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當進而討論者,即是謝守灝和董思靖所引《七略》文,章節雖皆八十一章,而其上下經之章節數却不相同。謝氏所引爲“上經第一,三十七章;下經第二,四十四章”,董氏所引是“上經三十四章,下經四十七章”。劉向所定,於二者之中必居其一,究竟何者爲是,猶須推證。董思靖云:
河上公分八十一章,以應太陽之極數。上經三十七章,法天數奇;下經四十四章,法地數耦。劉歆《七略》云:劉向定著二篇八十一章,上經三十四章,下經四十七章。而葛洪等又加損益,乃云天以四時成,故上經四九三十六章;地以五行成,故下經五九四十五章,通應九九之數。清源子劉驥曰:矢口而言,未嘗分爲九九章也。嚴遵以陽九陰八相乘爲七十二,上四十章,下三十二章。王弼合上下爲一篇,亦不分章。今世本多依河上章句,或總爲上下篇。[66]
董氏所叙之分章本有五種:
1.河上公本,上經三十七章,下經四十四章;
2.劉向《七略》所記,上經三十四章,下經四十七章;
3.葛洪本,上經三十六章,下經四十五章;
4.嚴遵本,上經四十章,下經三十二章;
5.王弼本,不分章。
其中分八十一章者又多出葛洪一種。宋劉驥説“未嘗分爲九九章”,就先秦古本而言,此説由出土文獻而得證明。河上公本和葛洪本都涉天地四時五行爲説,唯劉向之三十四章和四十七章無太多玄説。河上公本和葛洪本分章之用意,道教經典中多有闡釋。
顔伷解釋王弼注本之篇章次第含義云:
《道經》象天,所以言上,《德經》象地,所以言下……尋宋古本直云王嗣輔,下稱“註《道德》二篇”,通象陽數極九,以九九爲限,故有八十一章,以爲上卷。
又卷四云:
分篇上下,法象天地。第一卷初並已有解。……上篇卅七章,摠明常道,即以道爲經初,此卷卌四章,通辨上德下德,亦以德爲經。[67]
董思靖謂王弼本不分章,必親有所見,而顔伷解王弼本章次,是劉宋時之王弼注古本已分八十一章。從分章不分章來推理,常理下是由不分章向分章過渡,而不太可能原來分章之本被糅合一團而不分章。若此,則王弼原本不分章,至劉宋時已分八十一章。其所以分之模式,似來自河上公本。敦煌伯二三五三《道德真經開題》云:
此一部妙經,五千奥典,上下二卷,八十一章,各有表明,咸資法象,豈徒然哉?良有以也。故八十一章象太陽之極數,上下二卷法二儀之生育。是以上經明道以法天,下經明德以法地。而天數奇,故上經有卅七章;地數偶,故下經有卌四章。[68](www.xing528.com)
此段文字雖難定與道教有關,但出於東晉南朝之《太上洞玄寶元上經》有云:
觀天文者,依吾《上經》。天文者,三光也。名爲觀者,占三光也。三光者,日月星也。……天於第一章分爲二者,廣生養之前,進引養生也。地於第八十一章合爲一者,據殺藏之後,退避刑殺也。……是以在於五九之中,又出四九之外,自古及今,其名不去,是以上經三十七章也。
此解釋《上經》所以爲三十七章。又云:
察地理者,依吾《下經》。地理者,三色也。名爲察者,候三色也。三色者,土山水也。……又二十二章以爲冬咏,崑崙極中鎮四序之際,四十五章是爲屬地,推功歸天,揖斂讓上,則下有四十四章矣。[69]
此解釋《下經》所以爲四十四章。洞玄部道經多爲説理契真之書,《老子》、《莊子》、《列子》等屬之。故《寶元上經》解釋《老子》上下篇分章意義,自在情理之中。《上經》第一,三十七章;《下經》第二,四十四章。上、下之名,猶沿劉向之舊,與今出土帛書、簡本一致。其上下經章節數是否劉向所分,無有確證。謝守灝云:“參《傳》稱老子有八十一章,共云象太陽極之數,《道經》在上以法天,天數奇,故有三十七章;《德經》在下以法地,地數偶,故有四十四章。”[70]謝所參之《傳》即《猶龍傳》之類,故此與道教有關。而下云嚴君平分七十二章“全與河上公不合”,則知道教《老子傳》中河上公本之分章如此。河上公分《上經》三十七章《下經》四十四章,劉向分爲《上經》三十四章《下經》四十七章,兩者不同。
