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现代课程理论的形成
西方课程理论是近现代形成的,对课程理论的形成和完善作出巨大贡献的有泰勒、博比特和查特斯,他们都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
美国的课程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20世纪初期,美国知名教授博比特主张建立课程的基本原理和采取编制课程的科学方法,这一思想体现在其出版的《课程》一书中。这本书是美国教育史上第一本关于课程的专著,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关于课程的专著,是课程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研究的标志。
美国于20世纪20年代相继出版了一批课程论专著。1923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查特斯教授编写的《课程的建设》一书问世。博比特的《课程编制》在1924年出版,这是第二部关于课程方面的著作。美国教育研究会于两年后出版了《课程建设的原则和方法》,这是一本总结课程研究的年鉴,全书多达685页。又过了三年,哈拉普出版了《课程编制的技术》一书。这些都是关于课程研究方面的著作,他们的研究从课程的基本理论跨越课程的编制技术,各自都有独到的见解,是美国课程论建立的基础。
1949年,《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问世,这是一本当代课程理论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著作,它对课程理论的科学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和教育学家—拉尔夫·泰勒,他不仅为现代课程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泰勒在课程理论、教育评价理论方面有着深入研究,也取得了突出成就,故而人们把泰勒称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拉尔夫·泰勒把课程编制分为四大步骤,分别是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进行课程评价。《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对这四个问题分别展开讲解,这四大步骤也被美国教育界称为“泰勒原理”。
2.近现代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1)美国。1838年,美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初步成形,歌咏学校逐步发展起来,在殖民地时期,这些学校承担着社区音乐教育的责任。在此之前,美国只有一些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尤其是宗教方面的需求而成立的歌咏学校,而其他的学校只开设了与美国的早期经济生活需求有直接关系的科目或课程,音乐教育并没有纳入他们的学校教育之中。1938年8月,美国的波士顿学校委员会通过《音乐教育大宪章》(The Magna Charta of Music Education),这是关于为波士顿公立学校聘请音乐教师的提案,它的通过离不开伍德布里奇(William C.Woodbridge)、梅森(Lowell Mason)和斯内林(George H.Snelling)等人多年的艰苦努力。自此,法定的学校音乐教育登上美国教育的历史舞台,音乐课程正式在学校展开。被人们称为“美国音乐教育之父”的洛威尔·梅森是全美首任学校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大宪章》通过后在波士顿各文法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19世纪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① 美国设立学校音乐课程之初,把唱歌作为单一的音乐教授内容,音乐课程的设置仅仅是为了辅助其他学科教育,以缓解学习疲劳为主要目的;② 19世纪60年代后,音乐课程在美国范围内逐步推广,课程内容由单纯地教授唱歌转到开始教授识谱;③ 进入20世纪初期,杜威的实用主义在音乐教育界受到广泛推崇,对美国的课堂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音乐教育界开始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让儿童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注重对儿童的审美教育和情操陶冶。
1900~1950年,美国的音乐教育开设了器乐、合唱和音乐欣赏等课程,音乐教育内容逐渐变得丰富,音乐课程也变得多样化。随着这些音乐课程的开设,美国的音乐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
(2)德国。德国的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普通教育离不开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歌在19世纪初期的德国音乐教育界有了很大发展,唱民歌在小学里非常流行,成为音乐教育的主题,歌咏课成为其主要教育形式。
1918~1933年,德国境内展开了两次音乐教育改革,其倡导者克斯滕贝格在第二次改革中提出应重视艺术教育与人的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要求将音乐教育作为人整体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纳入学校的常规课程,并推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奥尔夫独创了以音乐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体系。该教育体系的主要思想为“通过艺术教育去培养人的品性,使人在理性能力增长的同时,感性能力也得到发展”。
(二)近现代教学理论的形成和音乐教学的改革发展
1.近现代教学理论的形成
(1)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生活在近代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这是他的主要代表作,该代表作表达的主要思想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大教学论》一书提出了将教学论理论化、系统化的观点,提倡“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围绕学校课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书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有:① 教学应采取按部就班、由浅入深的教学步骤,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天性、行为能力和年龄,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② 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所在,通过引导激发他们自主学习;③ 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通过让受教育者亲自参加实践让他们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④ 知识的开端是从感官得来的,直观性的教学可以保证教学来得容易、迅速而彻底;⑤ 提出教材应采用内容面向大众的书,类似百科全书之类的;⑥ 提出了班级教学制度及理论。(www.xing528.com)
(2)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赫尔巴特是德国的著名学者,也是闻名世界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一生都在进行教学研究。赫尔巴特认为“只有教学才能要求一种平衡的、包罗万象的、多方面的教养”。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 提出教育性教学思想,认为教学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注重在课堂教育中陶冶学生的情操,知识与品德并重,强调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② 把教学和心理学相结合,提出教学心理化思想,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教育的关键因素,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条件;③ 提出教学过程阶段论的思想,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者思维的启发,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增强其自主思考和科学推理的能力。
