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徽县茶马古道:双龙崖、吴玠墓

徽县茶马古道:双龙崖、吴玠墓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嘉陵镇双龙崖景观栈道嘉陵镇月亮峡栈道尹家老宅尹家老宅位于嘉陵镇稻坪村,是徽县现存较完整的一处清代建筑群落。如今的尹家坪,八成以上的房子为百年老宅,201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吴玠墓志碑简介徽县城东北隅横翠一山,古曰钟楼山,今呼吴山。

徽县茶马古道:双龙崖、吴玠墓

5.首阳洞→严坪→双龙崖栈道→尹家坪古民居→火焰山→田家河→徽县城

首阳洞位于虞关乡境内,明朝郭从道《徽郡志》载:“首阳洞南四十里,一名乌龙洞。宋仲吕有诗。”首阳洞内不但有神奇瑰丽、美不胜收的钟乳石群,更有自北宋以来的近百方墨迹题壁。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墨迹已经模糊不清,从能辨认的部分墨迹来看,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从墨迹的纪年来看,有“宣和”“靖康”“绍兴”“乾道”“淳熙”“嘉定”等;从地域上来看,有“弘农”“彭城”“濮城”“武兴”“汉中”“上邽”“故道”等;从人物身份来看,有“赐进士”“工部主事”、文人、僧人、道士、民众等;从入洞目的来看,有探险游玩、祈求降雨、有感谢神灵等;从书法角度来看,有楷书行书、民间书写,风姿各异;从文体来看,大多为游记散文,也有少量诗歌,如“徒步青泥路,信哉蜀道难;古洞仙何往,空留迹尚传”等。古洞题壁文字年代久远、涉及地域宽广、人物众多、内容丰富,是千年以来青泥古道商旅往来、民众生活的真实记录,为考察青泥古道历史、文化、地理等提供了重要依据,从中可以想象千年以前青泥古道商旅往来、行人云集的繁华景象。

虞关首阳洞题壁书简介

虞关首阳洞题壁书

李安道挈家

来此仙洞□

观胜景元□

绝伦继□石

可宗题

宣和元年仲

春初六日记耳

右侧诗

地秀山灵势插天,

传闻古洞隐神仙。

千年舞鹤时鸣涧,

五色仪凰已憩田。

蓝水远流丹井冽,

襄云长游玉炉前。

我同官友来瞻景,

不忍回车意介然。

……

……

汉郡……

阁……

乾道仲吕故题

左侧诗

访道情比□□上,

行遇马公到此间。

幽玄石洞世□□,

好事神仙□此□。

右侧小字:

古洞□□不记□

高峰万仞耸苍天

三秋……

十里……

□绝弃名到□得遇

名师我不……

……

仙 ……题此耳

中间左侧大字:

当邑青泥社郎中仝

弘农七郎二十余人至

七洞宿宵设蘸投简

以期递年不替游玩

各异 神仙荫祐者

绍兴乙亥仲春初三日

左绵唐无隅题

嘉陵镇严坪村

梅崖烟云

嘉陵镇双龙崖栈道

双龙崖栈道开凿早于三国时期,是由古陈仓(宝鸡)南下成都的故道进入氐族嘉陵道的一段连阁栈道。这段栈道在明清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个别路段还在通行,修建宝成铁路时被飞石完全毁坏。目前,因泥沙淤积,河床抬升,许多栈道痕迹已被埋于河床之下。

嘉陵镇双龙崖景观栈道

嘉陵镇月亮峡栈道

尹家老宅

尹家老宅位于嘉陵镇稻坪村,是徽县现存较完整的一处清代建筑群落。大约在明朝中期,有尹姓三弟兄到此安家,薪火相传,人丁渐旺,最终尹姓占据绝对优势,庄名尹家坪由此而生。尹家人发展到清末,已成方圆望族。宣统三年(1911),庄里大户尹志——尹老爷,因其惩恶扬善——“打盐店”之壮举,更使其人其庄声名鹊起。如今的尹家坪,八成以上的房子为百年老宅,201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伊家坪先后被省、市列为历史文化名村,2017年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嘉陵镇庙垭火焰山风光(www.xing528.com)

