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演奏技巧:织体技术的探讨

钢琴演奏技巧:织体技术的探讨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就钢琴技术的这三大门类逐一进行介绍和讲解。但在此须要说明的是,钢琴技术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孤立地研究某一技术手段是非常困难也是意义不大的。在钢琴技术中使用最为频繁、学习者最先接触到的就是织体技术。我们先来谈织体技术中的音阶技术。

钢琴演奏技巧:织体技术的探讨

钢琴技术的使用手段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按照其使用目的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一、织体技术,即构成钢琴音乐整体结构的技术门类。其中包括在经过句、伴奏音型及华彩段落中使用的音阶、琶音、双音、和弦等等技术手段。二、歌唱性技术,是指在钢琴音乐中表现旋律及各个平行声部的技术门类。其技术表现形式有很多与织体技术相同(如音阶、琶音、八度等等),但在具体使用方法上却有很大的不同。三、踏板技术,是指在钢琴演赛中踏板的使用技术。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就钢琴技术的这三大门类逐一进行介绍和讲解。但在此须要说明的是,钢琴技术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孤立地研究某一技术手段是非常困难也是意义不大的。因此在下面的论述中,经常要跨门类地进行比较和介绍。

在钢琴技术中使用最为频繁、学习者最先接触到的就是织体技术。除了最开始的识谱和基本手型外,音阶和琶音的练习是钢琴学习中最初的启蒙技术练习。我们先来谈织体技术中的音阶技术。

在钢琴技术练习中的音阶练习,一般包括自然大调音阶、和声小调音阶和半音阶。另外如自然小调音阶和旋律小调音阶,也偶尔会被使用。音阶的练习目的主要在于训练练习者的手指力量和整身的协调性,以使练习者在清奏过程中能够弹出音质饱满、颗粒均匀、灵活快速地跑句及伴奏音型。

音阶学习的过程一般是由慢到快、由短到长、由简到繁,需要严格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突击冒进,每一步都要为下一步打好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讲,钢琴学习者练习音阶的过程分为以下阶段:一、双手练习一个八度的反向音阶。因为这种音阶双手的指法相同,上下行又各只有一次换指,是音阶练习中最简单的启蒙练习。二、单手两个八度的练习。之所以跳过双手同向一个八度的练习是因为其难度比单手两个八度的练习难度还要大,这主要体现在双手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换指上。这一阶段的练习重点应放在手型的固定和手指的抬动上。另外转指(或称换指)技术在此时也应加以注意,可着重练习大指从手掌下钻过的动作以及手腕帮助调节的转动动作。三、双手两个八度的练习。这一时期主要练习的目的在于熟练掌握各个调音阶的指法。四、双手三至四个八度的练习。速度和均匀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应该对各个调音阶的指法已经熟练掌握,因此可将注意力放在抬高手指及动作的协调性方面。五、三度、六度、十度音阶正、反向练习。这已是一个相当高层次的练习,其中三度同向练习完成起来尤为困难,特别是对那些手指粗壮的学生而言,三度音阶是提高灵活性和准确性的“良药”。

各种音阶的谱例在《哈农钢琴练指法》及各类考级教材中都可以找到,在此就不再对音阶的型式多做陈述了。

关于音阶的奏法,我们分成三个级别加以介绍:

第一级,熟悉键盘。此级适用于前叙学习阶段中第一至第三阶段。在学生对音阶的基本音型和指法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过多奢谈技术动作的到位是不现实的。此时学生应将注意力主要放在把音弹对、指法正确上,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手型并将手指抬起后用力把琴键弹到底。在此就涉及什么是良好手型这一问题。对于初学者而言,正确的手形就是:手指自然弯曲,大指略向内弯曲,第一、二、三指关节支撑良好不塌陷、手腕略低或等高于第三指关节。要得到这一手型最方便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双肩放松,胳膊和手自然下垂,待双手完全处于自然放松状态时,老师帮助学生将手放于键盘上,此时的手型一般是非常标准而自然的。当然在弹奏音阶时要保持这一手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手指要抬,手的位置也在不停地变化。因此在启蒙阶段,不宜过早的强调抬高手指,否则对于学生形成一个自然松弛的演奏状态是非常不利的。在这一时期,换指的练习也不用过多的强调动作的标准和敏捷,倒是手腕的移动调节作用应尽早地告诉学生,特别是在右手上行、左手下行时,当大指从手掌下钻过时,手腕向外地微调动作对于演奏者克服转指时的不适感非常有效。此时不宜孤立地强调手腕的平稳,而是要强调如何让手腕参与到转指的动作中去,让手腕的水平动作代替因紧张而造成的上下颠簸。

第二级,力量练习。这一级别相当于音阶练习阶段的第四个阶段,即双手三至四个八度的练习。在这一时期演奏者练习音阶和以音阶为主要织体的练习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手指的力量,因为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都是手指力量的体现。这时将手指抬高并用力弹下去是学习者最应注意的,这就好比练习跑步的运动员练习高抬腿跑一样,是提高锻炼强度的手段。但在此需注意的是,手指并非抬得越高越好,而是在保持手掌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抬高。有些学生为抬高手指连手掌也跟着翻起来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另外在抬手指时各个手指也应区别对待,如大指、二指可以独立抬起,三、四、五指则可和其他手指一并抬起,特别是四指,完全没必要独立抬起,这反而会造成手腕和胳膊多余的紧张。在练习音阶中的拾指动作时有两个要点是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首先,在前一个手指抬起时,下一个手指应同时做好准备;当前一手指落下时,下一手指应同时抬起,并保持一定的弯曲,不要抬完一个再抬一个,或把手指伸平了抬起。其次,抬手指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多的距离供手指发力弹下琴键。因此快速而有力的下键才是抬手指的根本目的,不可本末倒置,手指抬得很高,下键却慢而无力或支撑不好造成折指,这样反而对手指力量的训练不利。(www.xing528.com)

