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相關記述來看,將北大漢簡《老子》視爲所謂“景帝立經本”系統並推斷其權威性的做法無疑不甚合於情理,對此,相關文獻提供了進一步的佐證。
我們知道,《淮南子》爲淮南王劉安集其賓客之力所編著,此書蓋成於景帝後期,於漢武帝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進獻於朝廷。此書不僅“旨近老子”,書中多有直接稱引老子文句者,《淮南子》所引《老子》文句與北大漢簡《老子》及傳世諸本異同互見,這爲我們瞭解其時《老子》的文本及流傳情形提供了條件,也有助於理解北大漢簡《老子》的性質。以下將較爲典型的各本《老子》相關文句對比如下:
第一章[20]
《韓非子·解老》: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帛書甲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帛書乙本:道可道也,□□□□□□□□□恒名也
漢簡《老子》:道可道 ,非恒道殹;名可命,非恒名也。
《淮南子·道應訓》: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淮南子·本經訓》: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淮南子·泛論訓》:道可道者,非常道也。
王弼本: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河上公本、傅奕本同王弼本。
此句《淮南子》不同篇所引本身即有差别。相較於漢簡《老子》,《淮南子·道應訓》、《淮南子·本經訓》所引均無語氣助詞,并且今傳王弼本、河上公本及傅奕本均同《淮南子》之《道應訓》、《本經訓》而不同於漢簡《老子》。
第二章
郭店甲本:成 而弗居 。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帛書甲本:成功而弗居也。夫唯 居 ,是以弗去 。
帛書乙本: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 ,是以弗去 。
漢簡《老子》:成功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弗去 。
《淮南子·道應訓》:功成而不居 。夫惟不居 ,是以不去 。
王弼本: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河上公本同。
傅奕本:功成 不處 。夫惟不處 ,是以不去 。
各本不同者主要在於“成功”與“功成”之别。帛書《老子》甲乙本與漢簡《老子》相同,而《淮南子·道應訓》所引與今傳各本相同。僅從“成功”與“功成”之别來看,《淮南子·道應訓》所引《老子》與漢簡《老子》文本無疑各有統緒。
第三章
帛書甲、乙本:不見可欲,使民 不亂。
漢簡《老子》:不見可欲,使 心不亂。河上公本同。
《淮南子·道應訓》:不見可欲,使 心不亂。
王弼本: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傅奕本同。
從後一句來看,此句《淮南子·道應訓》所引、河上公本同於漢簡《老子》,然今傳王弼本與傅奕本作“民心”,考慮到帛書《老子》作“民”,則王弼本與傅奕本當自有所據。
第五章
漢簡《老子》: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帛書甲、乙本同。
《淮南子·道應訓》:多言數窮,不如守 中。
王弼本:多言數窮,不如守 中。各本同。
此句最重要的區别在於“多聞數窮”與“多言數窮”。帛書《老子》甲乙本與漢簡《老子》相同,而今傳各本均同於《淮南子·道應訓》所引,兩種流傳統緒判然有别。
第九章
郭店甲本:攻述 身退,天之道也。
帛書甲本:攻述 身芮,天□□□。
漢簡《老子》:功遂 身退,天之道也。帛書乙本同。
《淮南子·道應訓》:功成 名遂, 身退,天之道也。
王弼本:功遂 身退,天之道。
河上公本:功成, 名遂, 身退,天之道。
《想爾注》本:名成, 功遂, 身退,天之道。
傅奕本:成名, 功遂, 身退,天之道。
從文句構成來看,漢簡《老子》與郭店楚簡本、帛書甲乙本及王弼本相同,均僅述及“功”、“身”;《淮南子·道應訓》引文與河上公本、《想爾注》本及傅奕本除了述及“功”和“身”外,還述及“名”;其中《淮南子·道應訓》引文與河上公本相同,均爲“功成”、“名遂”,而《想爾注》本與傅奕本作“功遂”、“名成(成名)”。由此可見其中較爲複雜的流傳綫索。
第十章
漢簡《老子》:明白四達,能無以知乎?乙本同。
《淮南子·道應訓》:明白四達,能無以知乎?
