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帛書《老子》分甲乙二種寫本。甲本用篆書抄寫,多用古字,不避漢諱;乙本用隸書抄寫,多用今字,避漢高祖諱。甲乙二本皆先《德經》後《道經》,與傳世本先《道經》後《德經》不同。乙本卷末有“德三千卌一”、“道二千四百廿六”尾題。二本文字之多寡異同達三百餘處,與傳世本文字更有差異。甲本略施分章符號,却未貫徹首尾;乙本則全無分章符號。章序亦與傳世本不同。整篇字句與唐代傅奕本最近,字數比流行本多四百餘字。
帛書本與傳世本最顯著差異是道、德二篇前後顛倒,故消息一公布,高亨和池曦朝寄著文云“《老子》傳本在戰國期間,可能就已有兩種:一種是《道經》在前,《德經》在後,這當是道家傳本”,“另一種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這當是法家傳本”,甲乙兩本源自不同傳本。[5]拘泥於道家、法家,乃上世紀七十年代政治形勢使然。徐復觀從内容著眼,認爲德先道後緣於《老子》多言德而少言道,但因書中言及道德時,皆先道後德,故西漢末東漢初人倒轉其次序而稱“道德經”。[6]徐復觀和余明光、張松如、尹振環等皆認爲德前道後爲《老子》古本原始形態。[7]與之相反,嚴靈峰仍堅持今本“道德”爲原始順序,其作“德道”或係竹簡存放位置顛倒造成。[8]其他包括高、池文章在内,多取帛書文字來斠證傳世本之訛誤,或闡述文字異同背後之文意。而其最完整、豐碩之成果,當推高明《帛書老子校注》,[9]至於論章節章次之異同,則以寧鎮疆分析最細。[10]
郭店簡《老子》分甲乙丙三組。竹簡年代約在公元前四世紀中葉。其分爲三組是以簡長和編綫位置不同。甲組簡長32.3厘米,兩端修成梯形,上下契口間距13厘米,共39枚,抄寫《老子》第十九,六十六,四十六中、下段,三十上、中段,十五,六十四下段,三十七,六十三,二,三十二,二十五,五中段,十六上段,六十四上段,五十六,五十七,五十五,四十四,四十,九等約二十章左右。乙組簡長30.6厘米,兩端平齊,上下契口13厘米,共18枚,抄寫《老子》第五十九,四十八上段,二十上段,十三,四十一,五十二中段,四十五,五十四等約八章許。丙組簡長26.5 厘米,兩端平齊,上下契口間距10.8 厘米,共14 枚,抄寫《老子》第十七,十八,三十五,三十一中、下段,六十四下段等約五章。三組文字,甲組字較小,字距也較小;乙組字較大,字距亦相對大一些。由此可知二組竹簡係分别抄寫,各自編連成册。簡本《老子》用點、小黑方塊和勾織三種符號來區分章節,但運用未能規範。
由於簡本從篇幅、分組、分章和章次都與帛書本和傳世本有較大差異,文字亦多異同,故引起學界熱烈討論。總括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古本、原本、節本。郭店《老子》是原本還是較古的文本,此爲簡本出土後最受關注之熱點,尤以1998年在美國達慕思大學召開的國際會議爲高潮。會上羅浩提出三種模型,即輯選、來源和並行文本。[11]而其實在會上,學者圍繞此一問題,各抒己見,推測各種可能性,幾可謂充類至盡,亦即無論《老子》怎樣形成,簡本是何種本子,都已被各説所籠罩。[12]但静言思之,皆是争論時臨場所閃現正、反、合之思辨性推論,絶大多數論點皆屬無事實支撑之“可能性”。之後學者披尋文獻,多方論證,亦多不出其範圍。丁四新提出“活頁文本”説,[13]李存山將之稱爲“演變模型”,又修改爲“演變模型二”,最後仍認爲目前“尚無條件取得一個公認的符合老子思想的原始形態的‘校定本’”[14]。李若暉將簡本歸爲“形成期”,[15]而寧鎮疆則將簡本歸爲“《老子》早期傳本”。[16]
