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土模式:雍城都邑规模及发现

西土模式:雍城都邑规模及发现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此,秦以雍城为都长达327年。1959年,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凤翔队成立,开始对雍城遗址进行勘查。1976年,陕西省雍城考古队成立,开始对雍城遗址进行大规模的调查、钻探和发掘。21世纪以来又对整个雍城遗址做了全面调查,在都邑布局的认识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城的东、西、南三门均发现有城门遗迹。总体上看,雍城的都邑规模是从东南部逐渐向北部、西北部扩大的。要之,雍城目前仅发现一道城垣,年代要晚至战国时期。

西土模式:雍城都邑规模及发现

前面已有学者指出,东周秦国乃至秦代都邑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它们“采取的不是城郭分工的宫城、郭城制,而是非宫城、郭城制布局”,即“非城郭制”布局[82]。而秦都雍城则是“非城郭制”都邑的典型标本。

据《史记·秦本纪》载,秦自“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初居雍城大郑宫”,至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史记·商君列传》)。据此,秦以雍城为都长达327年。

春秋战国早期的秦国都城雍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城南,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的渭水北岸。早在1930年代,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在徐旭生的率领下,就踏察过这一带的周秦文化遗存[83]。1959年,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凤翔队成立,开始对雍城遗址进行勘查。1960年代的田野工作中,勘查发现了夯土城垣。1976年,陕西省雍城考古队成立,开始对雍城遗址进行大规模的调查、钻探和发掘。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余年来雍城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成果,不仅使我们对这一早期秦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大大推进了秦文化的研究[84]。21世纪以来又对整个雍城遗址做了全面调查,在都邑布局的认识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秦都雍城(《秦雍城豆腐村战国制陶作坊遗址》)

战国时期构筑的城址平面呈不规则梯形。东西约3200米,南北约3300米,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其中东、南两面分别依纸坊河和雍水河构筑城垣,蜿蜒曲折。北垣大部为现今县城所压,仅在今凤翔县城内发现部分墙体残迹。城的东、西、南三门均发现有城门遗迹。据称,城内发现南北向和东西向大道各4条,纵横相交[85]。但不同时期道路的早晚关系有待进一步究明,新的发掘确认了东周时期雍城城址内北部东西向大道的存在。发掘者进而指出,因城市布局“顺河而建,沿河而居”的特点,道路也往往形成“顺河而设”的走向与格局,同时各功能区间还有道路相通[86]

在瓦窑头、马家庄春秋时期宫室建筑遗址以北的铁丰、高王寺一带也发现有带夯土围墙的院落和夯土基址遗迹,出土有铜器窖藏等,主要遗存属战国中晚期。

据此,发掘者从三处宫室建筑区的早晚关系出发,推定瓦窑头一带系目前雍城营建最早的宫区,之后是位于其西北方向的马家庄宫区,最后则是位于城址北端的铁丰—高王寺宫区。总体上看,雍城的都邑规模是从东南部逐渐向北部、西北部扩大的。只是到了最后的阶段,约11平方公里的区域才被城垣圈围了起来。

雍城城址内外发现各种手工业作坊多处,如在史家河、马家庄和今凤翔县城北街一带发现了青铜作坊的线索;炼铁作坊见于史家河、东社、高庄一带;制陶作坊发现于城内豆腐村、铁丰、瓦窑头以及雍城城外的姚家小村、八旗屯等地;陶制生活用器则发现于邓家崖东岗子一带。作坊一般分布于四周城墙的内侧。

从作坊遗存的分布,可以窥见城墙修筑前后聚落布局的变化。在城墙外侧至河道的城边一带,曾发现多处平民墓地,如邓家崖、瓦窑头等处。这一带的墓葬往往打破作坊遗址,作坊存在时的河道内侧应为城内,而后世修筑城墙时则将边缘区域置于墙外,作坊随之弃用,而改作城墙外侧的墓地。与此相反,城址北区如雷家台、翟家寺等地小型秦墓的时代却早于建筑遗存,推断这里之前也为城外,墓葬区在都邑扩大、修建城墙之前业已形成[87]