王弼本:明白四達,能無 爲乎?
《想爾注》本:明白四達,而無 爲。
河上公本:明白四達,能無 知。
傅奕本:明白四達,能無以爲乎?
若從後半句作“知”還是“爲”來看,《淮南子·道應訓》引文與漢簡本、帛書乙本及河上公本相同,王弼本、《想爾注》本及傅奕本相同。
十五章
郭店甲本: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帛書甲本:葆此道 不欲盈,夫唯不欲□□以能□□□成。
帛書乙本:葆此道□□欲盈, 是以能敝而不 成。
漢簡《老子》:抱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 不 成。
《淮南子·道應訓》:服此道 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
王弼本: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 不新成。河上公本同。
想爾注本: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 能蔽 復成。
傅奕本: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而不 成。
此句主要差别在於後半句,漢簡本與帛書乙本及傅奕本相近,作“敝(而)不成”,《淮南子·道應訓》引文與王弼本、河上公本相近,作“弊(而)不新成”,《想爾注》本與以上二者均不同,然其“復成”意近於“新成”。
二十二章
帛書甲本:曲則全,枉則定。
帛書乙本:曲則全,汪則正。
漢簡《老子》:曲則全,枉則正。
《淮南子·道應訓》:曲則全,枉則直。
王本:曲則全,枉則直。河上公本同。
傅奕本、《想爾注》本作:枉則正。
此句主要區别在於“枉則直”句的“直”字,《淮南道應訓》與王弼本、河上公本同,而漢簡本與帛書乙本[21]及傅奕本、《想爾注》本同,同樣可分出二種流傳統緒。
二十五章
郭店甲本: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安,而王處一安。
帛書甲本:□□,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帛書乙本: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漢簡《老子》: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或(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淮南子·道應訓》: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其一焉。
河上、王本: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傅奕本: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其一尊。
《想爾注》本:道大,天大,地大,生大。域中有四大,而生處一。
此句最大的區别在於天、地、道的順序。在這一點上,郭店楚簡本、漢簡本及《淮南子·道應訓》引文相同,而帛書甲乙本及今傳各本相同。若從後半句來看,除了帛書甲乙本作“國中”外,其他各本均作“域(或)中”。此外,《想爾注》本較爲特殊,他本“道、天、地、王”“四大”中,《想爾注》本爲“道、天、地、生”;傅奕本雖則“王”作“人”,然其後半句仍作“王”。
二十七章(www.xing528.com)
《淮南子·道應訓》: 人無棄人,物無棄物,是謂襲明。
王本: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各本同王本。
從文句結構來看,帛書甲乙本、漢簡本與《淮南子》引文接近,傳世各本屬另一種文本流傳綫索。
三十九章
帛書甲本:故致數與無與。
漢簡《老子》:故致數輿無輿。帛書乙本同
《淮南子·道應訓》:故致數輿無輿也。
王本:故致數輿無輿。
河上公本:故致數車無車。
《想爾注》本:故造輿於無輿。
傅奕本:故致數譽無譽。
從帛書甲乙本情形來看,作“與”與“輿”均淵源較早,此句《淮南子·道應訓》引文同漢簡本。
四十五章
郭店乙本:大巧若拙,大盈若詘,大植若屈。
漢簡《老子》:大直如詘,大巧如拙,大盛如絀。
《韓詩外傳》:大直若詘,大辯若訥,大巧若拙。
《淮南子·道應訓》: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王本: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各本同。
五十章
