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愚者,安徽桐城人(今属枞阳县)。其家族方氏由桂林迁往安徽桐城,其曾祖方学渐,祖父方大镇、父亲方孔炤均是朝廷命官,二人对《周易》都有精深的研究。方氏家庭是传统中国习文蹈武的家庭。少年时代的方以智自诩为“狂生”,“往往酒酣,夜入深山;或歌市中,旁若无人”。(1) 青年时代,他感愤于时局艰危,常常与朋友“画灰聚米”,筹画大计,报效国家。30岁中进士。其后仕途坎坷。明亡后,恪守遗民之志,一度坚持抗清,最后失败。然其终身不与清廷合作。据学者考证,他于清康熙十年(1671)在江西庐陵被清廷逮捕,病死于押往岭南途中。(2)
处在明末清初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再加上桐城方氏家族专擅《易》学的家学传统的影响与晚年逃禅的生活经历,方以智的哲学思想显得特别驳杂、光怪陆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道家与道教)三大传统,再加上耶稣会士传来的少量西学知识,均在方以智的思想体系中有所体现。他早年提出的“坐集千古之智而折衷其间”的宏伟学术理想,中晚年在哲学方面提出的“一贯”之道,“全均”理想,无一不体现了方以智哲学思考中试图纵览百家而自出杼机的哲学创造理想。就其出入三教、中西的思想规模而言,方以智在知识视野方面超出了同时代的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人,然而在思想的精审方面,与同时代其他三大家各自取得的成就相比略为逊色。这大约与他晚年的不幸遭遇及过早的逝世有关。(3) 他与朱明王朝有着深刻的政治情感联系,抗清失败后不得不逃禅,而即使在逃禅的状态下也未必完全放弃了反清复明的内在念想。这就使得他在学术上有折衷诸家的抱负,而在终极的文化理想方面缺乏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深沉理想,甚至也不可能像黄宗羲那样在明亡后持一更为超越的立场,从政治上彻底反省并批判传统帝王专制政治的过失。方以智的哲学思想虽然有种种不足,然其奠基在广阔知识视野之上的思辨哲学体系,为中国哲学在后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形态与博大的气象,蕴含着逸出儒家以道德为终极归依的思想倾向,凸显了哲学思考与科学知识的内在关联性。这是方以智哲学的显著特色。其主要科学与哲学著作有《通雅》《物理小识》《东西均》《易余》《一贯问答》《性故》《药地炮庄》等。(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