(3)杜威的教学思想。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他站在传统教学思想的肩膀上,提出了以“经验”“做中学”“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并形成了以他为主的现代教学思想流派。杜威将教学的重点由课堂、书本和老师这三个主要因素转到孩子身上,认为孩子才是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的重心,这对现代教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转折意义。
2.近现代音乐教学的改革发展
(1)美国。近现代音乐教学在美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 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音乐教材与教法的探索。在学校全面展开音乐教育、开设音乐课程后,美国许多音乐教育家就对音乐课本和音乐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洛威尔·梅森编写的《波士顿音乐学院裴斯泰洛齐体系歌唱基础教学手册》对美国早期的歌唱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音乐课本被很多学校使用,至1861年一共发行过九版。《波士顿音乐学院裴斯泰洛齐体系歌唱基础教学手册》着重阐述了7条以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教学原则,是美国音乐教育界最早的关于音乐教育方法的系统描述。
南北战争以后,音乐教学在美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多地区都开展了音乐教学,且覆盖面广,涉及从小学到高中的各个阶段。研究音乐课本和教学方法的音乐教育专家越来越多,很多优秀的教材不断被出版。比较著名的有:乔治·鲁米斯的《鲁米斯音乐进阶课程》、本杰明·詹森的《音乐读者》和路德·梅森的《全国音乐教程》。
美国出版的最早的音乐教材是《音乐读者》(Music Reader),这本书在十年内连续多次出版,该书也从最初的三册增加到六册。《音乐读者》的主要编撰者本杰明·詹森对音乐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 19世纪80年代中期后的识谱教学理论与实践。19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赫尔巴特(德国的教育家)提出的传统教学法对音乐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原来以模仿歌唱为主的教育方式受到了质疑和挑战。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法认为学生学习音乐应该像学习语文一样,识读是学习的关键,因而把识谱视为音乐教育的首要环节。在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引下,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教育者、教育方法、音乐教材和音乐理论涌现出来,使这一教学理论得到了具体实践,并对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 19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初的歌唱教学观念与方法的转变。汤姆林斯(Tomlins)在汲取了杜威的儿童教育观后,提出时下音乐教育的缺陷是把音乐知识的传授看得太重,而忽视了儿童潜力的开发,如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学习音乐的原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的培养。音乐教育家孔登(Congdon)也对识谱教学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识谱教学法作为一种纯技能练习,既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兴趣,也脱离了音乐本身的艺术性。他还提出,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发展本质,并寻找与儿童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使儿童从枯燥的音乐教育中解放出来,通过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开发儿童在音乐方面的潜能。孔登认为,歌唱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歌唱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并让孩子对音乐的各种风格和旋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积累了大量的歌曲体验后,引导孩子们去发现音乐旋律的构成和细节。学习音乐和学习语言道理相似,一般孩子都是先学说话,再识字的,同样音乐学习也应是先练习歌唱,歌唱体验为识谱打下基础后,再学习识谱就会轻松一些,大量的歌曲经验是识谱的基础。
在这个时期,很多以新的教学观念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材料不断被出版。埃莉诺·史密斯(Eleanor Smith)组织素材编写的《现代音乐丛书》(Modern Music Series)以及罗伯特·福斯曼(Robert Foresman)主编的《心理学原理》等出版,这些教材轻松愉悦、充满趣味性。该时期,音乐的教学方法也做出了很多改进,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设计出了具有探索性的试验教学方案。这样的方案在应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灵活性,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作用。教材上的歌曲素材除了具备非常好的艺术性外,还包含教学中会用到的与识谱相关的知识点。
④ 20世纪上半叶的改革。这一时期美国音乐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深入推广和新进步的标志。1910~1920年,美国出现了雅克·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这标志着美国的音乐教学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德国。德国的音乐教学是在德国的教育革新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实践性和可行性较强。1918~1933年,赫尔曼·克雷奇默尔(H. Kretschmar)是德国第一次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代表性人物。他也把唱歌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授课内容,但是他改变了反复的识谱、听力训练、唱歌的教学方式,提出歌唱时要注入感情,提高了歌唱的艺术性。
克斯滕贝格是德国第二次音乐教育革新和发展的代表性人物,这次音乐教育的改革对德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影响更深远。这次改革为音乐课模式的转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音乐教育不再只是单纯的教授唱歌,而是越来越重视对于受教育者音乐修养的培养。同时,这次改革对音乐在受教育者的智力开发、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做出了肯定。克斯滕贝格还提出音乐和其他的学科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奥尔夫音乐思想的产生是以克斯滕贝格的这些观点为基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元素性;② 音乐教育始于儿童,增加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儿童的创造性;③ 注重感性,把感知能力作为音乐教育培养的重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