以上两个级别实际上是为了达到音阶演奏所需的技术水平的准备期,而第三个级别—速度与灵活地运用,才是音阶技术的最终原则。对于已具有较深程度的学生或演奏家而言,音阶织体的演奏最终的要求是做到快速、均匀、准确、光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演奏者要以最小的动作去完成弹奏过程,以达到提高速率节约力量的目的。因此在这一时期:手指的抬起动作只要微微离键即可,在做翻转动作时手指与手掌的动作也越小越好,而手腕则必须以音阶的跑动方向为方向起带动作用,同时避免明显的抖动。此时手指力量的大小就起到了关键作用。手指力量充足,演奏者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手指,就能弹出快速:均分、音色明亮的音阶织体;相反,如果演奏者的手指力量不足,就会造成跑不快、弹不匀的现象,更谈不上音色的要求了。因此在前两个级别,特别是第二级别的准备训练至关重要,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演奏者对于那些有许多快速音阶织体的作品应谨慎的对待。

音阶技术在具体作品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音阶的走向感。演奏者应根据织体的走向随时调整演奏时的重心和力度,保持音乐的流动性。二、分清主次。有些音阶织体在音乐中是旋律(关于这种音阶织体演奏的特殊性我们在下一节中会提到),有些则是伴奏音型或经过句。在后一种情况下,演奏者不宜将其弹得过分沉重,只要弹出足够的光彩便很好了。三、转跳结合。在进行音阶练习时转指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但在实际演奏中为了提高速度或降低难度,必要时我们也可采用直接跳跃的方式进行手位转换。但要注意保持力度的均匀和线条的连接。同时切记,除非转指会造成速度的降低和过大的技术困难,否则不要选择跳跃这一技法。

下面来谈钢琴演奏中另一项重要的织体技术:琶音技术。

在钢琴技术学习的初级阶段,琶音练习和音阶练习一样是最经常被人们使用的练习手段。琶音练习的种类一般包括:主三和弦琶音、导七和弦琶音和属七和弦琶音。由于琶音在识谱、指法方面比音阶记忆起来要简单,所以对于手较大的学生而言,在学习完某一调性的音阶后可以立即学习同一调性的琶音。

演奏琶音所需的手型与演奏音阶时基本一致,但对于手较小的演奏者来说,弹奏七和弦琶音时,手指可以伸平一些,整个手背的弧度可以降低一些,但各个关节不可失去支撑力。由于琶音练习每个音之间的距离较大(三度或四度),在琶音的演奏过程中手腕的调节带动作角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还是以右手上行、左手下行的转指动作为例。在音阶中大指从掌下钻过触键的距离是小二度,而在琶音中则是纯四度。可以试想,在演奏琶音时如果手腕始终处于僵硬状态,小臂若与键盘始终保持90度的垂直关系,那么除非演奏者长有十厘米长的超长拇指,否则在转指时根本无法够到琴键。因此手腕的带动调节动作在琶音演奏中必须是主动和积极的,具体地说就是:在演奏琶音织体时,每到换指的地方(无论上行、下行)手腕应先于手指做好准备向外侧移动,与键盘约成45度角。当换指动作完成后,手腕应自然地回到与键盘成90度的状态并准备下一次侧移。

与音阶练习不同的是,琶音的基础练习方法与实际演奏方法没有太大的不同。由于琶音练习的主要目的是练习手指的伸张能力,在练习琶音时不必太多强调抬手指的动作。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在弹奏琶音时弹完一个音后手指喜欢继续按住琴键而不立即放掉,以至于可以听到和音,直到转指时才不得不把前面的音放掉。这种情况如果是演奏家有意识地追求连音效果则另当别论,但在通常情况下都是演奏者由于手指的独立性不够而造成的无意识行为。因此在琶音练习中也要有意识地抬起手指,只不过不用抬得太高。

琶音的练习与实际演奏对技术的要求的些许不同在于,在练习时更强调琶音中每个音的质量,要求下键有力,手指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而在实际演奏中力量的平稳转移与保持线条的连贯性是最根本的要求,因而手指要贴键弹奏,力量则像一个沉重的球一样从一个手指“滚”到下一个手指,而手的水平移动基本是由手腕和胳膊的带动来完成,手指只负责那灵敏的一击就行了。另外,在琶音织体的实际演奏中,“转”与“跳”相结合的例子比起音阶织体要多得多。这是因为琶音织体手位转换的距离往往很大,用转指的方法弹奏根本够不到或来不及。因此在演奏中整个手的位置转移和跳跃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此时要特别注意的是,每次手位转换后的第一个音要特别控制,不可弹得过重过硬,以保持整个织体线条的均匀流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