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传承特征
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少数民族节日体育优秀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节日体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也是扩大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影响的一条渠道。从众多的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内的群体心理和社会风貌。节日体育文化拥有极丰富的思想性、教育性、实效性、趣味性、健身性等特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正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击,许多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的民族生态特征正在消失,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我们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学校无疑是最佳场域,通过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的校际传承,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健身观念,提升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身体锻炼活动,同时还能起到提高民族自尊、自信,弘扬和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二)教育性
《中国古代教育史》记载:“氏族公社成员们除在生产实践中受教育外,又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受教育,他们利用游戏、竞技、舞蹈、唱歌、记事符号等进行教育[5]。”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活动本身就产生于生产、生活,并在体育活动中对下一代进行生产、生活技能的传授和教育,如傈僳族的过溜索、拉祜族的射弩、苗族的爬花杆等都具有向后人进行生产、生存能力教育的作用。有些少数民族还注意通过节日祭祀活动、戒度仪式、成人礼仪等形式教育族人和后人要勇于挑起民族兴旺的重担,如要参与战争、保长卫幼、相互帮助以及社会道德规范教育,以形成人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诚实、勇敢、坚毅等民族心理素质。
(三)竞技性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体育项目繁多,且运动形式千姿百态,每个项目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有的对抗性突出,有的又强调技巧,有的偏重趣味性。在形式上、数量上是现代体育项目难以比拟的。有许多项目只要加以改造,强化其竞技性、完善其比赛规则就可以作为竞技项目加以普及、推广。诸如抢花炮、摔跤、射弩、龙舟、武术、陀螺、木球、押加、珍珠球、秋千、蹴鞠、高脚竞速、板鞋竞技等就是经改良和完善后,发展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解、乐于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其中的武术、摔跤、龙舟等项目,经不断改造、提高,已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比赛规则与胜负评判标准,目前许多少数民族节日体育项目正通过学者们的挖掘、整理、进一步创编等方式逐步走向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大舞台,逐步适应体育竞技的要求。(www.xing528.com)
(四)健身性
少数民族节日体育同样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在愉悦身心的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促进人体能的发展和体质的增强,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所必不可少的基础,更是维系民族生存的保证之一。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劳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了各具特色的锻炼手段和锻炼意识。如侗族的抢花炮、哈尼族的秋千、回族的木球、藏族的押加、苗族的爬花杆等,都具有显著的强身健体效果。人们在参与这些活动时,不仅发展了体能,增进了健康,而且精神上得到满足,意志上得到锤炼,促进了身心健康。这是少数民族节日体育项目的本质功能。
(五)娱乐性
少数民族节日体育项目,基于本身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强烈的娱乐性。人们在闲暇时光参与传统体育活动,可达到使人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及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这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于生活在条件艰苦、较为偏远又相对封闭的少数民族而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他们主要的休闲、娱乐、健身方式。许多项目都是通过自娱自乐的消遣和游戏的方式进行,如彝族的跳乐、佤族的陀螺、德昂族的蔑弹弓、苗族的吹枪就具有典型的娱乐特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喜爱和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