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先民由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军队占领整个中亚地区,再次东征西夏时内迁到青海同仁保安地区的“探马赤军”“西域签军” 中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色目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组成。这些人内迁时,中亚地区已穆斯林化了的保安族先民,保持中亚穆斯林服饰风格,男性头缠“戴斯塔尔”,身着白色袍衣,女性则是轻纱覆面,头戴盖头,身穿比男性更长的深色长袍。他们带着浓郁的中亚穆斯林生活风俗和气息来到了中国青藏高原南部边缘青海同仁保安地区,将中亚穆斯林的生活风俗和服饰文化带给当地民族,并将当地民族服饰习俗进行了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因此,保安族在定居青海的初期及以前,服饰仍保持中亚穆斯林特征。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服饰应该是男子“戴斯塔尔”“长袍”和女子“轻纱覆面,头戴盖头,身穿深色长袍”。为了劳作和出行的方便,保安族男性用的“戴斯塔尔”逐渐被一种叫作“号头”的头饰所取代。“号头”为保安语汉译音,意为“包头”,用针织品或用棉布做成。
保安族先民在长期与蒙古族、土族、藏族交往的过程中,吸收借鉴用羊皮缝制衣服的技术和经验,逐渐开始用羊皮缝制御寒用的衣服,做成“皮袄”(也称“皮褂”)。这一时期保安族男子冬季头戴皮帽,足穿长筒靴子或“罗蹄”[3],身穿皮袄,内穿“坎甲”,系腰带;春秋时男子头戴礼帽,内穿“绑身子”或“汗塔”,外套“柔拉”[4],足穿长筒皮靴或布鞋。女子冬季头戴“盖头”,内穿花绸缎斜襟软衬衫或羊皮坎肩,外套长袍或棉袄;春秋时面戴纱巾或“盖头”,身穿绸缎内衬,外套“长衫子”,脚穿绣花布鞋。未婚的姑娘们喜爱戴“绌绌帽”[5]或“咪哪”[6]头饰。
保安族服饰(丁生智摄)(www.xing528.com)
保安族迁徙到积石山县大河家地区后,借鉴并吸收回族、撒拉族服饰的优点,男子头戴“号帽”,身穿白汗禢,外套青布的尕夹夹。中老年男子头戴“号帽”,脚穿布鞋,有些妇女还经常穿对襟、斜襟上衣,说明这时的保安族服饰不仅受到邻近穆斯林民族的服饰影响,同时也受主体民族汉族服饰文化影响较大。这一时期的保安族女性中,未婚姑娘只梳两条辫子,戴自制的绌绌帽、咪哪,已婚妇女和中年妇女喜欢戴一顶花线织的圆顶线帽或白色布帽,她们将头发盘起,藏于帽下,身上一般穿老式大襟衣服——“柔”,外套“夹夹”。衣服和裤边绣花或以不同的绸缎加边,面料一般为平绒、灯芯绒或其他棉、毛呢等,裤子的颜色多为蓝色和黑色,款式为直筒裤。
现今的保安族青年男子已把西装革履作为最主要的服饰,保安族年轻女性以多彩和时髦的服饰作为她们对生活时尚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