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著名少数民族体育学者饶远认为,新经济的发展促使文化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台走向前台,由配角转为主角,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效促进民族地区的扶贫致富[24]。少数民族节日体育资源在旅游产业中具有四大优势:一是有高品位的世界市场定位条件;二是风格独异的精彩性、惊险性;三是广泛的社会共鸣性与参与性;四是能够促进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民族体育资源整合配置。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其根本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自然资源独特。为此,科学地将旅游与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结合,不仅可以缓解云南少数民族就业压力,增加收入,同时还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因此社会各界有必要形成共识,科学规划,使各民族文化成为云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1.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的生产、生活性
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真正反映了体育源自生产、生活的本质。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是顺应各族同胞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同时它也服务于各民族同胞的生活,它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壮族抛绣球、抢花炮、打扁担、秋千、掼牛、射弩,傣族的赛龙舟,纳西族的东巴跳,彝族的摔跤,苗族的爬花杆、斗牛等活动的产生无不与特定的民族生产生活实践有关。
2.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的竞技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内涵
竞技性是所有体育的重要内部特征。竞争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赖以进步的客观规律[25]。这里所说的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的竞技性主要是指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活动中所包含的运动竞技,即运动技能高低的竞争,除此之外还含有程度不一的竞技心理。如壮族武术、射弩、抢花炮、掼牛、打磨秋等多以竞技技能高低为标准。打铜鼓、鸡毛毽、打扁担、秋千、虎棋、花棋等体育活动大多以斗奇制胜为快事。因此,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的竞技性特征能使参加者在相互竞争中获得心理的愉悦,也能够起到锻炼意志、开启心智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竞技性是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失去了竞技性,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也就失去了娱乐性与教育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26]。
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在其活动过程中还具有浓厚的观赏性特征。追求美的精神是任何历史时代、任何地域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心理趋向。人们在参加或观赏民族传统体育时,从各民族节日体育的内涵中体验到美,人们通过感官把这些富有文化特点的各民族节日体育活动的声、色、形、象等诸要素结合而构成了形式优美的审美图像,进而沟通族群成员情感、愉悦身心。
3.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
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行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更是为了满足广大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迫切需求。随着云南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更加全面,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呈现出多元的局面。在云南省民族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场地、器材等缺乏不能满足各民族健身需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健身娱乐功能突出、所需场地器材简易成为各民族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方式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科学规划,以文化传承为基础,以锻炼身体为目的,促进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与发展。(www.xing528.com)
(三)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是各民族世世代代相传的优秀文化产物,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的想象和实践的沉淀。其不同的传统技艺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思想以及行为方式等,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被纳入一座城市或者一个景区进行整体规划,一个民族的某项活动或者某个运动项目俨然已成为一个城市或景区的品牌、名片。如提到西双版纳我们就能想到泼水节,说到丽江我们就能想到纳西族,想到“东巴跳”。旅游业的发展为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项目提供了一个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推广与宣传的平台,云南旅游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来自各地的旅游者欣赏到多姿多彩的云南省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甚至可以参与其中,享受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的乐趣,达到康体旅游的目的。因此旅游成为目前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各民族群众是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的创造者、所有者、传承者,也是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的保护者。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保护必须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群众,保护也必须惠及广大民族同胞,这是实现少数民族节日体育价值的现实需要,也是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根本目的。
(四)以民族节日体育旅游转型升级为契机,促进乡村民族地区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目的,以乡村环境为空间,以旅居为特色的旅游形式,是乡村资源和旅游业融合的产物。云南省乡村旅游肩负“旅游产业扶贫”重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促进云南省乡村旅游向休闲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逐步由过去单一的食宿接待模式向田园综合体、旅游小镇、休闲农业等多业态转型升级,同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少数民族节日体育在乡村旅游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先天的文化独特性,内涵丰富的运动式体验性。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正发挥着巨大的功能性作用。2018年7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指出,将体育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实施体育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扶贫”提供了政策依据,因此我们应当以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为契机,推广“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在云南各民族地区大力开展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项目,开发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市场相结合的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资源,促进云南省区域内的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同时通过拓展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产业链,拓宽云南省各族人民收入路径,实现云南省各民族地区人民持续性脱贫的产业精准扶贫目标。
(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特殊桥梁
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通过空间发展来体现,少数民族节日体育以各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为依托,在各民族生产、生活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风俗、人文等独特文化。文化是人与人沟通、交往的桥梁。在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进程中,城市居民是主要客源,因此在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规划中,往往根据城乡差异来规划组合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节日体育观赏、体验、娱乐、休闲和购物等项目。作为旅游产品的一种,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具有分布地域广泛、旅游时间灵活、文化层次高、体验性强等特点。从经济角度来看,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的资源丰富,产品差异性强,重游率高,生命周期长,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力度强。将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作为连接城乡的一条纽带,延长农村的产业链,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对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特殊桥梁。
(六)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的重要方式
美好生活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是促进云南省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助推剂。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旅游的发展不仅给各族人民带来经济实惠,推动了当地的社会建设,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增强了各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还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加深了彼此的情感,促进了民族和谐,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