要之,雍城目前仅发现一道城垣,年代要晚至战国时期。城内的大部分区域都发现有大中型建筑基址,一般被推定为宫室建筑。而“南郊雍水河对岸即为密集的墓葬区……决定了在城外不可能有更大的城圈。宫殿区分布范围很大,几乎占据了城内的大部分空间,决定了在城内不可能专门再修筑东方国都那种集合了诸多宫殿区的‘小城’”[88]。这构成了秦国“非城郭制”都邑的主要特点。而战国时期短暂的“非城郭制”布局,似乎也开启了秦咸阳重回“大都无城”状态的先河。

秦都雍城功能分区示意(《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2

[1]徐苹芳:《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与古史研究》,《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5年。

[2]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序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遗址布局形制的考古发现所反映的社会形态变化研究》,《考古学报》2006年第3期。

[4]马良民:《试论战国都城的变化》,《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5]駒井和愛:《曲阜魯城の遺跡》,《考古学研究》第二册,1951年。

[6]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

[7]许宏:《曲阜鲁国故城之再研究》,《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附录,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8]高明奎等:《曲阜市鲁故城南东门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13)》,文物出版社,2014年。

[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第4-7页,齐鲁书社,1982年。

[10]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第276-281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刘延常等:《曲阜市鲁故城周公庙建筑群基址考古勘探》《曲阜市鲁故城周公庙建筑群基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13)》,文物出版社,2014年。

[1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842、1555页,中华书局,2009年。

[13]李济:《城子崖·叙二》,《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年。王献唐:《临淄封泥文字叙目》,山东省立图书馆,1936年。関野雄:《齊都臨淄の調查》,《考古学雑誌》第32卷11号,1942年。

[14]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山东临淄齐故城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6期。群力:《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文物》1972年第5期。

[1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故城》,文物出版社,201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

[16]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故城》第533、541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17]马良民:《试论战国都城的变化》,《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第237-238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18]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等:《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论丛》(3),1980年。马世之:《郑韩故城》,中州书画社,1981年。

[19]王幼侨辑录:《新郑古器发见记》一卷,附录一卷,开封河南教育厅,1924年。河南博物院等:《新郑郑公大墓青铜器》,大象出版社,2001年。

[20]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等:《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3),文物出版社,1980年。

[21]马世之:《郑韩故城》,中州书画社,1981年。蔡全法:《郑韩故城的发现与研究》,《华夏都城之源》,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2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

[23]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4]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燕京学报》新七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5]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辑。

[26]张学海:《田齐六陵考》,《文物》1984年第9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

[27]梁云:《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第184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2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故城》第65-87页,文物出版社,2013年。

[29]徐团辉:《战国都城防御的考古学观察》,《中原文物》2015年第2期。

[30]段宏振:《赵都邯郸城研究》第86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31]駒井和愛等:《邯鄲——戰國時代趙都城址の發掘》,東亞考古學會,1954年。

[32]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三十年来的考古工作》,《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出版社,1979年。

[33]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邯郸市区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0年第2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赵都邯郸故城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第4集,1984年。

[34]侯仁之:《邯郸城址的演变和城市兴衰的地理背景》,《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93-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5]罗平:《对赵王城内外建筑布局的探讨》,《文物春秋》1996年第2期。段宏振:《赵都邯郸城研究》第109-110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36]河北省文管处等:《河北邯郸赵王陵》,《考古》1982年第6期。段宏振:《赵都邯郸城研究》第128-148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37]赵树文等:《赵都考古探索》第128-132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3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第214、216页,齐鲁书社,1982年。

[39]许宏:《曲阜鲁国故城之再研究》,《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附录,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www.xing528.com)

[40]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第191-194页,齐鲁书社,1982年。

[4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第15页,齐鲁书社,1982年。

[42]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辑。

[43]马世之:《郑韩故城》,中州书画社,1981年。李宏:《新郑郑韩故城考古概述》,《新郑郑公大墓青铜器》,大象出版社,2001年。马俊才:《郑韩故城近年来的重要考古发现》,《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44]新郑市文物管理局:《新郑市文物志》第94-101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胡庄韩王陵考古发现概述》,《华夏考古》2009年第3期。

