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中国的基础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属于概念范畴,有的属于制度范畴(如教育评价系统)。这些问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以解决。宏观层面主要是从国家意志的角度出发,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所有中小学而言,这一策略解决了外部条件或外部因素方面的问题;在微观层面的问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非常重要,应该充分发挥各个学校的特点,一步步克服存在的问题。这一战略是内部条件或因素的解决方案。只有把内外部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基础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方面的解决策略
1.高校应积极引导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
1999年以来,大学开始逐年扩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就业压力,许多学生毕业后无法就业,这表面上看起来像一个简单的供过于求造成的问题,事实上也有其他原因。以四川、重庆地区为例,70%~80%的毕业生就业时都把目光瞄准了成都和重庆,很多偏远地区没有人想去。据不完全统计,只有60%的乡村中学和15%的乡村小学配备了专职音乐教师。大部分音乐教师是兼职教师,农村音乐教师严重缺乏。中国目前的音乐教师,特别是农村,缺口还很大。据统计,中国目前的中小学生达1.6亿人,农村学生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5%,而农村小学和中学音乐教师加起来还不满10万人,以目前的民族音乐教育培养能力计算,需要60年才能完全满足需求,假如把新旧教师的替代以及学生分流等因素都考虑进来,这个时间还要被延长。所有这些情况都说明,高校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积极开展教育工作,发扬奉献精神,一步步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为偏远地区及西部落后地区的基础音乐教育做出贡献。
2.加强关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训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之下进行。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意义,自觉参与到课程改革之中;有关部门应制定和完善课程改革的培训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相关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参加课程改革培训,也不了解新课程的设定。这说明,关于课程改革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还没有得到保障,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必要的监督和财力支持,使新课程的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化、正规化。
3.把握民族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关系非常重要
音乐教师要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原因在于民族音乐文化本身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音乐文化元素。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中存在的独特的音乐文化都将消失或被同化,“多元”就被“一元”取代,而且音乐文化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音乐教师要具备这样的意识,尊重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因为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了增加京剧教学内容,已经将15首经典京剧唱段作为小学和中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决定在京、津、沪等10个省市开展试点工作;近两年,央视举办的青歌赛中增加了“原生态唱法”组。这些做法显然都是为了保护民族音乐文化。在各地具体的教学中,应加强本校课程的开发,将音乐的独特性、多样性和风格融入音乐教学活动中。
4.继续改进现行的与教育有关的评估制度
教育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完善和改革教育体制,尤其是高校的考试制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几年高考制度明显有了创新。2007年,教育部批准山东、宁夏、广东、海南等省、自治区率先实施高考综合素质考核,将音乐课正式列入高考范围。该方案自实施以来,效果良好,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制度的改革可以使人们从思想观念上对基础音乐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微观方面的解决策略(www.xing528.com)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提高音乐教师素质
各个学校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对现有的音乐教师进行综合培训,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在薪酬改善方面,工资分配至少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以此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音乐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大胆发现,不断探索,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掌握最新教育理念,积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全面发挥音乐教师的作用,一步步丰富学校的课余文化生活
课余文化生活是学校教育的一面反光镜,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质量。学校应积极安排音乐教师创造一切条件开设多种多样的课余活动,以使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实践证明,具有丰富校园文化的学校普遍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些学校一定有光明的前途。
3.进一步完善高考制度
自2007以来,全国已有四个省、自治区将音乐列入高考科目。今后的试验省份数量也会进一步增加,最终这一改革措施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是一个信号,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受到启发,积极面对,努力前进。
4.解放思想,凸显个性,突出特点
衡量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不仅要关注办学层次,还要从另外两个维度来考察:一是综合能力,二是个性特点。长久以来,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许多学校开设所谓的“火箭班”“实验班”“优等生班”,而抹杀了大多数学生的个性,这严重违反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
客观地说,这种守旧的分班思想受到来自单位智能理论的很大影响,而单位智能理论也就是逻辑数学智能。哈佛大学教授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证明,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空间智能等这七项智能都是人类所应具有的,逻辑数学智能只是多元智能的一个方面。
“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认识到:没有所谓的“差生”。这是因为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只以一种智能评价学生的优和劣,而不考虑其他智能的存在;用单一的智能衡量学生是非常不合理的,这样会造成人文关怀的不足;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至关重要;教育需要有自己的特性。所谓特性,就是别人没有我有,别人有而我有更新的。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在教学中可以依据各种学生的兴趣特点设置适合不同学生的班级,在班级名字中不带歧视性的字眼,充分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积极引导他们参加高考和艺术类高考,让两者协调发展,齐头并进。
简言之,成功的道路有很多,学生成才的方法也有很多种。现行的教育不但需要培养更多的科学家,而且需要培养更多的艺术家、音乐家及各方面人才。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多种素质,包括精神、心理、生理、智力等方面的各种素质。音乐教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没有音乐教育,就不是完美的教育,而是一种有缺陷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