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能力比较研究:计算机网络与电子信息工程成果

信息技术能力比较研究:计算机网络与电子信息工程成果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过程的建立根据资源、技能和能力的差异,对信息技术能力概念、特征进行研究,确立信息技术能力形成的要素,并从信息技术能力形成的角度对其动态过程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识别和了解其形成并在信息化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比较研究:计算机网络与电子信息工程成果

(一)IT资源、资产及基础设施的比较

根据对IT资源、IT资产和IT基础设施的界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对IT基础设施的构成进行重点分析。

IT资源包含了IT资产和IT基础设施的内容,其范围更广,包括了IT的基础设施、IT的人力资源、与IT相关的无形资源等。而IT资产是从资产管理的角度来定义的,用于IT资产的管理,包括购买、登记、折旧、报废等内容。IT基础设施包括信息技术组件、共享信息技术服务、共享标准IT服务等内容,是IT组件、硬件、软件、服务等的综合,是通过IT基础设施的共享能力、服务能力和柔性能力加以表现的的。

(二)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的比较

信息技术是千百种技术中的一种,是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传递和利用的能动技术,也可以理解为“信息的技术”,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输出技术。数字化、自动化是信息技术的最显著的转化形式。

信息技术具有如下特征:从技术特征来讲,信息技术是一种处理抽象资源的无形技术,其有形组件和无形组件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从经济特征的角度来讲,信息技术是一种不可独占的、在生产和使用中不可分的、非同一的技术。

信息化是指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

“信息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信息化常常被技术性地理解为“计算机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的手段,而不是信息化的目的。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整体的素质和竞争优势。

并不是所有企业的信息化都能够实现信息化的根本目标,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企业信息化应用效果的不同。

(三)信息技术能力体系建立

依据以资源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能力构成的具体内容及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管理的层次性,将信息技术能力的系统构成分为三个维度:技术能力维、组织管理能力维、学习与创新能力维,以此作为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系统构成的内容。

技术能力,代表技术基础设施功能的深度与广度,是信息技术能力的第一维度,也是信息技术管理能力的基础。在IT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IT基础设施的共享能力、IT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还要重视IT基础设施的柔性能力,不仅需要考察当前企业发展对IT的需求,还需考虑应对变化的需求。信息系统运行和服务能力、技术标准管理能力、技术资源管理能力也是技术能力的重要内容。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包括IT部门在内的组织结构和与此相应的IT管理职能,IT部门灵活性强、与其他部门协调性好,发挥作用的范围就广,企业的效率就高。IT管理的作用在于制定具体的IT决策和执行决策,引导IT资源的有效积累和配置,保证IT资源运作的有效性和各项工作的有序性。具体内容包括组织结构管理能力、IT需求管理能力、IT文化管理能力。

学习和创新能力,是通过洞察顾客需求不断打破自身固有模式和进行知识管理,寻找与竞争对手差距改进自身技术、管理与改革,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战略来调整企业信息化战略的能力,是企业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表现。其主要包括IT关系管理能力、IT战略管理能力、IT/IS研发和创新能力、IT人力资源管理能力。(www.xing528.com)

(四)信息技术能力的动态过程

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是逐步累积、学习而丰富和发展的,其形成是一个不断累积、循环上升的动态过程。信息技术能力的动态过程,离不开资源的积累、员工信息技能的增强以及企业信息能力的形成。因此,资源、技能和能力是信息技术能力形成的基本要素,而信息技术能力是在资源—技能—能力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该过程离不开信息资源的作用、企业的流程、组织结构、战略以及投资分配等一系列环节,即信息技术能力是资源及其组合经上述一系列环节相互作用动态形成的。

1.资源、技能与能力的关系

为了分析信息技术能力形成的动态过程,本小节对资源、技能和能力的差异进行剖析,以确定其在能力形成中的含义,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概念本身来看,资源是组织拥有和控制的可以获得的要素,其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特殊的技能是组织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完成特定任务或配置组织特定资源的能力;能力是战略层次的概念,是组织战略性地应用特殊技能的能力。

(2)从构成来看,IT资源主要包括组织拥有的软件、硬件、网络、系统和技术,员工拥有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也是重要的IT资源,另外,软件供应商的行为和品质也是IT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特殊技能与特定的任务和应用相联系,是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资源组合、配置能力,如财务系统的应用能力、业务流程重组能力等。能力与企业的战略相联结,其构成将受到组织目标的影响,并以能够促进或阻碍组织目标的现有的特定技能为基础,如组织的信息系统能力使银行具有向客户提供灵活的投资方式的能力,而IT基础设施则是支持这些投资方式实现的资源基础,客户需求的变化需要组织以现有的信息系统能力为基础,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现有的信息系统能力。

从三者的联系来看,资源是技能形成的基础,特定的技能是在资源的组合和配置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而能力是以现有和潜在的特定技能为基础,根据企业战略和IT战略调整特定的技能。

2.过程的建立

根据资源、技能和能力的差异,对信息技术能力概念、特征进行研究,确立信息技术能力形成的要素,并从信息技术能力形成的角度对其动态过程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识别和了解其形成并在信息化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

从能力形成的过程来看,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经历了“资源—技能—能力”的过程,资源是资源层次的概念,技能是在企业组织过程中经过资源配置形成的,是组织层次的概念,而能力是从战略的角度提出的,是企业层的概念。因此可将“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过程模型划分为三个层次:资源层、组织层和企业层。

资源层次代表资源要素,是信息技术能力的核心。在信息系统管理中,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技术、技能(技巧)、知识和经验、员工和外部供应商的行为和品质、硬件、软件、网络等。组织层描述的是资源层的资源要素如何通过组织的结构、业务过程以及相互作用关系获得信息技术能力。企业层是战略性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并最终通过企业战略、组织绩效得到体现。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只要具有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应用的企业都有信息技术能力,只是存在能力强弱的差别,且能力的强弱将影响企业IT战略目标的变更及企业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强信息技术能力的企业能够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协调信息技术或系统,使其与企业的目标、战略相一致;也能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支持企业的战略变更;而信息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则不具备这一快速反应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