(二)三組簡本之關係。綜而論之有“平行説”,即三組係互不統屬之獨立文本;有“從屬説”,即三組簡在内容上有從屬關係,或甲、乙與丙對立,或甲與乙、丙分開;有“一體説”,即三組是古本《老子》的組成部分;亦有“經傳説”,即將甲組定位爲經,而乙丙兩組是釋經之傳。[17]
(三)分篇與先後。由於三組簡本將《道經》和《德經》混抄,學者方知原始或早期《老子》文本應該不分《德經》和《道經》。(www.xing528.com)
(四)分章與章次。諸家論著雖多牽涉分章與章次,然皆不如寧鎮疆之分析深入。其在《老子》“早期傳本”分章研究中對簡本、帛書本和嚴遵本及今本皆有細緻分析。[18]
(五)重複文字與注文、衍文。關於《老子》中有注文和衍文,爲大多數學者所忽略,唯寧鎮疆曾作專論,討論《老子》之“同文復出”,[19]又在書中深入分析注文、衍文對《老子》一書形成的因素。
對郭店簡本《老子》之討論,無法在此詳細引述。
北大所藏西漢簡本《老子》是最接近於傳世本也是保存最完整之文本。現存整簡與殘斷簡共二百八十二枚,其中完整簡一百七十六枚,殘斷簡一百零五枚。經拼接後有完整簡二百十一枚,殘斷簡十枚。整理者推測,原書應有完整有字簡二百二十三枚,遺失整簡二枚,其中《上經》一百二十五枚,《下經》九十八枚。此批簡長31.9—32.2厘米,寛0.8—0.9厘米。三道編繩,滿簡字數28字,極少數爲29字。北大簡《老子》題爲“老子上經”與“老子下經”,篇末計有字數。《上經》後計字“·凡二千九百卌二”,《下經》後計字“·凡二千三百三”,合計爲五千二百四十五字。整理者計算實際字數,推測原書正文應有五千二百六十五字,比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的五千四百六十七字少二百二十二字。北大簡本字體接近於純熟的漢隸,除“邦”字作“國”可指爲避劉邦諱,其他惠帝盈、文帝恒、景帝啓、武帝徹皆不避,整理者推測其抄寫年代“多數可能在武帝後期,不晚於宣帝”;“有可能到武帝前期,但不太可能早到景帝”。[20]
北大簡最重要標誌是分章有圓形墨點提示符號,章末有空位留白,使前後章次井然,是探討古本《老子》極難得之資料。北大簡共分七十七章,《上經》四十四章,與傳世本《德經》相同;《下經》三十三章,比傳世本《道經》少四章。據韓巍研究,簡本分章與傳世本主要有以下三種不同:一、簡本將傳世本數章合爲一章,如第四十二章係合傳世本七十八、七十九兩章爲一(嚴遵本同),第五十章(《下經》第六章)係合傳世本六、七兩章爲一,第六十章(《下經》第十六章)係合傳世本十七、十八、十九三章爲一(郭店簡十七、十八爲丙組1—3,十九爲甲組1—2),第七十三章(《下經》第二十九)係合傳世本三十二、三十三兩章爲一(郭店簡相當之三十二,後無三十三章文字)。二、 簡本將傳世本一章分作二章,如二十七、二十八兩章傳世本合爲第六十四章。三、 簡本分章與傳世本不同,一處是二十一、二十二(傳世本五十八、五十九)兩章,一處是六十九、七十(傳世本二十八、二十九)兩章。
近四十年的《老子》研究,學者藉着出土簡帛文本,結合傳世諸本,從文本、篇次、分章和章序、文字以及思想等方方面面深入研究,取得了遠過於以往任何時代之成就。然智者千慮,亦不免疏忽,較量而論,其有三點:一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認定《老子》有一個原本,於是産生許多無謂的議題,得出許多無意義的觀點。二是深入到《老子》一書深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能從先秦其他諸子學派著作中去反觀《老子》之形成。三是對劉向校書的工程認識不足,明知劉向有説,却視而不見,不能深入分析其内涵。下面試從這三方面來探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