嘉陵镇庙垭古银杏

嘉陵镇庙垭古堡炮台

嘉陵镇庙垭古堡

嘉陵镇田河村——中国最大的古银杏树群落

嘉陵镇田河村古银杏树

嘉陵镇田河村古银杏树

嘉陵镇田河村古银杏树

嘉陵镇田河村古银杏树

田河村现有千年古银杏树153 棵,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古银杏树群落。这些古树至今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其中一棵银杏树堪称千年银杏王,树干几度荣枯更迭,现存树干胸围达4 米多。有两棵雌雄异株银杏树,伴侣般并立而枝头相拥,一副含情脉脉、不弃不离的亲密样,当地人称为“千年合欢树”。

徽县全景

清代张伯魁《徽县志》所绘徽县老城图

徽县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河池县,县治在今银杏树乡。宋开宝三年(970)移治固镇即今徽县城所在,在故城置河池驿。南宋置南凤州,元至元元年(1264)改为徽州,清雍正七年(1729)降州为县。徽县城四门:东曰望京,西曰镇羌,南曰通蜀,北曰眺陇。徽县地处陈仓道、青泥道、木皮道的枢纽地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巴蜀锁钥,秦陇门户”之称。

吴玠墓志碑简介

徽县城东北隅横翠一山,古曰钟楼山,今呼吴山。山上翠柏遮天,环境幽静,“宋故开府吴公墓志铭”就坐落在这里。碑坐东朝西,高2.96米,宽1.53米,厚0.31米碑额下面纂刻“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铭”10个大字,正文楷书20行,每行70余字,大部分已剥落不可辨,《陇右金石录》有载。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故开府吴公墓志铭

绍兴九年春三月,开府仪同三司吴公,以寝疾奏乞谢事,天子恻然优之,命四川安抚制置使成都守臣世将,访善医治疾,又驰国医视。公以六月己已薨于军,享年四十有七。七月遗表闻,上震悼,辍朝二日。赠公少师,凡恤典悉加厚。其弟磷与诸孤,奉丧归葬于德顺军水洛城北原先茔之次。十一月,上念公之已葬,诏有司赐钱三十万,擢鱗继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以慰恤其家。恩义备极。

盖自天下用兵,乘舆省康吴。会公以偏师起西鄙,奋孤忠,抑大难,保川陕共百十六州,以重上流之势,屏翰王室,屹如长城。方敌国深浸,叛臣僭窃,道路阻绝,公未尝得一见天子。独其精忠上达,圣主明见万里之外,谓公可属大事,当方面。凡军事不从中御,而赏罚付之不疑,以卒成却敌故圉之功者,惟天子之明,而公之忠也。即葬,诸孤以行状请铭,谨序而铭之。

惟吴氏出泰伯之后,以国为姓,自季札避位,其子孙家鲁卫之间。厥后散处四方,谱牒遗佚,遂不可尽考。而起守西河,芮国长沙,汉封广平,皆本德义,尚忠勇,为世良将。而公天挺英奇,崛起数千载之后,赫然功名,与之相望。迹其流风余烈,盖有自焉。

公之曾祖讳谦,赠太子太保,妣李氏,永宁郡夫人;祖讳遂,赠太子太保,妣齐氏,普宁郡夫人;考讳扆,赠少保,妣刘氏,嘉国夫人。自少保而上,世居德顺之陇干,以公贵追荣三世。公讳玠,字晋卿,少沉毅,有志节,善骑射,知兵法,读书能通大义。未冠,以良家子隶泾源军。政和中,夏人犯边,力战有功,补进义副尉,稍擢队将。从讨浙西贼方腊,破其众,擒酋长一人。及击破河北群盗,累功擢忠训郎,权泾源第十一将。夏人攻怀德军,公以百余骑突击追北,斩首级百四十有六,转秉义郎,擢本路第十二副将,自是威名益震。

