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演奏心理培养研究成果

钢琴演奏心理培养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音乐记忆与审美能力在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和音乐表现能力,却忽略了对钢琴演奏心理层面的培养。演奏心理是演奏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演奏者在演奏实践中发生的心理认识活动。对演奏心理的培养和训练同样是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题。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在帮助学生增强记忆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弹奏完整的曲子中获得成功感,进而消除学习中的畏难心理。

钢琴演奏心理培养研究成果

(一)音乐记忆与审美能力

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和音乐表现能力,却忽略了对钢琴演奏心理层面的培养。演奏心理是演奏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演奏者在演奏实践中发生的心理认识活动。对演奏心理的培养和训练同样是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题。演奏心理包括对实际演奏过程的心理训练(即对音乐的记忆力和审美的处理能力)。

1.培养音乐记忆能力

记不住曲子,是不少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动摇学习信心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在帮助学生增强记忆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弹奏完整的曲子中获得成功感,进而消除学习中的畏难心理。一首曲子往往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才能成功。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常常感到诸多的不满意,有时是手指弹奏不灵活;有时力度掌握不好;有时是速度掌握不准,不能弹奏出好的效果和生动的乐曲内容。这时千万不要气馁,要认真思索、分析。当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领会了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时,千万不能放松,同样要认真思索、分析,抓住那美妙的瞬间,把这种好的感觉记住,加以巩固、再记忆、再巩固,直至熟练。并且使这种好的感觉能在以后的练习中尤其是在回课、演出中再现。

在培养记忆能力的阶段,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学生具有摄像式记忆的能力,对乐谱几乎能够过目不忘,这种根据视觉记忆的能力并非人人拥有,它要求演奏者对乐谱和键盘都极其熟悉,并具有随时转换的能力。根据亨蒙在《C—L1理学周报》1912年第19期上发表的题为《表演和记忆方法之间的关系》一文中谈到的调查报告显示,视觉记忆是所有的记忆方法中效率最低的一种记忆方法,远逊于听力记忆方法和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记忆方法。

有些音乐家愿意通过听觉记忆来背谱,初学的学生也愿意使用这种方法。尽管有调查表明,听觉记忆的方法是效率最高的背谱方法,但它需要一些先决条件,使得这种方法的实际操作可能性不大。首先它要求具有极其敏锐和准确的音乐听觉,其次还要有极其完美的演奏者提供正确的听觉范例。如果单纯靠听觉记忆来背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不由自主的完全模仿范例者的演奏风格。最重要的是很难有一个理想的演奏范例为听觉记忆提供范本。因此,最可行也最可靠的背谱方式是通过分析和演奏,在理性的清晰的记忆基础上进行背谱,通过对乐曲的整体曲式结构、和声、织体、调性的分析记忆来演奏。这样的背谱才是可靠稳定的记忆方式,这种方式能使演奏者,在任何乐句上都能够随时找到自己所要弹奏的音符,而不至于在演奏过程中,因为任何失误或干扰在突然中断后接不下去。

在音乐演奏心理的培养训练过程中,对于音乐记忆力的培养也就是背谱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最害怕的一个环节就是在演出过程中忘谱,他们视背谱为畏途,因而害怕接触新作品,拓展新的演出曲目。因此,如何训练背谱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记忆力,是钢琴演奏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最常见的背谱方式是通过运动记忆来背谱,也就是通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形成下意识的条件反射,依靠肌肉的运动记忆来进行演奏,这是最轻松的依靠熟能生巧形成的背谱方式,但同时也是最不可靠的背谱方式。因为当下意识的动作在不被打断或破坏时,可以顺利延续下去,但是一旦这种记忆信号遭到破坏,神经惯性系统便立刻中断,演奏者就可能再也想不起来下面该如何继续。因此,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背谱方式,即使对初学的学生也不应提倡用这种方式背谱。

2.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艺术。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而且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健康向上的)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充分发挥音乐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审美能力及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从而促进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进程。

