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既涵盖了教师的“教”,也包括了学生的“学”。
以中学生为对象的常用音乐教学法按照学生学习活动内容(领域)来划分,可分为唱歌教学法、器乐教学法、律动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创作教学法等,以近年来各国音乐教育家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来划分,可分为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等。下面,我们就以几种著名的国际教学法以及上海中学在教学法创新上做出的尝试为例,谈谈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在各教学法中的体现和应用。
(一)创造力在著名国际教学法中的体现
1.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体现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目前最先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全世界的音乐教育领域应用广泛。奥尔夫的灵魂在于探索和体验,注重即兴创作和创编活动。一个完整的奥尔夫教学过程包括声音的探索、曲式的探索、创造的模仿、个体到合奏(合唱)团、音乐的识读等。
“元素性音乐教育”是该体系的独创风格和特色。元素性音乐是属于基本元素的,原始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合开端的音乐,这种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元素性音乐永远不单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必须由人们自己创造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表演者参与到音乐中去。所以,元素性、综合性、创造(即兴)性是该体系的特点。
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培养创造力,常常从模仿开始,如回声、基本形体动作。但模仿是创造的准备和前提,如在节奏回声演奏的基础上,紧接着是创造性的“回声变体”“节奏问答”等一系列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手法。奥尔夫活动中,往往是学生边唱、边拍、边奏、边动作(舞蹈)。即兴创作和创编活动更提倡以学生为本,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课后学生互相交流活动的体验,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音乐文化素养逐步提升。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个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的,而不是由教师的意志去强制学生完成。因此,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获得极大地发展。
2.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的体现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是瑞士音乐家兼教育家,他试验并创建了一整套的音乐教育体系,包括体态律动学、视唱和即兴创作三部分的内容。
体态律动学是其中最富成效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现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又称为和乐运动,教学是从音乐入手,先让学生去聆听音乐,引导他们通过身体去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以体验节奏感。身体动作的参与使音乐要素体现在身体的活动上,人体更成为一个便于操作的“乐器”。因此,学生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训练变得聪敏,其想象力和创造性被大大激发。
把即兴创作作为学习内容之一也体现了达尔克罗兹对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的重视。即兴活动包括即兴问答、即兴演唱、即兴演奏、即兴指挥与表演等形式。学生们感到他们是在钢琴上和节奏、和声、旋律、曲式结构、调性做游戏,把自我和音乐充分结合,融为一体。即兴创作体现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也体现了对人类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不仅在当时,直至今日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3.在柯达伊教学法中的体现(www.xing528.com)
柯达伊是匈牙利的音乐教育名家。柯达伊教育体系中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表演、游戏活动形式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首调唱名法和柯尔文手势集中体现了柯达伊对创造力的培养。
首调唱名法是柯达伊教学法中视唱教学的基本工具和手段。柯达伊认为,歌唱是最好的教学工具,无论孩童或成人都可以通过歌唱的形式来学习音乐。而大量的歌曲和音乐都是有调性的,首调唱名法是使每个音级位置相对“固定”下来,使人能够长久记忆,变为对音乐的感知,促进音乐思维的形成。它适应民间音乐的有调性传统,对提高歌唱能力、发展听觉、发展音乐思维、识谱学习是有实际效果的。
而柯尔文手势在柯达伊教学法中用以帮助儿童理解音程空间感与调式音级的倾向性,从而掌握音准。手势使抽象的音高关系有了直观形象的意义,这种身体的语言使儿童们更便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包括音高的掌握,调性感的训练,以及内心听觉的逐步建立,为他们今后的音乐学习和创造性的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造力的培养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体现
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国际著名音乐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流传,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和改进,但其精髄及灵魂已经深入应用到各年龄及各层次的音乐教育领域中。纵观目前的音乐课堂,将三大音乐教学法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进行拓展并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大量存在,大批的音乐教师被影响,纷纷学习和研究三大教学法的理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例如,上海的音乐课堂中,也汲取了国际音乐教育教学法的精华,并结合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特点进行了实践。以下从两个不同年级段的情况入手,简要来谈一下上海中学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实践探索中对国际教学法的理解和领悟。
(1)本部高中的艺术课程中,添加了“西方音乐简史”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简介”的内容,不但为学生在纵向上进行了梳理,而且为接下来的《艺术》教材内容的教学实施做了基础铺垫。
(2)在高中《艺术》教材的教学实施中,每个单元设计了课后活动参与环节,并将活动中积累的材料进行选择性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之成为教学资料,培养了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学校还将教材中的“比较”理念进行了拓展,开发了“相似艺术比较单元”,即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更好地推进了多元文化相融合、多类艺术相借鉴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同一主题的不同方向,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个人潜力,并为此单元设计了“翻转式”的教学模式,从而师生角色有了新的定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国际部高中音乐必修课程中,上海中心开发了音乐IB、AP、戏剧、阿卡贝拉、西方音乐史、世界多民族音乐文化、流行音乐的发展等专业课程,不但充分尊重大部分学生的艺术学习方向,为学生未来的国外大学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也做到了技能与理论的相结合。
(4)在国际部高中的课程实践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程的教学目标,上海中学引入了部分专业院校的学习内容,设计了上海中学自身的音乐教学模块,如视唱练耳、音乐作品分析、作曲、音乐制作、和声理论,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难易程度的调整。同时,为了缓解理论专业性的枯燥,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能力的培养。
(5)国际部初小段课程实践中,上海中学重视学生综合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培养,让创造创作、合作歌唱、形体律动、合作表演始终贯穿在课堂教学中。例如,以小组为单位创作表演音乐剧,人人创作旋律,形体音响制造,器具节奏创作,天然音乐的发现,根据识谱能力进行旋律首调、固定调的分层视唱等,都是三大教学法在实践中的体现。
综上所述,在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国际上音乐教学法倡导的精神都有普遍的体现。不同于其他学科,音乐学科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实践性。我国的音乐新课程标准深化了对音乐课程性质的认识,强调音乐学科的教学只有通过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通俗点说,就是首先要解决怎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进而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问题。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既要了解和把握国际教育教学法的趋势,也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常规、具体的课堂教学法,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结合所在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灵活运用和创新,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作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