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个千古不变的道理。The Wisdom of Crowds一书中曾经写道:“在适当的环境下,团体在智力上表现得非常突出,而且通常还比团体中最聪明的人还要聪明。即使一个团体中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的见多识广或者富有理性,但仍然能做出一个体现出集体智慧的决定。”可见,集体智慧的力量可撼动巨石。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背景,涉及声乐、钢琴、管乐、指挥、戏剧、数字音乐、舞蹈等领域,每位教师都有着自己的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和专业思考。当教研组工作和学校任务涉及某个专业领域时,每一位都能迎难而上发挥自己的专业特性,充分体现出个人的专业能量。但是,再强大的个人如果脱离了集体的烘托和团队的协作都是走不远的。音乐教研组要强调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每次教研活动中,针对一个个活动策划,一个个面临的问题,各成员要各抒己见,择取好的点子聚于一起,最终确定实施方案。比如,艺术节、校园音乐会、艺术社团展演等活动的顺利开展都是集体讨论制定策略的结果。在课堂教学方面,更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顺利进行,课件制作、教学反馈、课堂活动、学科作业等都要备课组长的统筹中一一完成。每一位教师在施展专业特性的同时,能充分体会到团体合作带来的愉悦心情和智慧凝聚下的集体力量。
对于一个教研组来说,如果能够整合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于学校,于教师个人,于学生,都是极为有益的。也正因为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有着各自非常独特的专业特长,所以管理起来也有相当的难度。既要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力,以便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又要兼顾到每个人的个人职业发展需求;既要凸显个人的特色发挥,又要做好平衡工作。对教研组来说,这是一个始终需要思考和探究的管理艺术!(www.xing528.com)
音乐教研组这个大家庭一向提倡和崇尚的是“互通有无,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教研组无小事,遇到困难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商讨,集体出谋划策。同时,无论哪位成员自身有了任何困难和疑惑,在这个大家庭里都能得到支持和帮助。无论是教学还是活动,教研组都会充分调动全员的力量共同协作,在第一时间做好活动的动员、策划和准备工作。无论是常规的教研组会议,还是微信群里的实时讨论,均言简意赅,围绕主题统一策划、组织、调配人员等,所有环节都清晰透明、合情合理。教研组会议从以往的组长颁布工作指示逐渐转变为组长的拋砖引玉。为了让年轻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潜能和工作热情,教研组提倡集思广益,鼓励每位成员大胆发言,提出自己构思和创想。渐渐地,教师脱去羞涩,放开手脚,一次次头脑风暴中争相贡献自己的奇思妙想。这一举措能够很好地激发组内每位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观念的形成和组内工作的参与主动性,对整个教研组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在学校音乐教研组不再是一句空话,一个梦想,它是实实在在的承诺和沉甸甸的责任感。没有集体的发展,哪有个人的成长,获得与受益?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只有凝聚教研组集体智慧,才能铺设出更广阔的舞台,才能实现每个教师的自我价值,在个人的个性与团队的共性交融中绽放音乐教育的创新魅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创意音乐教育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