我们都知道,审美趣味是一种有别于生理趣味的高级心理能力,它不是由遗传和本能决定的,而是由个体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心理能力的共同参与获得的。在所有的审美经验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与他们的演奏水平相适应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层次,是关系到学生音乐艺术表现水平高下的关键。这种后天的生活经验不仅包含个人的特殊经历和感受,而且包含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民族、地区、时代、风俗习惯和文化模式的影响。制约审美趣味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超乎个体生活领域的社会性偏爱,这种偏爱或者说这种审美的倾向性或心理定向,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综合了无数次的审美积淀而成的,是人类在生活、劳动和社会环境影响下,在经常欣赏和经常接触的艺术传统和艺术风格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这种心理定向一旦形成,便积淀在人的无意识的深层和个性之中,会经常在外部刺激和诱发下呈现出来。这种审美趣味的取向不仅有个人先天条件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受后天审美教育的影响,所以审美趣味的发达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这是钢琴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培养的重点。

柏拉图说过,真正的美并不在物中而是在心中,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物的美但看不到理念的美,看到理念的美是一种特殊的能力。这种能力或日鉴赏力,就是指发现和构造美的心理结构,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经常的实践和训练中形成的。未经训练的审美能力往往是不发达的,例如,儿童往往只喜爱节拍简单旋律欢快的歌谣,而不能接受具有复杂的和声织体与曲式结构的音乐作品。但如果他们经常欣赏复杂的和声与多变的旋律,其内在心理结构便能通过同形作用,逐渐地被美化,鉴赏力也就随之提高。欧洲中世纪布依休斯就曾指出:“我们之所以能欣赏声音的美的结构,那是因为我们自身以同样的方式构造着”。一旦建立起了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就能在音乐演奏中将长期积淀的审美趣味外化为出色的艺术表现力,而艺术表现力正是音乐演奏实践中的灵魂之所在。(www.xing528.com)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但是,这仅仅是停留于乐谱上的成果,仅仅是一度创作。演唱(奏)音乐作品的过程是二度创作。听者对音乐欣赏感受及领悟是三度创作。鉴于音乐艺术在表达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它在“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音乐艺术既不能像文学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能像美术作品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以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着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二度创作能力有感情的歌唱能力和有表现力的演奏能力及较生动的作品剖析能力。教师的音乐表现力直接影响着学生音乐感受力、审美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力求按乐曲所要求表达的感情和风格特点准确地范唱、范奏,使学生学习时对乐曲有一个较完整的艺术印象,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学生才会喜欢。这是培养学生审美兴趣的有效途径。同时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教学手势也是培养学生审美兴趣的重要因素。简言之,只有老师动之以情,才能正确培养学生审美兴趣。

(二)演奏自信与正确的反馈能力

演奏心理的训练还包括对演奏前的心理训练(即培养演奏的欲望和动机,演奏的自信心,培养对现场演奏状态的反馈能力和调控能力),所有这一切都是钢琴演奏心理训练必不可少的内容。

1.培养演奏自信

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缺乏自信心,究其根源不外乎几种原因:一是过于焦虑,二是缺乏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两点归结起来又可以总结为一个原因,即缺少充分的准备。绝大多数的焦虑往往是因为缺乏准备而引起的。技术上的困难,背谱上的不熟练,是引起焦虑的最主要的原因。事实上经过充分的准备和训练这两点都是可以克服的。一旦演奏者对自己的演奏内容胸有成竹、胜券在握,演奏前的心理焦虑状态就会大大减低,而代之以强烈的演奏欲望和渴望成功的冲动。如果演奏者在演奏前能够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实际准备,就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演奏效果。预期效果的实现对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演奏自信具有重大的建设性意义,因为每一次成功的演奏经历都会使演奏者对下一次的演奏充满期待和自信。教师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演奏自信心,不要让学生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登台演奏,也不要让学生演奏那些超出他们实际演奏水平的力所不能及的作品,更不应当在临演出前还指责学生或要求他们改进那些事实上在短期内无法达到的事项。只有当学生建立起了充分的演奏自信,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演奏水平。

著名的钢琴演奏家罗莎琳图雷克曾经说过:“有的时候,匆忙和压力会导致你紧张。这也是公开演出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认为:“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演奏的学习过程和临场演奏的效果。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是包括了气质、性格、情绪反应的特点、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认知模式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在内的各种心理品质的综合。”在钢琴演奏中,导致钢琴演奏者出现心理紧张的原因很多,既有其客观方面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关键的是演奏者未能将自己的生理、心理活动调节至最佳演奏状态。

