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人们之所以没有主动、自觉地尊重教育、敬畏教育,一方面是我们长期以来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和理解教育,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真谛和本质,这可能正是导致产生对教育事业随意,轻率,甚至狂傲不敬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们太渴望从教育中得到实利,亦即将教育看成是“当官”“发财”“做人上人”的台阶或途径。这些涉及方方面面个人功利的欲望追求,遮蔽了或扰乱了对教育价值的判断原则,阻滞了人们的理性思维,导致人们对教育普遍失去了敬畏的态度。
由于只看到教育能够为受教育者带来就业、薪资、地位等直接利益,而忽视了教育的本体性作用——在促进社会的文明、文化、科学发展和受教育者的人格养成等方面的更重要的作用,所以仅将教育看成是一种功利性事业,进而以追求直接的功利性目标作为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的原则和目的,已成为习以为常的态度。人们对教育的这种浅显性认识,必然导致教育方向上的偏差,导致了教育实践上的一系列轻视甚至漠视教育尊严的现象。
而在形成教育的强烈的功利化倾向方面,历史和现实都为其提供了理由和条件。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这类“德者,得也”的教育观念,以其顽强的文化力量强化着人们的功利化教育欲望。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人们对物质利益、经济目标强烈追求所形成的“金钱拜物教”潮流,由于教育无力对其进行有力的抵御和批判,反倒在教育领域中畅通无阻,甚至被有些人欣然接受、“热烈拥抱”。这样的思想和心理,从许多学生的求学目标,普通教育中的应试教育潮流,各类学校在验收、评估、检查中的虚假行为,高等学校中的学术腐败行为中都得到了充分反映。这一切必然导致忽视教育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理性,且以自己的浅显认识和主观意志代替教育本身应有的严谨性和尊严性;导致对教育缺乏应有的敬畏和尊重。
上述这两种动因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即对教育认识的浅显更助长了教育的功利化趋向,而功利化趋向又干扰和封闭了对教育功能意义认识的深化理解。当然,两者相比较,主要原因还是来源于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不足,来源于人们现代观念和科学理性的贫乏。因为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逻辑思维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比较淡薄,而作为科学思想内核的质疑和批判精神更是常常被一些人厌恶和排斥,因而人们不善于对社会性事物进行学术性的思考、质疑、批判和探究,而习惯于凡事皆到“伟人”“圣人”那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民族思想素质也造成了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长期在“伟人”“圣人”语录中打圈圈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形成,又是以其深沉的社会历史背景、僵化的民族文化环境和传统封闭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为基础的,因此在社会中的认同度很高,非常容易被人们赞赏和接受。
因此,可以说,导致轻视、漠视教育本质的真正原因是在我国教育领域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政治化观念。我国长期以来,出于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一直坚持了一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观念,国家政权机构及社会成员的主要活动,可以说都是围绕着如何巩固和保卫国家政权的目的而进行的。在这样的思维定势和实践模式中,全社会的所有活动,都被纳入到相关的政治活动之中。社会的所有领域都必须服从政治活动的要求和需要。社会各个行业的固有的本质、规律和需要,几乎都被社会的政治需要所封闭或者抑制,甚至上都成为服从政治需要的臣仆和工具。当然教育领域也同社会其他事业一样,以政治需要代替了教育的本体需要,以政治规律代替了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政治目的代替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教育同社会其他事业一样几乎完全被政治所异化,习惯于以政治意志代替其它一切的意志。而教育本来应具有的能够充分体现教育本质、目的、宗旨的教育精神、教育品格、教育信念、教育境界等等内涵品质,几乎都在连连不断的“政治革命”中完全丧失了。我国建国后在相当长时期内的教育停滞现象表明,我们轻视和践踏教育规律的行为,给我们的教育事业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失和伤痛,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贻误了多少宝贵的发展机会。然而,由于种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教育政治化的思想和观念在我们社会中至今仍有非常坚固的制度基础和活动空间,甚至仍被某些人视为不可动摇的某种“金科玉律”。(www.xing528.com)
与这种观念极度张扬的同时,人们还将知识分子的缺点和弱点绝对化,否定他们身上积聚的文明理性和文化开放性,否定他们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充分认识、对中外教育充分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教育研究在相当长时期内也是徒有其名,变成了只能和只会诠释领导指示、教育政策的“解释学”。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虽然曾作了许多恢复教育秩序的努力,做了许多发展、振兴教育的工作,也使教育的外延显著地扩大,然而在教育的内涵发展方面,尤其是在教育思想的进步方面,可以说还是障碍重重。一是以往教育政治化的观念和思想还没有得到明确的厘清和批判,其思想基础还没有明显的动摇和消解,教育在思想上、精神上还不能真正地独立和自强;二是在教育制度层面上,“程序正义”的观念还没有被普遍重视和认同;我国的教育制度基础还没有完全从原有旧模式中走出,在教育管理、教育计划、教育评价、教育研究等各个环节,计划经济的观念及方式都还顽强地存在着,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这种社会现实的影响和主导下,人们对教育本体的思想、精神、宗旨、规律的轻忽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了。
毫无疑义,教育作为人类幸福、美好、和平、高尚和智慧的源泉,聚集了人类多少代人智慧、理智的文化传承。然而,教育中蕴藏的所有这些美好的内涵,都不会天然地降临于人们之中,而是需要通过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持续不懈、艰苦卓绝的努力才可能实现。同时,教育作为一种天然地具有价值取向的事业,他的价值追求就是文明、进步、高尚、理性、科学、纯洁这些人类共同的真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内涵价值的追求是内在的、本质的,又是与自己的活动系统密切关联的。任何对教育本质以及规律轻视、亵渎的做法,最后都是会招致教育规律本身铁面无情的报复和惩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