[45]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第88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46]傅振伦:《燕下都发掘报告》,《国学季刊》第3卷1期,1932年。

[47]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组:《燕下都城址调查报告》,《考古》1962年第1期。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勘察和试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

[48]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石永士:《燕下都抢救清理1号人头骨丛葬遗迹》,《中国文物报》1996年2月4日。

[49]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第88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50]瓯燕:《试论燕下都城址的年代》,《考古》1988年第7期。

[51]石永士:《姬燕国号的由来及其都城的变迁》,《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专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52]许宏:《燕下都营建过程的考古学考察》,《考古》1999年第4期。

[5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洛阳涧滨东周城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报告(1955~1960年洛阳涧滨考古发掘资料)》第122-124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

[54]徐昭峰:《试论东周王城的城郭布局及其演变》,《考古》2011年第5期。

[5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报告(1955~1960年洛阳涧滨考古发掘资料)》第120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

[56]叶万松等:《洛阳市东周王城城墙遗迹》,《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文物出版社,1988年。

[57]曹岳森:《洛阳东周王城新发现的一点思考——兼及城址考古中的环境信息分析》,《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58]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等:《洛阳东周王城东城墙遗址2004年度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8期。徐昭峰:《试论东周王城的城郭布局及其演变》,《考古》2011年第5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历程——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三十年》第47-49页,文物出版社,2011年。

[59]徐昭峰:《试论东周王城的城郭布局及其演变》,《考古》2011年第5期。

[60]巫鸿著,许宏译:《战国城市研究中的方法问题》,《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61]洛阳博物馆:《洛阳战国粮仓试掘纪略》,《文物》1981年第11期。

[6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瞿家屯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0年。

[63]徐昭峰等:《洛阳瞿家屯东周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初步研究》,《文物》2007年第9期。

[64]潘付生等:《洛阳瞿家屯大型夯土基址的性质分析》,《中国文物报》2006年3月31日。

[6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报告(1955~1960年洛阳涧滨考古发掘资料)》第107-138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考古四十年》第228、230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6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

[67]李德方:《东周王陵分区考辨》,《中原文物》特刊,1987年。吴迪等:《东周王城内外大墓与东周王陵》,《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

[68]潘付生等:《洛阳西周君陵墓位置探析》,《中原文物》2011年第6期。徐昭峰:《西周君陵区考辨》,《华夏考古》2012年第3期。

[6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汉魏洛阳城城垣试掘》,《考古学报》1998年第3期。

[7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洛阳盆地2001~2003年考古调查简报》,《考古》2005年第5期。

[71]黄明兰:《洛阳历代皇陵》,《中原文物》特刊,1987年。李德方:《东周王陵分区考辨》,《中原文物》特刊,1987年。

[72]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第24-30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73]也有楚武王迁郢之说。石泉:《楚都何时迁郢》,《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第352、35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74]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考古学报》1982年第3、4期。

[75]郭德维:《楚都纪南城复原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谭维四:《楚都纪南城考古记》,《荆州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9年。

[76]郭德维:《楚系墓葬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77]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考古学报》1982年第3、4期。

[7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纪南城烽火台遗址及其西侧城垣试掘简报》,《江汉考古》2014年第2期。

[79]梁云:《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第178-179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80]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第440-449、456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81]尹弘兵:《纪南城与楚郢都》,《考古》2010年第9期。

[82]韩国河等:《试论秦汉都城规划模式的基本形成》,《纪念陈直先生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83]徐炳昶等:《陕西调查古迹报告》,《国立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第4卷6期,1933年。

[84]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部:《陕西秦汉考古工作五十年综述》,《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6期。田亚岐:《秦雍城考古工作回顾与展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刊》总第贰辑,三秦出版社,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秦雍城豆腐村战国制陶作坊遗址》,科学出版社,2013年。

[85]陕西省雍城考古队:《秦都雍城钻探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2期。

[86]田亚岐:《秦雍城城内道路系统考古工作》,《201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12年。

[87]田亚岐:《秦都雍城布局研究》,《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5期。

[88]梁云:《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第200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