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到今天,教育观念亟须更新。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让我们认识到是否需要重新审视教育思想,承认其中存在的错误: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否因为一味地强化知识教育而显得“冷酷无情”,没有“用心”关怀学生的生存发展以及获得知识的意义,使他们变成了“考试机器”。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提升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课程占比。笔者试图突破传统教育中的注重“技术”而忽略“艺术”,从而重视人文艺术成就的教学价值,摒弃阻碍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意识和行动偏见。笔者以基本的教学方法作为起点,总结了六个主要的实践方法。
(一)以境生情法
情绪心理学本质上是通过“情境环境”模式促使人产生情感,是人类情感产生的根本。情境与情感密不可分,人们往往因为别人一句话就产生了相应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产生很大的情绪起伏。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年龄阶段的性格特点,制作一些道具,再现音乐作品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或环境场景,以此配合音乐教学,让学生解读作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下的内心感受,引起共鸣,使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这种以“寓情于景”的方式虽然很多,并不能固定地机械使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再结合教师本身特点和学生需求灵活变化,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以趣激情法
很多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思想意识不稳定,心智尚不够成熟,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波动,不够理性,也容易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决定喜不喜欢该项知识内容。对于自己觉得有趣的、喜欢的内容就多花点时间学习,对于自己认为枯燥乏味的学科,就很排斥,这也是偏科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著名的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刺激是产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愉快的体验,并将这种情绪延伸至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这才是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要达到的最佳效果,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并从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因此,寓教于乐的重任就落到了音乐教师头上。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美好的情感体验呢?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首先可以建立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的严肃表情、沉闷的教学状态是导致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上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参与教学活动,大胆体验、自学,老师不用不停地讲课或不停地提问,只需一个活泼的语言指导、辅导,用赞赏、肯定的语气和眼神鼓励学生,先自己富有激情,再用情绪感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想象,激发学生创造的火花。其次,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配合课程内容制作情景道具,在教学中穿插图片和各种音效,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音响,或引用相关网络热点,都可以带动学生的课堂情绪,巩固学习兴趣。还可以根据音乐课的特点,在课前设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智力问答、故事、笑话;将小型歌唱竞赛搬到课堂中,或设置与考试成绩有关的有奖竞猜活动;在课程结尾总结、整理遗留问题,并留下作业和悬念,引申出下一堂课的内容。这些方式和手段独特新颖、寓教于乐,又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跨越了教师和学生存在的年龄代沟,也提升了音乐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给学生创造了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学生对此赞不绝口,并表达了对音乐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喜爱。这种赋予学生自主性,给予新鲜感、活泼有趣的触动体验,巧妙地契合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促使学生主动听、主动看、主动想,去体验学习的乐趣,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三)以美育情法
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认为,审美教育可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音乐教育是美学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育实际上是音乐和审美传达的方式和手段。凭借学生丰富的审美情怀,音乐教师以丰富的审美感觉,引导学生深刻感受、表达音乐中的美,并进行自我再造,培养学生积极的感受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四)以知促情法(www.xing528.com)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主观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自我意识是对认知的主导因素,左右着情感的发展方向。人们普遍认为,理解越丰富,感情越丰富,认知越深刻,感情也就越深刻,特别是在此过程中高级情绪的基本情感发展中,这种认知影响更为显著。我们学生的情绪是“以人的社会需求为中心的高级情绪,集中于某些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因此,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情感教育的过程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输客观的社会思想,认识到很多情绪、情感态度产生的客观原因,建立基于社会客观性的主观意识,并逐渐形成高层次的感情积累。古人云:惟知之深,故爱之切。音乐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纪律意识,在探索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积累积极的情感经验并爱上音乐这门艺术。丰富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增加相关学科常识,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形式、风格色彩等重要特征,再由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作品创作技术,全方位剖析音乐作品,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才会更加情感化,情感训练才更具体。
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认知的经验。认知与情感对称是最优的教学模式。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多层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平衡感性与理性的产生,真正体现双边教学合作关系,实现知识与情感教育的统一。
(五)以情生情法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感是可以转移生成的,并在泛化后升华为情操。正所谓“以情生情”,就是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知识,进而产生符合音乐内涵的情感和情绪,并将此情感转移、推广为自身的情感积累,再作用到音乐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因此,音乐内容从某个方面是情感内容,以情生情的独特优势应广泛体现在情感与音乐教学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欣赏和创造最突出的教学表现。
用心的人会积累对一切平常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情绪,让情感由简单变得丰富,由干枯变得滋润,而且可以随时调整转移自己的情感,使自己不陷入不良情绪中。教师是音乐传递给学生的载体,通过音乐先调动自己的情绪,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使教师情感、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根据音乐体验自由的审美特点,教师不能对学生施加不良情感价值标准,而应鼓励学生表达自由和真诚的感受。
(六)以行养情法
“行”指的是行为、动作和实践。除了转移或者其他因素影响,大多数人的情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实际活动促进情感形成,实践变化影响情感变化。情感训练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进行、来回体味,才能产生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情感教育中实践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们普遍认为,“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个性音乐教育”是进行音乐学习的主要思路:扎实牢固的学校教育,可以夯实学生的音乐知识基础;多多参加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感受社会和生活的复杂性,可以获得比在学校内更广泛的认知水平和强烈的情感体验;最后再依照自身个性,进行专业学习,能够普及情感教育、美育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有效渠道。这些学习实践内容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指导。首先,教师要善于使用音像数据、电视、音乐会、互联网等渠道学习精品内容,享受古典和现代音乐杰作。优秀的音乐是人类文化的积累、情感的结晶,是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所有言语,通过反复欣赏这些优美的人类音乐作品,学生将获得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深化理解自我和社会,改善对生活和社会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其次,要有规范的道德情操。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唱给母亲的歌,并受到触动,但是这种触动肯定是有限的,如果在课下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或是回到家中亲自唱给母亲和家人听,学生在与父母和周边世界互动的积极体验中,不断改善和加深对情感的理解,体会父母的爱,这种在实践中获得的成长远远大于课堂上单一的听讲或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随着个人实践的丰富,学生可以将这种小爱转移延伸至对学校、国家的大爱,爱祖国、爱人民,并最终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广大胸怀。这个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言语行为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和与自己接触频繁、来往密切的教师的影响。因此,音乐教师应该注意对自身思想行为、教学态度和综合水平的提升,不断完善自我,以自身对音乐的热爱感染、带动学生,这样对学生感受的微妙影响将会更加持久,更加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