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免费的微博客服务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纯文本形式的短消息互相交流,短信息的长度被限制在140个字符以内。提供了强大的收发工具,使用户可以在各种各样的设备及聊天工具上接收、发送和更新。微博是一种以内容为纽带的社会网络连接,其结构特点是“个人中心+内容关联”。每一个微博账号就是一个个人中心,个人中心主要是基于内容的,其他的自我展示手段相对不突出。当然这种微博中的内容链接既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尽管从理论上看,在这样一种结构中,每个个人中心的起点都是相同的,但有一些用户可以借助其既有的社会地位或影响力,在微博中快速赢得众多的链接,从而变成话语权力中心。而多数用户,其链接主要是基于原有的社会关系,规模有限,话语影响力也有限。
多数关于微博关系的研究,都会强调其弱关系的偏向,但是,对于很多普通用户来说,强关系仍是他们形成自己的微博关系网的基础。传播的移动化、交流结构上的开放性既能保证以个人为中心,又可以将外界的信息随时随地吸收进来,更容易形成持续刺激,使人们处于兴奋状态。这对于吸引更多人参与非常重要。微博作为一种基于社交的信息传播平台,人们的信息传播与社交活动是同一的。社交是信息传播的目的,信息传播是社交的手段。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广度,决定了其获得信息的广度与深度,也决定了其传播的信息能走多远。微博这种以人际关系网络为传播网络,传播结构开放,信息流动容易,因此,一旦微博中出现了刺激性的或者人们关联度很高的话题,这个话题就很容易在整个平台上“引爆”,以“病毒式”的扩散路径,迅速成为公共话题。
除了上述特征,中国的微博还有聚焦度高的特点。与Twitter不同的是,中国的微博在一开始就设置了评论的功能,这使得BBS式的围绕一个话题的聚焦及深度讨论在微博中也能实现。评论成为微博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某些时候,它们的影响甚至要比事实性信息更大。综上所述,微博显现出“微传播”的特质,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大众传播属性。(www.xing528.com)
微博的信息传播有自己的特点,如时效性、丰富性。微博常常会比其他渠道更快地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来自事件当事人或现场的第一手材料,可以无中介直接到达微博用户。此外,由于微博中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他们提供一些“内幕消息”,往往也是在其他渠道求而不得的选择。
微博传播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信息与意见的并行传播,一些专业人士的专业评论也能给用户额外的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