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教育情感融合法:国际视野下融合路径研究

音乐教育情感融合法:国际视野下融合路径研究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教师亲身示范,以情动人教师首先应在音乐教学中起到榜样作用,熟练掌握和处理每首歌曲的演唱演奏技巧和情绪起伏。这是给学生情感影响的唯一途径,因为把握好情感教育,就是抓住了音乐教育的本质。我们保持自我个性的同时也应尊重音乐作品中的原始情感和内容。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不枯燥乏味,而且能使学生更广泛地理解音乐内涵、体验音乐情感,扩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使其向更高水平发展。

音乐教育情感融合法:国际视野下融合路径研究

(一)教师亲身示范,以情动人

教师首先应在音乐教学中起到榜样作用,熟练掌握和处理每首歌曲的演唱演奏技巧和情绪起伏。这是给学生情感影响的唯一途径,因为把握好情感教育,就是抓住了音乐教育的本质。例如,民歌《茉莉花》描写的是自然景物,那么教师应该表现出一种淳朴优美的感情,引导学生想象在茉莉花开时节,满园飘香,美丽的少女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花、惜花、怜花、欲采又舍不得采的美好景象;同时探索歌曲中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柔中带刚的细腻的感情,通过歌曲将当地的民族特征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样既具有艺术吸引力,又具有示范效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二)创造条件,引人入“情”

要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有必要深刻理解时代的生活特征、社会环境、人格特质、艺术风格、艺术追求等综合概念,否则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看绘画、图片等方式,向学生解释音乐家的生活和作品背景,尽量创造出符合创作时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受,促使学生“动情”,全心全意地将情感融入作品中。如《天涯歌女》这首歌,描述了一个北方贫困的女孩向南流浪,为了生存下来,被迫加入了一个小歌舞班,为生活而奋斗,饱尝人间疾苦。在这首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剪辑,感受当时混乱的战争年代带给人们的痛苦生活。另外如《长江之歌》,教师可以以《话说长江》纪录片为引导,再配合歌曲旋律,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感受激昂的旋律、气势磅礴的歌词,就像看到我国第一长河—长江向着大海奔流而去,充分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是对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重新组合,在欣赏实践中,不仅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形象和情感性质来重塑欣赏对象,更重要的是指引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基础,对音乐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扩展,把音乐作品变成带有自我情感的欣赏对象。由于个人的生活背景和文化积累不一样,对作品的认识、理解以及产生的情感也会因人而异。我们保持自我个性的同时也应尊重音乐作品中的原始情感和内容。例如,在《春节序曲》的欣赏中,每个同学都可以聊聊自己家乡的新年习俗,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人们在新年活动中的活泼场面,进一步感受其他地区的民风民俗,深化社会体验、领悟和认知。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不枯燥乏味,而且能使学生更广泛地理解音乐内涵、体验音乐情感,扩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使其向更高水平发展。(www.xing528.com)

(四)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德国美学家姚斯称:“人们的审美活动无论是创意还是接受,都是基于自愿主义的,不能强迫我欣赏,也不可能命令我阅读文学作品,都不以规定的意义为转移。因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或绘画的意义必须由读者或观众的固有的自由来判断,自由是无限广阔的。”音乐教学,不是为了把学生圈在书本里、课堂上,而是为了让学生自主、自由地体验音乐情感,学习音乐知识,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培养对音乐的多元化理解和情感的审美积累。

(五)注重对名作的欣赏学习

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不论古代与现代,音乐著作中都凝结了创作者和表演者的丰富感情。所以,欣赏著名音乐作品也是提升学生情感体验的有效方式。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使学生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对那些表达美好情感的音乐作品值得反复斟酌。例如,《我的祖国》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革命练习曲》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表达了面对祖国沦亡的焦虑不安、挣扎与反抗精神;《我爱你,中国》《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作品都是通过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抒发了创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公仆赞》等作品以公开抒情的舒缓旋律、高昂的主题和时下的独特精神,创造并激发了人们的强大艺术吸引力。这些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作品,借助音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重任,并积极参与到祖国建设中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