建炎二年,金人内侵已三载矣。春渡河,出大散关,略秦、雍,所过城邑辄下。三月,还自巩州至凤翔,陇右都护张严邀战失利,敌势愈张,谋趋泾州。大将曲端据守麻务镇,命公为前锋。公进据青溪岭,逆击大破之,敌始有惮公意。转武义郎,权泾源路兵马都监,兼知德顺军。冬,以本道军复华州。师入,命将士无杀略,居民安堵,转武功大夫、忠州刺史。三年冬,蜀贼史斌寇兴、凤,据长安,谋为不轨,公击斩之,转右武大夫。四年春,擢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金人谋取环、庆,大将娄室以众数万至麻亭。公接战于彭原店,士殊死斗,杀伤过半,敌惧引去。而曲端劾公违节度,坐降武显大夫,罢总管,论者不平。未几,复故官职,改秦凤路马步军副总管、凤翔府,兼权永兴路经略安抚司。公事进复长安,转右武大夫、忠州防御使,兼宣抚处置司。将合五路兵与金人决战,公谓:“宜各守要害,以待其敝。”秋九月,师次富平。都统制会诸将议战,公又曰:“兵以利动,今地势不利,何以战?宜据高阜,先为不可胜者。”众曰:“我师数倍,又前临大泽,非敌骑所宜。”不听,既而敌骤至,囊土逾淖,以薄吾营,军遂大恐。溃,而五路悉陷,巴蜀大震。公独整旅,保散关之东和尚原,积粟练兵,列栅其上。或谓:“公宜屯汉中,以安巴蜀。”公曰:“敌不破我,必不敢进。坚壁重兵以临之,彼惧吾蹑其后,保蜀之道也。”

明年,改元绍兴。春三月,敌酋没立果率锐兵犯我,期必取而后进,公击败之。拜忠州防御使兼帅泾源。夏五月,没立果会别将孛鲁折合众数万,使大将由阶、成出散关先至,公与之战三日,大败而去。没立方攻箭舌关,公复遣麾下击退,卒不得与二将合。转明州观察使。丁嘉国忧,起复,寻兼陕西诸路都统制。自破契丹以来,敌常胜;每与公战,辄败,不胜其愤。冬十月,其四太子者会诸道兵十余万,造浮梁,跨渭水,自宝鸡连营三十里,又垒石为城,夹涧水与官军相拒。公指授诸将,选劲弓弩,号“驻队”,番休迭射,矢发如雨。敌稍却,则以奇兵旁击。如是者三日,度其困且走,则为伏于神坌,以待其归。伏发,敌众大乱,俘其将羊哥、孛堇及酋领三百余人,甲士八百六十人,尸填坑谷者二十余里,获铠仗数万计。拜镇西节度使。二年,兼宣抚陕西处置使司、都统制,节制兴、文、龙州。

敌久窥蜀,必欲以奇取之。三年春,缞其兵,又尽发五路叛卒,声言东去,反自商于出汉阴,捣梁、洋。金州失守,公亟率麾下倍道疾驰,且调兵利、阆。既至,适与敌遇,使人以黄柑遗其帅撒离喝,敌惊曰:“吴公来何速耶?”遂大战绕凤关,凡六日,敌皆败,杀伤不可胜计。撒离喝怒斩其千户孛堇数人,以死犯关,出公后,公遂结阵趋西县。或曰:“蜀危矣。”公曰:“敌去国远斗,而死伤大半,吾方全师以制其枢,蜀何忧耶?”月余,敌果退。加检校少保,充利州路阶、成、凤州节度制置使。四年春二月,敌复大入,犯仙人关。公预为垒关曰“胜金坪”,严兵以待。敌据阜战,且攻垒,公命将士更射,又出锐兵击其左右。战五日,皆捷,敌复遁去。上闻之嘉叹,赐以亲札曰:“朕恨不抚卿背也。”是役也,敌决意入蜀,自其元帅以下,皆尽室以来;又以刘豫心腹为四川招抚使。即不得志,度公终不可倖胜,则还据凤翔。授甲士田,为久留计,自是不复轻动矣。夏四月,徙镇宁国,除川陕宣抚副使。秋七月,录仙人关功,进检校少师,奉宁、保静军节度使。五年春,攻下秦州。六年,兼营田大使,徙镇保平、静远军。

公与敌对垒且十载,常患远饷劳民,屡汰冗员,节浮费,岁益屯田至十万斛。又调戍兵,命梁、洋守将治褒城废堰,广溉民田,复业者数万家。朝廷嘉之,每降玺书褒谕。七年冬,敌废刘豫,且益兵,众以为疑;公策其将去。九年春,和议成,上以其功高,复赐亲札,进开府仪同三司,迁四川宣抚使。遣内侍赍诰赐,公以病甚,扶掖听命。自以赏过其劳,固辞,优诏不许。时,失地既复,方依绥附,而疾不可为矣。天□□□□□□终使保蜀,付之安全,若有所待,以是蜀人尤悲尔思之。公娶张氏,故侍中耆之后,封永宁郡夫人。子男五人:拱,右武郎;扶、撝皆承奉郎;扩、揔尚幼。女四人。

