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主观和客观认识系统化后形成的思想意识。教育观念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对教育形成的系统认识。要想对音乐教育进行全新彻底的改革,就要从改变教育观念入手,只有观念改变过来,教育的改革才好进行下去。
(一)走出传统专业观念的束缚
公共音乐教育本应是面向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的公共课程,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的“音乐天赋”观念的束缚,很多高校都将公共音乐教育课设为选修课程,而选修课程则是由学生自愿选择,学分比例也比较低。这些观念和课程设置方式导致公共音乐教育进入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混乱状态,结果公共音乐教育只对那些有天赋、有兴趣、有基础且有时间的学生开放,这与公共音乐教育的初衷截然相反,使公共音乐面向全体的教育以失败告终。
加德纳多元智能学说说明人的智能具有多面性,并且每个人的智能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智能都有很多不同的方面,并且每个方面的发展不尽相同。故而,受教育者要想发展自己擅长的某方面的音乐智能,并没有必要学习所有与音乐相关的课程。所以,学校应为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的音乐课,在教授这些音乐课时,教师应该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们在进行课程选择时,便可以选择自己相对擅长的、与自己的生活背景相似的课程。
注重学生的共性或个性就会导致不同的教育观念。传统的音乐教育常常使用统一的教学模式,而新的音乐教育观念比较注重学生的个性。绝对的共性观或绝对的个性观都是不合适的,绝对的共性观对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是不利的,容易降低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其情绪低落、学习动力下降。绝对的个性虽然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但不利于受教育者之间知识面的交叉,导致他们之间不能很好地交流学习,缺乏凝聚力和团队创造力。当今社会发展迅速,需求多变,绝对的个性会导致受教育者变通能力受到限制,在行业里立足、在技能方面独当一面,会非常不容易。
大学生的思想相对成熟稳定,他们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因而针对他们的音乐教育不应再以诱导和训练为主,教育内容上需要有更深、更广的文化内涵,教育方法应更加灵活多样。公共音乐教育一方面应注重受教育者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塑造他们的创新精神,帮助其形成正确的音乐价值观。
专业音乐教育不再仅仅教授音乐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为了使音乐专业的学生进入社会时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很多学校给音乐教育专业开设了职业教育的课程。在满足受教育者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的同时,艺术教育的氛围和专业性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在公共音乐教育的内容中,融入一些职业教育的内容,其本身和公共音乐教育的宗旨并不冲突,但是一定要注意公共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向不能发生改变。公共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面对挫折或进行重大选择时,能够拥有纯净高贵的灵魂,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挫折,积极地化解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冲突,充满希望,积极、阳光地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公共音乐教育绝不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某种音乐演绎技能,而是培养超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艺术修养。(www.xing528.com)
面对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环境,一些高校为了增强本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知识和生存技能,偏向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造成课程的设置和教授偏向于为世俗的职业生活做准备。虽然职业教育不排斥自由教育,但当学校把职业教育作为主要目标时,职业能力的培养很可能会替代研究探索能力的培养,对受教育者的精神教育和全面的素质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开展公共音乐教育或艺术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职业教育的功利色彩。
(二)创生与理性融汇的教学观念
公共音乐教育应有自己的合理定位,具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和发展方向,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好处。但今天,很多学校的公共音乐教育都背离了这种教育宗旨,一味地追求培养更专业、更全面的音乐专业人才。虽然这种教育模式对提高受教育者的专业水平有好处,但纵观全局,这种盲目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教育并不利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的发展。因此,对于公共音乐教育应提出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认识到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公共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向和目标要明朗化,不能偏离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理念为以审美为核心的创生与理性辨析能力相融汇;第二,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引导教育,而不是追赶时下盛行的流行音乐;第三,建立完善的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和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提高大学生的内在品质、个人涵养和审美能力。
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是通过艺术的熏陶实现人格品质的塑造的,其过程体现为以音乐熏陶提升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从而提升其审美能力和个人涵养。人需要音乐,教育同样需要音乐。理性与感性或者说理智与情感的协调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标志之一。理性、成熟、稳重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但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多方面的发展,还包括感情、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发展,这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这两方面都有所发展才容易成就人的全面发展。只重视理性发展不重视感性发展或只重视感性发展不重视理性发展均不是全面的教育。因此,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寻找一种系统规范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模式。
(三)教育观念的进步与发展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不应包含职业教育的内容,因为公共音乐教育本就不是围绕某种职业的专业教育。公共音乐教育的大门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敞开,课堂即是音乐实践的基地。各国的高等教育均已转向多功能化,各个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已经超越了过去大学专业的范畴,很多专业均开设了与之相关的各个学科的基础和专业知识,高等教育也由此进入多元化教育时代。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由过去培养专业的高精尖人才转向大众化人才的培养,这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人类文明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
高等音乐教育主要有两方面的职能:一方面,高等音乐教育应在培养研究型音乐专业人才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另一方面,应为那些即将步入社会职业生涯的学生提供一些职业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进入社会工作后的职业生存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节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