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鲁都曲阜: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

鲁都曲阜: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左传》《史记》等文献记载,周初,周公长子伯禽代父受封于鲁,一般认为建都于曲阜。鲁国历西周至战国时期,一直以曲阜为都,至鲁顷公二十四年楚灭鲁,鲁国以曲阜为都约700余年。曲阜鲁城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区及其附近。考古资料表明,鲁都曲阜在整个西周时期并没有建造外郭城墙,最早的可确认城垣的建筑年代,约当两周之交或略晚[7]。所以,我们论及鲁都曲阜的城郭布局,限于春秋战国时期。

鲁都曲阜: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

据《左传》《史记》等文献记载,周初,周公长子伯禽代父受封于鲁,一般认为建都于曲阜。还有一种说法是鲁国的第三代国君、伯禽之子“炀公徙鲁”(《史记·鲁周公世家》集解引《世本》言),时间上较伯禽受封晚50年左右,约当西周康王时期。鲁国历西周至战国时期,一直以曲阜为都,至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年)楚灭鲁,鲁国以曲阜为都约700余年。

曲阜鲁城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区及其附近。1942~1943年,日本学者关野雄、驹井和爱等在该遗址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发掘[5]。此后陆续有零星的周代文物出土。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等单位对整个城址进行了全面勘探与试掘,随后出版了《曲阜鲁国故城[6],这是第一部有关周代都城遗址较为系统全面的田野报告专集。通过钻探和试掘,初步查明了曲阜鲁国故城的年代、形制和基本布局,为深入研究这座周代诸侯国都城,解决相关的诸历史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考古资料表明,鲁都曲阜在整个西周时期并没有建造外郭城墙,最早的可确认城垣的建筑年代,约当两周之交或略晚[7]。所以,我们论及鲁都曲阜的城郭布局,限于春秋战国时期。

城垣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除南垣较直外,其余三面均有弧曲,四角呈圆角。东西最长处约3700米,南北最宽处约2700米,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北垣和西垣沿洙水修筑,南、东两面则挖有护城壕与洙水相连。共发现城门11座,东、西、北三面各有城门3座,南垣有2座。近年在对南东门的发掘中,发现了门道两侧有两大夯土台基,应属墙体外的附属建筑基址,或为“阙台”基址[8]。城内已探出东西和南北交叉的道路各5条,都通向城门和重要遗迹。城内北部和西部发现了周代冶铜、制骨、制陶和冶铁作坊遗址共10处。城外东北部发现有制陶遗址1处。大型夯筑基址则较为集中地分布于城的中部和中南部。在城内西部还发掘出100多座两周时期的墓葬,分属于数处墓地。城南1.5公里许有“舞雩台”夯土台基。(www.xing528.com)

曲阜鲁故城(《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

曲阜鲁国故城占地10平方公里的外郭城垣[9]在春秋时期已建成,但是否存在宫城,具体范围如何,还不甚明确。据称,城内中部略偏东北的周公庙高地的边缘地带,1970年代曾发现了断续分布的窄夯土墙(宽约2.5米),夯土墙圈围起的面积约25万平方米。发掘者认为应属宫城城垣,但与其他东周都城中的宫城相比,这个围垣设施与外郭城面积之比相差悬殊,面积与墙宽都显得过于窄小,更像是宫庙区内的一个大的庭院,可能即鲁国宫室的宗庙之所在[10]。近年在周公庙建筑群周围又发现了夯土墙和壕沟。夯土墙一般宽14~23米,壕沟宽7~20米。夯土墙圈围起的范围东西最长约460米,南北最宽约260米,城内面积约11万平方米,墙、壕基本围绕在台地四周。在西部发现一门道。对其中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和水井等遗存的发掘,表明其建筑与使用年代在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11]

《春秋》中提及鲁国曾于成公九年(公元前582年)和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先后两次“城中城”,这里的“中城”,一般认为应即鲁都的内城[12]。曲英杰更推断周公庙高地及周公庙村一带约千米见方的区域,应是鲁国的宫城之所在,这当然还有待于考古学上的证明。但由考古与文献材料,推断春秋时期鲁都的内城(宫城)位于外郭城之中,是大致可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