著名小提琴家帕尔曼曾经说过:“紧张是生活中的一种实际情况,你必须与他相处,与他相处得越好,你就把它控制得越好。”在公开演奏时,演奏者充分的技术准备是“硬件”,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坚强的意志力则是演奏中的“软件”。“硬件”是整个演奏活动的基础,是演奏的关键,演奏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手段与音乐修养作为完整演奏的基石。然而再精湛的技艺,作为“硬件”都要通过“软件”表现出来,所以,演奏者可以在钢琴演奏的练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调整的能力,课下充分培养演奏自信。提高公开演奏时所需的心理适应能力

2.培养正确的反馈能力

优秀的钢琴演奏者不仅要具备高雅的审美趣味,还要具备良好的对于自身演奏的反馈能力。很多钢琴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来自教师的反馈来修正自己的演奏,因此在演奏过程中,不善于独立地客观地对自己的演奏进行自我反馈。但是,在音乐会演奏的舞台实践中,由于缺少了来自教师的及时反馈,如果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不具备客观的、独立的自我反馈能力,就不能在演奏过程中及时根据演奏效果进行调整。比如,在舞台实践中,由于演出气氛和演奏前的心理焦虑或演奏者的情绪过于亢奋,导致演奏者在演奏力度上常常会过于夸张,扭曲了正常的音乐表现,如果演奏者具有正确的反馈能力,就会及时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加以控制和调整。这种反馈能力同样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培养才能获得。如果演奏者不具备客观的反馈能力,在演奏过程中就会因为过于全情投入在自己的音乐情绪中,而无法对自己有失分寸的演奏做出修正,这就需要在经常的舞台演奏实践中去锻炼和培养对现场演奏的正确的反馈能力。

音乐的反馈能力和感觉音乐的能力相互交融,反馈也就是对音乐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它通过联想、反应、共鸣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去研究由旋律、节奏、和声、风格等组合而成的音乐美。音乐教学目的之一就是从音乐作品的内容、形象中激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动情”,使他们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达到真切、深刻的程度。如台湾校园歌曲《乡间小路》,从歌词内容上看是再浅不过了,但不能停留在这一般性的歌曲介绍上,要从其第一段音乐四句中,典型的起、承、转、合的民谣体,旋律中揉进了青年歌曲的活动节奏及乐汇的内涵去引导学生体味乐感;从中间段出现的全曲最高音、节奏变化等表现中,体会“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的主人公的悠闲、得意的心境。

培养正确的反馈能力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要向学生提出较为细致的听觉要求和方法,让学生明确听什么和怎么听。音乐作品不仅仅是个别的音符与和弦,音乐有许多基本要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织体等等,它们是表达音乐内容的特定语言,都有不同的色彩力度。例如,旋律的上行有扩张、渐强的趋势,下行有收缩、减弱的感觉;大调明亮,小调暗淡;和声有和谐与紧张度的区别,等等。我们通常所谓的“听音”,就是要听辨音的高低、和弦功能的异同、各种变化的节奏等音乐要素。这样的听,要“聚精会神”地听。所谓“听”“听到”“听仔细”,既是程度上的不同,又是心理活动的差异。在练习中,就要对这些基本要素有概念性的认识,使之在实际运用中分辨清楚。做到这些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建立起良好的、有日的听觉和正确的反馈练习习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并给一些经验性的建议。首先,要先“储存”杰出的音响信息。多听世界一流钢琴大师演奏的音响,把留有深刻印象的音响牢记在心,“储存”起来。其次,通过对每位演奏大师声音的大量“储存”和研究,想象自己所演奏曲目的音响效果,要“听”到自己的演奏。练习时,全力将自己的演奏与“听”到的效果相比较,尽量缩短二者之间的差距,这对提高个人的弹奏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最后,想象从未弹出过的声音,所有弹奏方法直接由练习者对声音的要求所决定,只有先“听”到,才能在后来的练习实践中反馈到。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尝试,并在练习中更好地发挥听觉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