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室内空气净化:颗粒物进入人体解析

室内空气净化:颗粒物进入人体解析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判断颗粒物对人体的影响时,仅知道总沉降率是不够的,还需要分别掌握具体部位的沉降率。在这里,将其称为呼吸系统区域沉降率或呼吸器官沉降率。图1.2.4 人体经口呼吸时不同空气动力学粒径颗粒物在气管·支气管区域的沉降率15)(实线为全部数据的平均值。

室内空气净化:颗粒物进入人体解析

被吸入体内的颗粒物由于其大小的不同,在呼吸系统内的沉降机制也不相同。具体特征请参考本篇第1章1.2节中的相应内容。颗粒物的沉降机制分为3种。第一,“惯性作用”:该机制主要造成大粒子的沉降(10μm以上),这一类沉降通常发生在从鼻子到上呼吸道的部位,而沉降在更深部位的则主要是10μm以下的粒子。第二,“重力沉降”:空气中的颗粒物受到重力作用沉降于呼吸系统内壁。易沉降在呼吸气流速度出现下降的气管支气管和肺泡中,粒径主要在0.5~2μm。第三,“扩散作用”:颗粒物在布朗运动的作用下产生移动,其中粒径在0.5μm以下的粒子会沉降在细支气管到肺泡的位置。

上述颗粒物虽然都沉降在人体内,但由于其各自的物理化学特征不尽相同,因此在呼吸系统中的沉降率也有很大的不同。颗粒物在呼吸系统中的总沉降率,可以通过计算实际沉降量占总吸入量的比例来计算:

总沉降率=沉降量/总吸入量

总吸入量=暴露浓度×呼吸量×暴露时间

实际上,颗粒物在呼吸系统中不同部位的沉降率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判断颗粒物对人体的影响时,仅知道总沉降率是不够的,还需要分别掌握具体部位的沉降率。在这里,将其称为呼吸系统区域沉降率或呼吸器官沉降率。这样一来,按照沉降粒子的排泄机制,可以将呼吸系统分为鼻咽喉部(N-P部)、呼吸道部或气管·支气管部(T-B部)、肺泡部(P部)3个区域。

978-7-111-54643-6-Part01-100.jpg

图1.2.4 人体经口呼吸时不同空气动力学粒径颗粒物在气管·支气管区域的沉降率15)(实线为全部数据的平均值。虚线为除Stahlhofen的数据以外的平均值)(www.xing528.com)

根据Stahlhofen15)等人发表的研究报告,气管·支气管内沉降率最大的粒子其空气动力学中位径在4μm左右,但该结果与其他学者提出的数值存在40%左右的偏差(见图1.2.4)。此外,在肺泡区域,沉降率最大的是粒径为3.5μm的粒子(约40%),而当粒径范围处于0.2~1μm时,沉降率基本稳定在20%(见图1.2.5)。所有的实验结果都表明,经口呼吸时颗粒物的沉降率要大于经鼻呼吸,并且如果增加呼吸次数或者增大某一次呼吸的空气吸入量,那么颗粒物的沉降率也有增加的可能。

978-7-111-54643-6-Part01-101.jpg

图1.2.5 不同空气动力学粒径颗粒物在人体肺泡区域的沉降率15)(实线为全部数据的平均值。虚线为Lippmann(1977)统计的经鼻呼吸时沉降率)

当颗粒物沉降在呼吸系统内部时,机体就会做出试图将异物排出体外的防御反应,这一反应称为清洁机能。但是由于不同颗粒物的物理和化学特征不同,因此将颗粒物排出体外所需的时间和相应机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沉降的颗粒物易溶于水,就会迅速通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并经血液代谢后,最终由肾脏排出体外。但是如果沉降的颗粒物难溶或不溶于水,就需要经过更加复杂的排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呼吸系统中的溶解度并不是单纯的化学溶解度。同时,呼吸系统内如果有氨基酸蛋白质存在,某些物质的溶解度便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被纤毛上皮覆盖的气管和支气管等上呼吸道中沉降的颗粒物,通过纤毛的运动会以4~6mm/min的速度向呼吸道上方出口处排泄。其中的一部分变成痰排出体外,而另一部分则被吞咽入胃。在没有纤毛上皮组织的肺泡中,颗粒物会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并被搬运至细支气管,随后再通过纤毛细胞的运动,经由上呼吸道排出体外。当颗粒物毒性较强时,肺泡巨噬细胞会出现坏死并被溶解,随后再受到吞噬作用。此外,类似石棉类的针状物体或融合长大后煤粉颗粒,则会保持原有的状态长时间滞留在肺泡或间质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