帛書甲本:以亓生生也。
帛書乙本:以亓生生。
漢簡《老子》:以其姓生也。
《淮南子·精神訓》:以其生生之厚。
王本:以其生生之厚。各本同。
帛書甲乙本與漢簡本均作“生生”,《淮南子·精神訓》引文及傳世各本均作“生生之厚”。
五十五章
郭店甲本: 和曰同,智和曰明,益生曰詳,心使氣曰强。
帛書乙本: □□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强。
帛甲、漢簡《老子》: 和曰常,智和曰明,益生曰詳,心使氣曰强。
《淮南子·道應訓》: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强。
王本: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强。
各本同。
從文句結構來看,《淮南子·道應訓》引文與傳世各本前三句均四字爲句而較爲整齊,郭店本、帛書甲乙本和漢簡本首句均無“知”字。
五十七章
郭店甲本:人多智 而奇物滋起;灋物慈章, 盗賊多有。
帛書甲本:人多智 而何物兹 ,……
漢簡《老子》:人多智 而苛物兹起, 灋物兹章而盗賊多有。
《淮南子·道應訓》: 法令滋彰, 盗賊多有。
王本: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法令滋彰, 盗賊多有。
他本同。
傅奕本:民多知慧, 而衺事滋起;法令滋章, 盗賊多有。
從“法令”還是“法物”來看,郭店本、漢簡本相同,而《淮南子》引文與傳世各本同。
五十八章
帛書甲本:“ 國”作“邦”。
漢簡《老子》:其正昏昏,其民(蠢蠢);其正計計,其國夬夬。
《淮南子·道應訓》: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王本: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從最後一句作“國”還是“民”,可以看出帛書甲本與漢簡本相同,而《淮南子》引文與傳世各本相同。
六十二章
漢簡《老子》:美言可以市 ,奠行可以賀人。
帛書甲乙本同。
《淮南子·道應訓》: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淮南子·人間訓》同。
《史記·滑稽列傳》:美言可以市尊, 行可以加人。
王本:美言可以市 ,尊行可以加人。他本同。
傅奕本:美言可以於市,尊言可以加於人。
從句讀來看,帛書甲乙本、漢簡本與王弼本及河上公本、嚴遵本實同屬一類,而《淮南子》引文與之不同,傅奕本與二者均不同。
七十八章
帛乙本、漢簡:故水之勝剛 ,弱之勝强 ,天下莫弗智,而莫能居,莫能行。
《淮南子·道應訓》: 柔之勝剛也,弱之勝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
河上公、王本: 弱之勝强 ,柔之勝剛 ,天下莫不知, 莫 能行。
嚴遵本:夫水之勝强 ,柔之勝剛 ,天 莫不知, 莫之能行。
傅奕本: 柔之勝剛 ,弱之勝强。
從文句結構看,帛書乙本與漢簡本均較他本多出“而莫能居”;又從前半句看,帛書乙本與漢簡本均叙述“水”和“弱”,除了嚴遵本中叙述了“水”外,《淮南子》引文及傳世各本均爲“柔”和“弱”。
《淮南子》引《老子》情形有如下三種情况值得注意:
一是《淮南子》兩引《老子》相同文句而互有差别。如王弼本《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句,《淮南子·道應訓》與《本經訓》所引均同王弼本,而《淮南子·泛論訓》引作“道可道者,非常道也”,虚詞使用存在差異;此句的虚詞使用情形,《韓非子·解老》,帛書《老子》甲、乙本及北大漢簡《老子》均不相同。[22]
二是《淮南子》引《老子》與漢簡《老子》有差别。這種情形在《淮南子》對《老子》的稱引中占絶大多數。較典型者如王弼本第二章“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五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第十五章“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第五十章“以其生生之厚”、第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第五十七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賊多有”、第五十八章“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七十八章“弱之勝强,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的情形均屬此種情形。