劃清劉向本與河上公本之分野,再來分析葛洪本。謝守灝云:
葛洪等不能改此本章,遂滅《道經》“常無爲”一章,繼《德經》之末。乃曰:天以四時成,故《上經》四九三十六章,地以五行成,故《下經》五九四十五章,通上下經以應九九之數。[71]
謝氏所據不明,然《太上洞玄寶元上經》有云:
夫源一分爲二儀天地,名曰兩半。兩半之中,原序有四,……合會二經,二經開位,示明二儀,各有上下,以標四序。五千其文,以究五行,生育無窮,合德成功。數極乎九,四序因天,仍以相乘,四九三十六,是以《道經》三十六章,五行緣地,相乘法天,五九四十五,是以《德經》四十五章。天地衆交,兩九相乘,九九八十一,是二篇有八十一章。[72]
無論謝氏從何處獲悉葛洪本分法,《寶元經》之説,應是最接近於葛洪所分之本意。葛洪分章原本未能爲歷代《道藏》完整保存,唯敦煌千佛洞存有殘卷。敦煌斯四六八一V號爲《河上公章句注》殘卷,存下卷,首題“老子《德經》下卷卷上河上公章句”,下注:
凡四十五章,《德經》法地,地在下,故《德經》爲下。地有五行,五九卌五,故卌五章。事盡爲章,義連爲句。
據所注,知此爲葛洪所分河上公本,可惜卷末至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乎……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之後殘損,[73]不能知“常無爲”一章是否綴於其末。然敦煌伯二五九四、伯二八六四、斯二〇六〇、伯三二三七、伯二五七七、伯三二七七一組殘卷,被定名爲李榮注,正可與《正統道藏》李榮殘本合成完璧。其中伯三二七七殘卷末繼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後正是“道常無爲而無不爲”一章,與謝守灝所言正合。是葛洪分章理論和其理論施於具體文本,歷六朝而不衰,爲唐代李榮所承襲。嚴君平分七十二章,世有定論,無須費辭。王弼本原不分章,至劉宋時亦爲人所分,其上下經章數章次與河上公同,反映出魏晉以後盛傳於世之《老子》多傾嚮分章,此常理上固可認爲分章便於理解與講授,但其分法與所謂之《河上公章句》同,或許也與劉宋道教有關。
當然,在以上盛傳的幾種分章本《老子》之外,自漢歷六朝隋唐至宋,仍有不分章之古本《老子》在流傳。薛季宣云:“《古文老子》二卷,道德上下經也,無八十一章之辨,後先文字,亦多不與今本同。”薛氏據《史記》、《列仙傳》皆云著上下經,遂以爲“漢人所言分章無説”。[74]此乃不知《老子》流傳之複雜原委。宋江袤云:“余昔於藏書家見古文《老子》,其言與今所傳大同而小異,考其義一也,唯次序先後與今篇章不倫,亦頗疑後人析之也。”[75]江與薛同時人,其所見是否薛氏所藏之本,未能確定。然至少在南宋初年,尚有古本《老子》在流傳。南宋有不分章之古本《老子》,知秦漢魏晉除上述分章本之外尚有多種不分章本。其篇章序次異同,今已莫可得知。所糾葛者,劉向本與河上公本雖《上經》、《下經》章數不同,而總數皆爲八十一章。唯此八十一章之分始於劉向抑河上公,須有一明確判别。因河上公注《老子》事之有無及河上公注本年代,舉世紛紛,舌戰不已,故不得不對河上公注本之年代有所論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