息进行反馈,他们是传者又是受者,两种角色瞬间交替,并无限接近合一,这就颠覆了基本的传播模式。

新闻传播的交互性是新媒体传播模式的重要特征。在传统的单向传播时代,大众传播媒体凭借自我强大资本做后盾和悠长传播历史控制着新闻信息的传播,接收者得到的是经过选择和加工的信息。但在新媒体信息环境中,用户不用依赖大众媒体发布自我的看法和意见,互动性得到极大的增强。用户可以借助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发出的声音,传播信息,发布新闻。用户通过跟帖、评论,甚或在新媒体上发布信息,提供了一种新闻生产的新方式,某种程度上可以快速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

通过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运用社会资本力量和强弱关系假设,刘于思、杨莉明考察了295名记者通过微博链接网络形成的社会资本情况,对记者之间的强弱关系与不同类型社会资本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的结果表明,微博等新兴社会化媒介的使用,对以记者为例的职业群体建立社会网络并从中产生凝聚力,以及对记者个人的信息、权利等重要资源的获得,具有积极意义。比起强联系,弱联系更多地产生在非同事关系中,这为记者个人扩大网络规模和网络成员的异质性提供了空间。[11]

数字技术使新媒体新闻的物理限制消失。西方新闻业务中被高度关注并争抢的“新闻洞”(News Hole,意即报纸版面上去除广告剩下的留给新闻部门的空间)在新媒体中不再是个问题。报纸的版面是固定的,多增加内容就要多增加版面,随之而来的是排版、印刷、发行等一系列和放大成本有关的问题。广播电视的传播有着线性的特性,在固定的时间只能传播固定量的信息。最重要的是,广播电视都需占用总量限定的频道资源,因此传统媒体在新闻上的承载量是极其有限的。据统计,美联社只能将收到信息的70%发布给新闻机构,而新闻机构只能将所得到信息的2%发布给受众。数字化的新媒体将所要发布的新闻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而数字化信息以硬盘存储,一个汉字以两个比特计,一个1000 G的硬盘可以存储5000亿汉字,但1000 G(1 T)的硬盘却只占用一本《辞海》大小的物理空间。因此,新媒体拥有着接近无限存储的功能,而相应地,其中每一条信息被发布时所耗费的边际成本也无限接近于零。这样的特性不仅保证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海量任意获取,而且也方便检索,对同一事件信息的归纳分类变得极其快捷,有利于受众了解事件全貌。

有史以来人们第一次通过互联网而不是报纸广播电视知悉重大新闻事件是在1998年的克林顿绯闻案中,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将厚达445页的调查报告移交国会,同年9月12日下午2点20分国会通过互联网将报告公开。对于传统媒体而言,445页的调查报告只能以摘要的形式出现,而互联网则毫无删节地向受众呈现了报告的全部内容。[12]。

新媒体对新闻的海量存储不仅体现在信息数量上,也体现在以多少篇幅或数字容量去表现一个新闻事件上。不像报纸只有印刷的文字和图片,电视只有声音和图像;新媒体的信息传递是集成性的。博客新闻报道作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典型的例子,它使新闻内容的表达由图文并茂的二维平面转向视音频多媒同行的三维空间。在博客新闻中,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介信息展示形式得到充分应用,极大地拓宽了新闻报道的表现力和表达维度,增强了新闻报道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在受众头脑中形成一种类似新闻图景的思维风暴,无形中吸引了新闻受众投入热情和毅力不断关注新闻事件的后续报道。(www.xing528.com)

以2017年的“8·12天津港事件”为例,爆炸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现场蘑菇云视频,房屋倒塌、汽车残破、高架断裂的图片,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疯传。但天津传统媒体却声称公众高度关切的空气质量“未见异常”。网友们大声呼吁天津市新闻办官方微博“天津发布”:快醒醒!13日凌晨3点52分,“天津发布”发布第一条有关爆炸的信息,距离事件发生已过去4个多小时,网上各种不实信息、恐慌情绪已在发酵。最早从天津电视台上看到关于爆炸的报道是13日早上7点钟,天津卫视《今晨播报》栏目中的一条消息,此时距离事件发生已过去8个多小时。之后,天津媒体跟进报道,报道力度仍旧维持在一般事故报道范围内。网友调侃评论:“天津早新闻播报事故新闻1分钟,市长说话占40秒。”

“8·12天津港事件”的新闻发布会集中在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群众善后安置几个方面;对人们迫切想知道的问题,诸如爆炸源头是否确定,危化品与小区建设距离问题,谁负责统筹指挥救援,现场存在多少氰化物等或置之不理或语焉不详,以致新闻发布会多次在记者提问环节中无端中断。但这并不能阻止媒体和自媒体对有关信息的披露与传播。事故发生后,其他媒体迅速披露了“危险化学品仓库与周边建筑交通干线至少保持1000米的红线”的规定。14日,腾讯财经《滨海“24小时:曝危险品靠近居民绿色通道”》披露了天津港城市规划中“化工围城”问题,爆出环保局下属机构开出绿色通道,为不符1000米规定的危化品仓库拿下环评。16日,《新京报》率先向公众披露爆炸现场存放700吨氰化钠,其他城市的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也步步逼近真相。[13]

灵活、主体多元的自媒体有丰富的信息来源,满足了公众对第一手信息的渴求。事件亲历者通过手机拍摄现场图片、视频上传微博、微信,充当天津大爆炸中现场信息报道的“第一人”。微博上一位灾民撰写的长微博《天津塘沽大爆炸后三十小时记》讲述其亲历爆炸的经历,获得了100万+的阅读量。而澎湃的《问吧》栏目让亲历者直接参与问答,成为最可靠的一手信源。而一些专业问题,如危化品危害与防护、城市建设与规划、消防救援、法律赔偿等议题,专业人士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逆袭专业媒体。如“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发文详解瑞海物流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自媒体“众和教育司考”从找谁赔、如何赔、保险公司责任等方面详细回答了天津爆炸事件涉及的9大法律问题。自媒体传播主体众多,无事前审查,在时效性、报道内容丰富性上大大超过专业媒体,但自媒体把关人缺失,往往有未经证实的道听途说混淆视听,人们看了往往将信将疑。而专业媒体由于按照新闻专业规范核实求证,一经传播,遂成确信,其深度解读能力值得信赖。比如新华社《起底瑞海公司:谁是神秘控制人?》披露瑞海错综复杂的掌门人;《中青报》的《天津港爆炸事故中的“红顶中介”》,挖掘瑞海安评机构“中滨海盛”与当地安监、消防部门暧昧的合作关系,何以安评“一路绿灯”,等等。面对突发事件现场,自媒体用户拥有可遇不可求的独到优势,但并不具有深入调查、揭示事件的全貌、回答深层次问题的专业能力、水平以及必须具备的资质,这种任务只能也必须由专业的新闻记者来承担。

新闻传播由于传播技术的演进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发布新闻及交互的便捷性开放了传者角色的技术门槛,消解了掌控信息处理权的把关人责任,实现了信息从人与人而非人与大众传播之间的共享。新闻以数字形式储存和传播,扩大了信息的流传边界、改变其保存方式和形式内容,三网融合趋势更将新闻以集成性的面貌最大化其全球性影响。总之,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可以向全世界任意角落的任意单独个体获取任意形式和数量的新闻信息。新媒体令新闻变得触手可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