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塑造什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它肩负着学科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知与行相统一的双重任务。因此,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提升教师素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激发思维、亲身实践、主动探究的主体地位,从而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思想引领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结果。所以,教育思想至关重要。教师按教育思想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没有教育思想的“教书匠”;第二类教师有些教育思想,但教育思想或者不正确,或者不科学;第三类是有正确、科学的教育思想的合格老师。“生本思想”就是符合规律的、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其基本内涵是教师要把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教师要真正对学生负责,既要抓成才,又要抓成人。尤其要在教学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学会、会学、有收获、有进步。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教学改革和创新上有新突破:一方面,改革课堂结构,精讲多练,彻底结束“满堂灌”和讲评试卷不分主次、轻重,从头讲到尾的课堂局面;另一方面,改变教学方法,提倡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把学习的时间、机会还给学生。
(二)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教育事业是爱心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心就没有资格成为教师。为小学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的老教师霍懋征说:“60年来,我没有丢下一名学生,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学生,就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及心理需要;爱学生,就要谅解学生,谅解学生的过激语言及冲动的行为、偏颇的思想;爱学生,就要鼓励学生,让他们有勇气面对生活、面对失败;爱学生,就要发展学生,使他们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爱学生,使他们能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www.xing528.com)
(三)促进学生主体能动性
教师的劳动应该具有创造性。每一次备课、上课,每一次辅导、谈心,每一次圈点、批阅,都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都凝结着教师的心血、汗水、智慧、力量,都是教师创造力的体现。对优秀的教师来说,每一次教学过程都是全新的,课堂永远充满生命力。然而,有的教师却不是这样的,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教案搬家,课堂翻版,从不辅导,很少谈心,批改作业只有符号,没有语言;另一种是教了多年,经验丰富,凭着一张“旧船票”,在今天的新课堂上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学生千变万变,教学一成不变。业余时间沉迷网络,在虚拟世界和醉生梦死中打发时光。当教学成绩不理想时,一股脑儿把责任推给学生,以生源差、素质低为由掩盖自己的不负责任。这样的教师虽是少数,但也应引起高度重视。一个教师失去了创造力,就失去了价值。要相信,学生具备继续学习的基础和条件,只要教师不失去激情,不失去创造力,学生是大有潜力可挖掘的。
第斯多惠说:“发展和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与努力来获得。”要做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新思想,掌握新技能、新动态;要做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就要大胆改革,兴利除弊,精讲多练,提高效率,狠抓基础,狠抓落实;要做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就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探索规律,掌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多搞教研,这样就会聪明起来,就会由“教书匠”成长为教育家。教师的创造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教师自制的课件可以使学生对教师有全新的认识,使学生尝到一些创造、创新的甜头,从而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同时,在教学中不应急于全盘托出备课时准备好的完整材料,而应从学生本身入手,看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了哪些理解性问题,出现了何种程度上的认识偏差。只有这样,学生的独创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地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