公能乐善,每观史,前事可师者必书而识之左右;用兵本孙吴,而能知其变,务远大不求近效,故能保其必胜。御下严而有恩,视卒之休戚如己,而同其甘苦,故人乐为之用。既贵,而自奉之约不逾平时,至推以予不少吝,故家无赀,而至无宅居。呜呼:虽古名将何加焉。

碑文辨析提供:曹鹏雁

摘自《丝绸之路交通碑铭》

徽州调停驿站碑记简介

徽州调停驿站碑记碑现保存于徽县文化馆内,通高1.34 米、宽0.66 米、厚0.19 米。碑阳,为明崇祯二年(1629)八月刻“申革市民碑”;碑阴,即“徽州调停驿站碑记”,是时隔22年的清顺治八年(1651年)所镌刻,额题篆书“徽州调停驿站碑记”,尾题“大清顺治八年正月吉日”。碑记清初巩昌府徽州“调停站法”事宜的大致过程,其文字反映出清初顺治时期徽州地区官府对“茶马贸易”的邮驿、递铺管理的重视,也正好印证了清初在陕甘二省置茶马御史专管其事,又有巡按御史每年对此进行监察考核,监督管理茶马事宜的史实。

徽州调亭驿站碑记

巩昌府徽州为调停站法以苏驿苦,以救民生事。照得驿站之设,以通邮符,以重皇华,俾行役劳人有代步之逸,军机捷报有星驰之便,恩至渥浤甚善也。近年以来地方多事,差骑旁午,最为难友。况州城之设,僻在万山,途路蹄阻,林莽迂回。西上成县仅九十里,即为近差;东送两当无站,直抵风州为路二百里;北送秦州三百余里;南下略阳二百里。寸步是石,到处皆山。其上则如登天;其下则如坠井。一差往回,动辄七八日。其在上差使客悯念地残驿苦,无不恻隐为心,恤马爱卒者;有□猴冠虎翼之徒,一见驿卒便使威风,怒骂不已,锁扣随之,鞭笞已重,刀背继之。迨受苦不过,逃匿躲避,仍复怒吼到堂,辱宫殿吏,无所不至。及马骡牵到,不曰鞍屉不整,则曰羸瘦不堪。刁蹬需索,必饱所欲始去。夫亦有送站银填此无厌需索。在昔丰足已云难继,况州城残破以后,民俱避居山寨,城市委为草莽。无岁不有贼兵,无处不经残毁。凡有养牛喂驴者即称富家,其视骡马如同麟豸之难求。自本州到任,查得残落马骡驴只为数不满五六匹头,亦俱脊破蹄穿,前跛后躞,毫不堪用。续阅阖州士民公同酌议,每里各买马或骡一匹头,共买马骡一十八匹头。入站走递,其料豆及马夫工食在于原额站银内易买支给,马草各堡输纳。官养吏应已经申详,守、巡两道批准如议行缴,前官沉阁未行。该本州查阅前卷再四酌议,除原先在驿马骡并跛践驴头变价,买补找足一十二匹头,仍照前议每里买备马骡共一十八头外,有存余银两不时添补,另买副裕马骡以防倒敝。又查本州自五年闰四月十二日到任起,与阖州乡耆悉心筹划,欲照本州昔在晋中官养官应之法,相与讲求料理,月余而论始定,马骡方始买补完足。然后细查本州额站银八百两,通盘打算每一马骡日食料豆三升,三十匹头合支九斗,每十日合支九石,每一百日合支九十石,岁计用豆三百余石。每年正月起,先行酌派豌豆一百石,六月起再派豌豆一百石,至十月间再为打算。照不敷豆数另派交兵房待支。每斗俱照时估算,正项站银卖销。喂养马骡各里仍招喂马夫一名,除给正项工食外仍另帮米面些须,无使枵腹走递,俾应募者乐于赴。后又虑骡马众多,不得里甲的当人户着心看守,喂养料豆妨有勉减,水草恐不依时。今议上五甲每甲公议一人,仍择义民一人,以总其事。照管十日,交付下五甲。照管十日一甲止,搨二日一里止,搨二十日便已了结一年苦差。又恐距远里分一时传唤不到,于轮应完日酌定义民小头后,照里先令原差传唤到州,投递认保分给小牌,各于接管先一日至州投认轮换,下里亦然。其马草照挨轮里甲随带贴补借用。至于过差使客,凡有索难及按、茶两院,道、府按临大差,本州悉自出站银以应之,不令重苦吾民。至残里监滥甲穷民,又特出站银令义官存备支用,以完十日之事,决不令其胡乱扳扯。每年俱于六月十五日为始,遇闰挨该五月十五日为始,再闰亦然。本州为此一事调停区划,心血尽呕,仍恐与土宜民情未能浚契,今行已三年,阖州士民称便,欲勒之石以垂永久。余他无言,亦止备举前事,而撮其要者有如此云。

