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夫之的哲学著作与时间线

王夫之的哲学著作与时间线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夫之的著作富有批判精神,他别开生面注解经、史、子、集,实际上是发挥他自己的思想。为了比较清晰地理解王夫之学术思想的前后变化,我们将其主要哲学著作的写定时间(虚岁)排列如下:1655年(37岁),开始撰写《周易外传》,同年八月,写《老子衍》初稿。从上述简明的著述年表可以看出,57岁以后的王夫之几乎是每一年都有新的著述完成,而且学术的堂庑愈加广大,出入儒、道、佛,精研中国历史,对历史的兴衰成败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

王夫之的哲学著作与时间线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中年别号姜翁、一壶道人、以髻外史等,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又自号船山老农、船山逸老、船山病叟,学者称为船山先生。

他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夏九月初一日,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夏历正月初二日,出身于一个日趋衰落的在野地主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受了丰厚的传统文化教育。青年时代的王夫之,一方面眷恋科举,另一方面又关心动荡的时局,参加“行社”“匡社”“须盟”,立志改革社会。晚明的农民起义风暴,打破了他“学而优则仕”的迷梦。明亡后,清顺治五年(1648)他也曾在衡山起兵抗清,失败后,投奔南明永历政权,曾任行人司小官,因而结识了瞿式耜、金堡、蒙正发、方以智。在永历小朝廷,因弹劾权奸,险遭残害,后经农民起义军领袖高一功营救脱险,回到湖南,过了近四年的流亡生活。顺治九年,李定国率大西农民军反攻,收复衡阳后,派人招请王夫之,他“进退萦迴”,最终未去。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学术研究,总结明王朝灭亡的教训,并由此而展开对整个传统文化的总结、批判工作。在51岁时自题观生堂联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表达了依托“六经”开创文化新局面的文化理想与不愿做异族王朝之下臣民的矛盾情感与复杂心情。在71岁时,他总结自己一生的政治与学术活动宗旨,自题墓石:“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 以自谦的情怀表达了一种政治上的失败感与学术方面的力不从心感。

王夫之的学识极为渊博,在传统的经、史、子、集诸部门均有较深的造诣,在天文、历数、医理乃至兵法、卜筮、星象等方面,亦有旁通,而且留心当时传教士传入的“西学”。一生著述宏富,留下的著作有一百多种、四百多卷,其中主要哲学著作有十三种之多:《周易外传》《老子衍》《黄书》《读四书大全说》《诗广传》《庄子通》《相宗络索》《庄子解》《噩梦》《俟解》《张子正蒙注》《周易内传》《思问录》《读通鉴论》《宋论》《尚书引义》《夕堂永日绪论》等。王夫之的著作富有批判精神,他别开生面注解经、史、子、集,实际上是发挥他自己的思想。他把以往的学术明确地判为“贞邪相竞而互为畸胜”的对立阵营,自觉地继承、发扬《易》学系统中的朴素辩证法和从王充到张载的唯物主义气一元论思想,对历史上大体上属于“惟心惟识之说”均划入“异端”,并对这些思想“伸斧铖于定论”,给以严厉的批判。另一方面,他又主张采取“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恃而见其瑕”的内在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方法,对老庄哲学、佛教理论加以认真研究,在哲学本体论与价值取向两个方面判定它们为“异端”,在思想方法、具体认识方面又吸取它们的合理认识。王夫之非常善于熔铸大量的先行思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具有历史总结意义的博大思想体系。

为了比较清晰地理解王夫之学术思想的前后变化,我们将其主要哲学著作的写定时间(虚岁)排列如下:

1655年(37岁),开始撰写《周易外传》,同年八月,写《老子衍》初稿。

1656年(38岁),三月,写成《黄书》。

1663年(45岁),《尚书引义》初稿完成。

1665年(47岁),《读四书大全说》十卷完成。

1668年(50岁),相继写成《春秋家说》三卷,《春秋世论》二卷。

1669年(51岁),撰《续春秋左氏传博议》。自题观生堂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1671年(53岁),《诗广传》约写成此时。

1672年(54岁),重订《老子衍》,稿本被唐端笏携去毁于火灾。今存《老子衍》为34岁时写成的初稿。

1673年(55岁),《礼记章句》初稿写成。

1676年(58岁),始撰《周易大象解》。

1677年(59岁)秋,《礼记章句》四十九卷定稿。其中《大学》《中庸》依朱子旧注。萧萐父先生认为“盖授徒讲,非自得之作。”(www.xing528.com)

1679年(61岁),写成《庄子通》。该年秋,始著《四书训义》。

1681年(63岁),病哮喘。始撰《相宗络索》。又为门人讲解《庄子》,写《庄子解》,与《庄子通》相表里。

1682年(64岁),写成《说文广义》两卷。十月,写成《噩梦》一书。

1683年(65岁),重订《诗广传》。

1684年(66岁),病中写成《俟解》一卷。

1685年(67岁)孟春,写成《张子正蒙注》。同年八月写成《楚辞通释》十四卷。九月,为门人讲解《周易》,写成《周易内传》十二卷,又写成《周易内传发例》一卷。另外,《思问录》内外篇亦当定稿于此时。

1686年(68岁),重订《周易内传》及《发例》。又写出《四书笺解》十一卷。

1687年(69岁),开始写《读通鉴论》。

1688年(70岁),重订《四书训义》四十卷,今存三十八卷。

1689年(71岁),四月,重订《尚书引义》。

1690年(72岁),写成《夕堂永日绪论》内外篇,重订《张子正蒙注》。

1691年(73岁),久病哮喘,四月《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定稿。(1)

从上述简明的著述年表可以看出,57岁以后的王夫之几乎是每一年都有新的著述完成,而且学术的堂庑愈加广大,出入儒、道、佛,精研中国历史,对历史的兴衰成败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勾勒其主要的哲学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