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泉→兴龙庵→玉皇殿→佛爷崖→石梯崖→泰山庙
大美三泉
铁山脚下的茶马驿站曾经是茶脚户门南来北往的重要站点,也是仙人关大战古战场的重要部分,吴玠在此“据险抗敌、卒保全蜀”。从现存较为完好的罗家大院,我们还能依稀看清“迩南拱翠”的门楣和带有“寿”字的门墩石。
经过维修改造后这一旧貌新颜而神韵永驻的建筑,在今后的岁月里,不仅承载着青泥古道的厚重历史和人们留住乡愁的情感寄托,也承载着展示青泥古道农耕文化和吴玠抗金的历史重任!
铁山脚下茶马驿站
大河店镇下山村兴龙庵古树
大河店镇下山村兴龙庵古树
光绪二十一年(1894)重修兴龙庵碑记碑
重修兴龙庵碑记
闻之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如县南之兴龙庵,左连铁岭,右映文池,山不高而秀稚,水不深而清洁,胜地名区不足过耳!但其上有古迹,庙宇不知创自何时,乾隆、嘉庆间,叠增旧制。迨其后,年湮世远,多所损坏。同治年间,有农民李桐、李逢清、仇玉璋,生员李俊英竭力募化,欲更增置而大补葺,乃甫成会馆一所,而兵歉并臻,所以有志未遂。其后又有农民李成义、李生莲继述前志,乐输资财,复竭力募化,不辞劳瘁,翻修大殿、圣母宫、戏楼、厨房,兴作数年而后列序告竣。于是见其前之颓坏者而今焕然一新矣!前之卑隘者而今廓然广大矣!此虽营谋在人,而神灵之默佑诚非浅矣!宏工巨款,胥难泯没,因勒诸石以志不忘云尔,谨为序。
邑廪生 李九香沐手撰并书.
(功德主名省略)
大清光绪二十一年仲秋月上浣之谷旦 立。(www.xing528.com)
大河店镇下山村兴龙庵正殿
大河店镇下山村玉皇殿残存壁画
大河店镇下山村玉皇殿残存壁画
明逸士杜公门族神道碑为杜氏第六十二代孙立于明代万历庚戌年(1610)三月。
明逸士杜公门族神道之碑
大河风光
佛爷崖石窟位于水阳镇姚坪村,石窟开凿在一座馒头形山峁的半腰,佛像凿在半壁质地坚硬的青岩上,坐南面北。自东向西雕有跌座大佛4 尊,小佛14 尊。佛爷崖石窟作为一处摩崖大龛,其龛形与麦积山石窟西魏至北周阶段流行的帐形龛较为相似。
佛爷崖
石梯崖
石梯崖位于水阳镇泰山村十字坪社,有嘉靖六年(1527)正月初八日的徽州重修石梯崖路记摩崖一方。文字漫漶不清,大多无法辨认,有“徽州重修石梯崖碑记”“嘉靖六年十二月四日刊石”等字样,其余零星可辨者多为姓氏文字,应是捐资修路群众姓名。
泰山庙
徽县泰山庙俗称东岳庙,又名东岳行祠。在徽县城南5 千米的宝凤山(古名伶伦山)东麓,依据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山东登州府推官、徽邑人任伦所撰《大明万世重修东岳神祠碑记》可知,这座东岳行祠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随县治而立,后毁于宋元战火。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2),有一位洞真道长云游至宝凤山,在古庙的残垣断壁中偶寻得一块刻有“黄飞虎封神为东岳大帝”字迹的碑刻,推知河池百姓缅怀黄飞虎的忠义勇烈,故而在此修建行祠。现有庙宇5 座、戏楼1 座及各类房屋50 余间,院内有古松2 棵及明代碑刻等文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