具體而言,如王弼本《老子》第五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句,《淮南子·道應訓》所引及《老子》各傳世本(河上公本、傅奕本、《想爾注》本)均與王弼本同,而帛書甲、乙本及北大漢簡此句均作“多聞數窮”,從此句可見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各具流傳統緒;再如王弼本《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句,郭店竹簡《老子》甲本、帛書甲本和乙本及北大漢簡《老子》文句結構同王弼本,而《淮南子·道應訓》與河上公本、《想爾注》本及傅奕本均述及“功”與“名”,《老子》此句大致呈現出兩條流傳綫索;再如王弼本第七十八章“弱之勝强,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句,《淮南子·道應訓》作“柔之勝剛也,弱之勝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除了虚詞不同外,柔與剛,弱與强的叙述順序不同,而帛書《老子》乙本與北大漢簡《老子》作“故水之勝剛,弱之勝强,天下莫弗智,而莫能居,莫能行”,與剛對應的是水而非柔,且在“莫能行”之前多了“莫能居”的叙述,由此也可以看出《老子》此句至少存有兩種流傳綫索。
三是《淮南子》引《老子》與漢簡《老子》相同而又顯示出更爲複雜的文本流傳綫索。較典型者如王弼本《老子》第三章“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句、第十章“明白四達,能無爲乎”、第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第三十九章“故致數輿無輿”、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均爲這種情形。
具體而言,如王弼本《老子》第三章“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的後半句,《淮南子·道應訓》所引、北大漢簡及河上公本《老子》均作“使心不亂”,而帛書《老子》甲、乙本作“使民不亂”,從此句來看,“使民不亂”與“使心不亂”顯爲兩種流傳統緒,而王弼本(及傅奕本)的“使民心不亂”很可能綜合了以上兩種文本内容;再如第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句,在論述道、天、地、王“四大”時,《淮南子·道應訓》與漢簡本《老子》相同,均爲天、地、道、王的叙述順序,且這一叙述順序同樣體現在郭店楚簡甲本《老子》中,可見這種叙述順序其來有自,然帛書《老子》甲乙本對此“四大”的論述中,將“道”提於首位,[23]這一“道、天、地”的順序也見於王弼本、河上公本、《想爾注》本及傅奕本,從此句來看,帛書《老子》的文本方案終獲流傳,而《淮南子》所據《老子》及漢簡本《老子》的文本面貌反倒隱而不彰;再如第三十九章“故致數輿無輿”句,帛書《老子》甲、乙本分别作“故致數與無與”、“故致數輿無輿”,可見此句用“與”及“輿”字均淵源有自,起碼在帛書《老子》時代兩者便同時流傳,北大漢簡本及《淮南子·道應訓》所引同於帛書《老子》乙本,王弼本、《想爾注》本與此相同,而河上公本作“車”,傅奕本作“譽”,嚴遵本較爲獨特,此句作“故造輿於無輿”。
通過對《淮南子》稱引《老子》的情形及其與漢簡本《老子》的比較可以發現,在漢初至漢簡本《老子》及《淮南子》成書之時,世所流傳的《老子》文本綫索較爲複雜,且從詞句層面看,並不存在一個權威的《老子》文本。[24]
《老子》不同傳本間錯綜複雜的文本綫索反映了《老子》流傳過程中的文本關係,類似情形其實是先秦秦漢古書形成及流傳中的普遍現象。[26]在這一文本關係網絡中,除了目前可以見到的篇幅較大、流傳較好的“顯性”《老子》文本外,還有不少綫索其實來自諸如《韓非子》、《韓詩外傳》及《淮南子》所引據的全貌無法窺知的“隱性”《老子》傳本,甚至一些文本綫索指向某種我們未知的《老子》古佚本,這些情况均要求我們在考察《老子》以及其他先秦秦漢古書時要預設一種“古書佚失觀”[27],爲《老子》的流傳綫索以及傳本保留相應的可能性。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在未經充分論證前便以較爲簡明的方式在不同的《老子》文本間建立直接的聯繫,才有可能對《老子》成書及流傳過程進行完整及全面的討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