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古老的精神财富之一—音乐,可以充分发挥人的理解力、判断力、想象力以及创新力,音乐课程也因此在教育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00年以后,我国发展始终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将教育列为重中之重。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我国音乐教育模式多样化的发展现状
音乐几乎无处不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音乐艺术无国界,为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人们架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近些年,在我国教育中,音乐教育逐渐占据重要位置,教师借助音乐指引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提升创造力。
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是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通过劳动和智慧创造的无价之宝,和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一同组成了世界音乐文化艺术的宝库。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扬,保护其原生态性,这是发展我国民族音乐的首要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许多音乐艺术家、音乐教育人士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在创作民族民间音乐的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随着市场化趋势的日益凸显,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为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流行音乐迅速崛起并迅猛发展,给民族音乐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形势较为严峻,其生存环境恶化。
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清末民初,中外文化大量融合,我国音乐教育遵循“西乐东渐”开展“学堂乐歌”运动;随后受资本主义影响,大量欧洲音乐教育思想流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借鉴苏联音乐基础理论,为我国现代音乐教育模式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音乐教育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有发展,有困惑。
我国处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有些中小学校过于重视升学率的提高,没有关注音乐教育这一类素质教育学科,甚至减少了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要求。由于部分学校觉得音乐课不重要,就用其他“主课”占用音乐课程的时间。也由于对音乐课的不重视,该课程教学条件简陋,设备陈旧。上述诸多因素都导致音乐学科在中小学校课程设置中地位低下,音乐教师也因为地位不受重视。长此以往,社会普遍忽略中小学音乐教育,这使学校教育严重缺乏素质教育中的美育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这条途径,我国音乐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
3.音乐教育对象价值观呈功利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后,文化艺术事业欣欣向荣,人们对文艺活动越来越重视,需求也越来越多。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虽然这些繁杂的选秀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教育的发展,但有些选秀节目假借音乐之名,娱乐成分过重,商业气息太浓,音乐的底蕴也不过流于形式,音乐教育偏离了正统方向。第一,由于媒体宣传速度快、覆盖面广,夸大了选秀节目的成功效应,好多年轻人误以为参加音乐选秀就可以一鸣惊人、一炮而红,从而改变人生轨迹。于是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音乐专业院校的现象,专业基础门槛也随之降低,这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第二,在校音乐艺术专业的个别学生,原本热爱音乐事业、求知欲强,但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对自身发展方向不够明晰,不能辨别娱乐作秀的危害。由于对新生事物好奇但认识不够深入,把自身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定位在了一个错误的区间内。在现实情况下,他们眼前只有名利,而丧失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学术研究的动力。同时,音乐专业教师教学难度大大增加,原本为爱好或特长设置的音乐院校或学科,变成了大众科目和专业,有些学生也在无形中失去了原本报考音乐专业的意义,反而更难就业了,这无疑成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悲哀,着实令人担忧,这一后果已经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4.高等院校音乐艺术专业大量扩招
目前,我国教育处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新时期,而音乐艺术教育刚好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着眼点。近年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受媒体宣传和市场化运作的影响,教育部门做出了一系列调整,如增加办学数量。音乐教育不再是原先的“精英教育”,而是变成了大众教育、普及教育。
各个高校的音乐艺术专业根据政策导向,都纷纷调整、更新了专业设置,扩大了生源,音乐教育表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虽然办学规模和参考人数都有了明显提升,但考核水平有所下调。这一做法导致一些文化基础差和专业技巧差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并不能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学习观。同时,面对如此庞大的生源,更多、更重的教学任务压到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头上,无暇顾及科研项目,更谈不上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因此,这种遍地开花、盲目扩招的教育模式实质上并没有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5.社会音乐艺术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音乐艺术教育依托于音乐艺术,注重审美的教授途径、传播手段。学校音乐艺术教育,因为其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理想、兴趣、审美情操、艺术评价、创新能力,而成了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社会音乐艺术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为学院派的音乐艺术教育增加了一条路径,有助于提高国民艺术素质,并促进音乐艺术教育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一些商业化的青少年宫、艺术培训中心、琴行、艺术馆等社会音乐艺术教育机构顺势发展了起来。这些机构为音乐教育实现全面性、普及性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并且高等艺术院校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培养人才、扩大生源。
