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人口较少,居住相对集中,早期在青海同仁居住的时候就与当地的藏族、土族一同务农杂居,居住形式相同,以土木结构土房为主。现居住在甘肃临夏境内积石山一带的保安族,民居习俗与周围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有相似之处,一般是整村围着清真寺而住,相互连接,错落有序,颇具特色。
保安族在清同治二年(1863年)从青海迁徙到大河家。由于地貌差别较大,自然条件悬殊,所以保安族人一般都选择山腰、山脚和沿川一带的平坦而向阳的地方作为村落,聚族而居。有的则同回族、东乡族、撒拉族杂居,久而久之,就逐渐趋向于大聚居、小杂居的格局。村庄民居的一个特点是墙连墙、房挨房,即绝大多数人家都将自家庭院与别家庭院相连,每个庭院的房子都挨在一起。
保安族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低矮平房,房院相互连接,错落有序,颇具特色。过去,房屋多为低矮的平房泥屋,房屋四周是下宽上窄的土墙,墙高4米左右,一家一院,俗称“庄廓”。庄廓多是土木结构的平房,分为出檐和挑檐两种类型。前者较为简陋,平顶无瓦;后者较为复杂,起脊两面流水,有瓦。典型的保安族民居多为挑檐房。每个庄廓大都由堂屋、灶房、客厅、圈舍组成。
旧时房屋一律为土木结构,即以木料构架,泥土筑墙,后墙高于前檐约尺计,便于房顶上的雨水流淌。房顶或用木板,或用树枝,或用芦苇铺盖,上涂半尺厚的草泥。改革开放以来,新建的庄廓以青砖房为主。
保安族的居住特点是灶房与卧室分设,并且设置堂屋。堂屋为庄廓的主体建筑,也是家中长辈的住室,屋体高大宽敞,两间相连,处于庭院正中上首,多是坐北向南,也有坐西向东的。一般是北房为堂屋,俗称上房,是三间组成的双檐瓦房,由家中的老人居住。堂屋两边为西房、东房,单檐瓦房,由儿子、媳妇及其子女居住。(www.xing528.com)
保安族民居(韩海鹏摄)
厨房设在上房与西房或东房相连的角落里,与住的地方分开,只在房顶开有天窗,没有其他窗户。锅台以土坯或泥土筑成,高约两尺,紧靠墙壁,有烟囱排烟。客厅(或称客房)为一般家庭备用房,平时用来储藏、存放东西,幼辈客人来时,用以招待住宿,若为长辈客人则须留住堂屋。
圈舍多建在庭院的东南角或西南角,圈舍内砌有牲畜的食槽,其构造比较简单。南房一般是圈牛羊或放柴火的地方。庭院中间种有果树以及花草等。[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