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心理学:影响知觉的因素及其错觉产生原因

旅游心理学:影响知觉的因素及其错觉产生原因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衡觉则是对身体方向的感觉,其感受器是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分别负责头部与身体的平衡。但是,现在人们又提出一种矛盾假说,认为晕车的产生是因为个人在生理上与心理上得到的信息彼此干扰所致。身体上的运动信息来自于动觉与平衡觉,而心理上的则是个人期望的结果。错觉,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由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影响知觉的因素及其错觉产生原因

(一)客观因素

1.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

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并不能将所有的刺激物纳入自己的感知世界,只有那些具有独特的形象、突出特点的刺激物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如在一个旅游地中堪称之最的吸引物:最高的山峰、最奇特的石头、最具特色的纪念品等等。福建的武夷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它拥有很多有价值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旅游者的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一观赏,只有那些最具特色的景点才会吸引他们的目光。

武夷山之最

最秀丽的山峰:玉女峰

最奇特的山峰:鹰嘴岩

最雄伟的山峰:大王峰

最高的山峰:三仰峰

最大的岩石:晒布岩

最佳的胜地:天游峰

最凉爽的避暑地:嘘云洞

最大的寺庙:天心永禅寺

最古老的书院:紫阳书院

最古老的宫观:武夷宫

以上这些都是武夷山的著名景点,大凡来此旅游的人都要慕名前往,去饱览这些胜景。这时导游员也应该尽量满足游客的需要,除了详细讲解外,还要给大家留出一定的时间拍照、欣赏。

2.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变化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所观察到的对象与背景是不断变化的,导游员举鲜艳的旗子、登山运动员穿鲜艳的衣服,就是为了在一定背景下,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在导游过程中,如果善于运用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的导游技巧,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宋代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位诗词大家像一位导游专家,告诉我们从“横”着看,从“侧”面看,从远、近、高、低四个方位看,会得到“各不同”的景观,从不同角度来欣赏美。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老导游们常常提醒客人的,就是“回头看”,这就是要从外面看,因为在内部,是看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往往离开一个景点,“回头一观”又会欣赏到更美的景色。有时,还要鼓励客人再爬到高处看一看,因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主观因素

1.需要和动机(www.xing528.com)

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不同,因而对同一景点的知觉也不同。观光型的游客对自然风光情有独钟,而进行宗教旅游的客人可能对寺庙、古迹等更感兴趣。如同样是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武夷山来旅游,有的游客喜欢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游览玉女峰、天游峰和大王峰这些以自然风景见长的景点上面,而有的人会到武夷山的紫阳书院、武夷宫这些人文气息浓的景点去看个究竟。

2.旅游的经验

经常参加旅游活动的游客和较少参加旅游活动的游客,其知觉表现也会有所差异。经常外出旅行的人会对一些景物“熟视无睹”,而较少外出的人可能会对周围的景物表现得很好奇。

3.情绪

人在精神状态好,心情愉快时会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抱有积极的态度,此时会产生正面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体验。正所谓“欢乐良宵短,愁苦暗夜长”、“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因此,导游员要注意调节游客的情绪,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

4.兴趣

人们的兴趣不同,知觉的选择性就不同。如同样是来泰山旅游,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可能会更加关注那些珍贵的石刻,而对于喜欢摄影的人来说,那山间秀丽的景色可能会更具有吸引力

5.个性

外向型的人愿意参加惊险刺激的活动项目,而内向型的人则不同。比如,同样是漂流,外向型的人喜欢参加在急流险滩处进行的急漂,体验自我挑战的乐趣;而内向型的人喜欢在相对平缓的地方进行缓漂,他们喜欢一边欣赏周围的景色,一边拍照,体验悠然自得的乐趣。

6.职业

人们所从事得职业不同,在知觉方面也会有所差异。曾经有一个外国建筑家访华团,他们仅参观故宫一地就用了五天。五天之后,他们还希望下次来华,再进行参观、探索。他们甚至说:“在故宫时间愈长,学得就愈多,作为建筑师,应当每年都来参观一个星期,会获得教益,获得信息,获得创作的灵感。”这与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不无关系。

晕车揭秘

晕车、晕船或晕机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你想过这其中的缘由吗?这还要从我们的感觉谈起。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以及机体觉六大部分,而机体觉又可细分为动觉和平衡觉两大类。动觉是因身体活动而产生的感觉,它帮助我们感知身体各部分相对位置的变化,如果没有动觉,那么对诸如举手、抬腿之类的活动,我们也无从感知。

平衡觉则是对身体方向的感觉,其感受器是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分别负责头部与身体的平衡。两者内部充满液体,液体内漂浮着大量丛生的毛细胞,当人体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时,神经冲动就会由毛细胞发动,传入小脑,因而,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

以前心理学家认为,常见的晕车、晕船是由于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渡刺激所引起的,频繁的波动、摇晃和旋转,会不断使毛细胞产生冲动传入脑内,然后信息再被传到眼部肌肉、内脏等,从而产生眩晕、恶心甚至呕吐。

但是,现在人们又提出一种矛盾假说,认为晕车的产生是因为个人在生理上与心理上得到的信息彼此干扰所致。身体上的运动信息来自于动觉与平衡觉,而心理上的则是个人期望的结果。当你坐在颠簸的车上,你的身体随车运动而运动,但你从车内静止刺激所得到的信息却是静止的,使你产生静止不动的期望,这样身心两方面信息的冲突就产生了眩晕现象。这时如果你把目光转向车外,看见迅速后移的外部景物,从而在心理上接受车身运动的事实,那么眩晕就会自然消失或得到缓解。

错觉,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由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它具有特殊的价值,能够达到特殊的审美效果。常见的错觉种类有形状错觉、大小错觉、方向错觉、运动错觉等。像海市蜃楼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错觉。

(资料来源于《心理学走进生活》,孔克勤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