大多数音乐教育机构营利性强,规范性较差,浮躁浓郁的商业化气息不利于为音乐教育指明方向。家长和教师也受此影响,不清楚孩子或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或者天赋、潜能,就盲目地让他们学习音乐。一些孩子或学生不熟悉音乐理论知识和技巧,也没有进行过相应的学术研究,又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只是追求隐藏在音乐背后的名利。这不仅不会对我国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还对其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面对以上状况和矛盾,我们认为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首先根据音乐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厘清发展思路,调整步伐;再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经济发展要求和民众要求,明确发展目标,建立相应的音乐教育体系,把握时代机遇,迎接全新挑战,真正做到传承、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
(二)我国音乐教育模式发展改革的突出问题
面对我国音乐教育现状,目前我国音乐教育模式改革中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1.音乐教育师资力量较弱,创新思维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缺乏
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呈现出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队伍能力不足的现状。长久以来,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聘用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但是他们的创新思维不足,观念也比较落后。同时,全世界的文化经济等也是在向前发展的,教育作为人类发展的基础,其理念也在相应地发展。如此看来,我国的教师队伍以及教学理念与世界教育发展有所脱节,这对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推进产生了不良影响。
2.一些学校只注重音乐理论教育,忽视了音乐与实践的结合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提高修养是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既然有目标,就要见到效果。这就需要学校增加实践课程,并要求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不能一味地只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但目前,我国学校的音乐教育普遍存在上述情况,更需要我们加倍重视起来。(www.xing528.com)
3.一些学校的音乐教育模式陈旧,在改革中没有进一步创新
虽然我们已经把学校音乐教育模式改革纳入了日程,但是一些学校只是响应号召,并未真正推动模式的改革。音乐教育模式改革对教育界来说是一件大事,它能有效推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创新在任何改革中都具有进步意义,在音乐教育改革中也不例外。
4.学校众多,音乐教育资源有限,供不应求的现状限制了教育模式改革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为了普及全民教育,虽然学校数量相应地增加了许多,却无法平均分配音乐教育资源,这造成重点高校的音乐教育资源比较丰富,而那些普通学校的资源就明显少很多。然而,普通学校学生的占比远远高于重点学校学生的占比。因此,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分配不均使大多数学生接受不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普通学校对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增加学校音乐教育资源也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5.音乐教育模式改革没有从实际教学出发,阻碍了改革的推进
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遇到了瓶颈,改革的推进与实际教学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主要原因是音乐教育的改革主要是改革模式,而实际的教学设置并没有与模式改革进行统一,两者之间没有协调一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前进步伐。
(三)我国音乐教育模式多样化发展改革的对策
音乐很奇妙,它可以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人们不会因为地区不同、文化不同而有隔阂。音乐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门主要课程,在慢慢渗透进学生的心里,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帮助促进其身心健康。在我国,学生群体正在快速发展壮大,同时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对音乐真正内涵的理解都不是很透彻。因此,我国音乐教育改革有必要继续推进与完善。
1.要转变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
音乐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他们思维意识创新,才能带动教育事业的转变。要想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改革创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途径,肯定会面临更多困难和更大的挑战。不能再以“欧洲音乐论”为中心理念,学校教育机构和社会艺术教育机构要分析时势,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建立符合中国教育现状与发展阶段的音乐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以中国音乐文化为核心,同时吸收欧洲音乐教育精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从而提升传统音乐教育的可行性,使传统音乐文化观念根植于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中,逐渐让中小学教育机构重视传统音乐教育。我们要以改革创新成果证明音乐教育在中小学、大专院校、社会音乐教学机构中的重要性,引领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更高台阶。