奉直大夫知徽州事三韩古榆郡杨三辰。

(其他人员姓名省略)

大清顺治八年正月吉日。

徽州重修庙学记

徽州即汉之河池县,胜国时始改为州,明兴因之,遂为西方大郡。成化末,郏人刘济来知是州,庙学、官署皆更建之,而庙学规模视昔宏远矣。刘君去四十余年,庙学复敝。嘉靖丁亥六月丁未,监察御史段君汝励与分守参政成君文、分巡佥事司君迪,按历是地,相顾而叹曰:“兴贤育才之地,使之至是,非吾人之咎哉?”即日,发粟具直付。知州朱纯氏量工庸才,因废拓新,而巡按御史刘君濂适至,协起事焉。又四月而功用告成,朱君以书请记于予。予闻之人曰:学之修于前御史郑君维新,洎陈君讲二君去,工乃中。故段、刘二君与成、司二君力成之。是举也,不愆候以劳民,不循侈而溢费。如此而诸君子崇重斯文,其心亦已至矣。岂非西土士大夫之幸耶?昔海自总角,以至释褐,尝望见当世士君子,执事于斯者,未尝不以学校之教为己任。自正德以后,士君子之视学校分谊暌革,不啻秦越之不相及也。乃今有如是焉,此海二十余年之未觌也。岂非西土士大夫之幸耶?夫所谓教化者,系诸学校之政。则自执事者,倡而率之,导而诣之,故肆习有地,仪刑有法,然后士彬彬然兴起也。夫子之殿庭崩塌圮坏,循谒者再拜而出,若未觌见乃疑忌成俗,州县提调者敢谴然以为己任而作新之耶!天下之广,吾不能知。即关中观之,其废者已七八,而存者二三耳,段君之言岂欺我哉?予去岁见段君气岸闹大,务多长厚,有体裁。不数日又见刘君往巡是地,其意度思维与群殊也。尝语人曰:“西方比年多故,乃何幸?得两君子按治其地,民由是安枕矣!”乃又有是事焉。彼终日役于簿书,期会之间来也若系,去也若脱者,闻两君子之风,讵不兴感矣乎?朱君能思务所先不群,流俗固守令之杰然者,均不可无记以昭后来。于是述其始末,俾之刻石,而又系之以辞曰:夫子之道德,俱在方策。徽之多士,其亦因诸君子作新之意以自新乎?此诸君子之意而汝多士,所以聚而求之者也。于此而不知所用心焉,则亦且以贻诸君子之羞矣!非西土士大夫之所幸欤?予之喜谈乐道乎是者也,多士尚亦重自勉懋乎哉。

嘉靖丁亥□十月乙丑。

兴进□及第前翰林院国史修撰,儒林郎经筵讲官武功康海修撰。

蔡副全 提供

古道遗迹

徽县博物馆馆藏文物

绞胎宋瓷

龟形铜灶

宋瓷盖碗

宋墓彩绘雕刻砖

陶钫

高浮雕武士画像砖

南宋买地券

宋代浮雕砖

维大宋国凤州河池县永宁乡有何社硖亡人,朱从状,右件故亡人朱从用钱五万九千九百九十文,就黄天父后土母社稷主边买得前件墓田周流一涓,东至青龙,南至朱雀,西至白虎,北至玄武,上至苍天,下至黄泉,四至分明。即日钱财分付天地,神明了当,保人张坚固,李定度,知见人。东王公、西王母,书契人石功曹,读契人金主簿。书契飞上天,读契人入黄泉,急急如律令!葬讫后文祭土。

维乾道八年三月初四日壬申己巳朔□□朱□□□□。

后土之神灵,为亡考加定二宅神真保佑安定云尔。

灵水为安镇出以为民,墓荐于后土□□尚飨。

徽县博物馆馆藏文物

老城墙一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