音乐教师在教授课程的同时,要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学习,自我提升。要深刻理解音乐教育的特性、功能与效应,促使终身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系统教育观、综合质量观和全面效益观的教育理念深入到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中,并且要在实践中推行以传统音乐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辅以欧洲音乐教育理念,使二者相互配合。要在改革现有教育模式的条件下,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道路,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从而推动音乐教育向前发展,实现音乐教育事业的巨大飞跃。
2.要创新音乐教育的新模式
随着科学的发展、文化的传播,艺术人才的培育都是通过教育这种形式进行的。以前受到“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大多数音乐教师认为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更重要一些,所以教授内容也偏重于理论,忽视了实践。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结合时代特点,探索改革音乐教育模式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第一,各个高校的音乐专业和音乐教育机构对艺术考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在数量上也要做出规范和限制。由注重专业水平向注重考生素质转变,正确评价其价值观,不急于扩大办学规模,在主抓精英教育的同时,兼顾大众教育。第二,传统音乐教育偏重于理论,因此学生会过分在意考试成绩。如今要扭转这个局面,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而且传统教育自有一套教学理论,不论学生愿不愿意,都将其灌输给学生,这种局面也要调整,即要让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发挥主导作用;并且摒弃补短板式教育,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提升自我,感受音乐的艺术美。让学生在掌握了音乐理论的同时,能够结合实践应用,成为专业型人才,并最终在音乐学习中抒发情感,张扬个性,实现智力和素质全面发展。
3.提高音乐教育工作者技能水平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凭借科技的创新与进步,而教育的发展必然带动科技发展,因此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成为提高教育水平、带动科技进步的基础。
音乐教师是音乐花园的园丁,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了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首先要提升自我技术水平和素养。音乐是一门集教育属性与功能属性于一体的特殊学科。当前的现状却是音乐院校或音乐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技术水平上千差万别,个体差异很大,价值取向也不一致。所以,音乐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明晰自身的社会责任,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积极主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还要丰富音乐专业之外的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并将其与音乐教学相结合,让音乐在生活中得到升华;同时,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教授音乐知识为主,传播、推广、创造音乐为辅,与音乐教育事业一起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形成良性发展。
4.改革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
发展音乐教育需要运用适当的教学途径和手段。为了推进音乐事业蓬勃发展,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对音乐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兴趣爱好可以快速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注重个性发展能体现学生自我价值,这都是学习音乐的前提条件。首先,音乐教育工作者可结合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寻找和创新多种教学途径。另外,音乐教师需要丰富授课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尽可能地让学生多体验、多领悟。除此之外,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音乐不是单一的学术学科,而是源于生活、付诸生活的艺术。这就要求音乐教育扩大学科的知识面,容纳众多其他学科知识,借鉴其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尊重理论的复杂性、互动性为前提,拓宽学生接受知识和技巧的渠道,并且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思维境界,形成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音乐素养的新局面。音乐教育要改革创新,先要从源头创新,改革后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价值观、思维方式、实践能力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更有助于培养音乐人才。
5.拓展音乐教育新领域
在深化市场经济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对这一新兴领域进行良性开发,才能使音乐教育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音乐教育新兴领域的开辟,会使人们重新审视音乐教育的价值。因此,音乐教师在充分了解运用智力教育和德育教育,提升自我的同时,要带动学生一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既要培养热情讴歌时代、德艺双馨的优秀专业人才,又要培养甘当人梯、乐于奉献的音乐教师。其次是开放音乐教育,使其社会化。面对市场经济建设,迎着改革浪潮,音乐教育必须跟紧时代步伐。这种开放的音乐教育和社会的接触面更多、更广,可以和社会各界人士建立起联系,促进合作与交流,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最后是需要转变音乐教育的观念,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发展趋势必然会使音乐教育活动增多,促进音乐教育向多元化发展。在学科发展和教育发展中,结合实际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跨学科吸收知识,建立教师与学生统一的教学愿景,以专业理论技能为教学基础,同时兼顾音乐寓教于乐和服务社会的性质,培养全能型音乐人才,建立多样化的音乐教育体系。
国家和人民赋予了当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伟大的时代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广阔的舞台,历史使命呼唤音乐教育家在创造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良好表现。随着音乐教育、素质教育的普及,中国未来的音乐教育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音乐人才培养体系,真正培养出越来越多传承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人才,以实现中华民族音乐教育的伟大振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