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化就是要体现和表达每个民族所特有的根本的特性。每个民族,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只属于它的,为其他民族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民族化的概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借鉴和利用外来的艺术形式和经验,吸收、改变,使其中国化;二是继承和革新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适应于新时代的需要。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在于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
中国钢琴的民族化,则是要用钢琴这一外来西洋乐器来体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内涵,传达本民族的精神、意韵、风格,是一种“舶来—融合—弘扬”的过程,其发展不仅取决于借鉴、吸收优秀的西方音乐文化成果,而且应该以建设并发展本国的钢琴音乐文化为重任,真正的实质应在“纵”的继承和“横”的借鉴之交叉点上的有机融合,即一方面吸收异域营养,促进自身之现代化,一方面更应彰显中国钢琴艺术本来的民族特征,将引进、吸收的西方艺术来建设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而这样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要实现其民族化的过程,依赖于民族化教学意识的建立、民族化钢琴作品的诞生,以及民族化钢琴人才的培养,所有这些,都需要钢琴教育民族化起到关键而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钢琴教育民族化就是要将钢琴民族化通过教育这一传播手段,由我国的钢琴教育家、钢琴演奏家、钢琴作曲家以中国的民族文化为根基,结合我国的基本教育国情及中外的钢琴教育实践,来推动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育研究成果(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体系)及有世界影响的中国钢琴学派的形成,其目标和意义就在于:继承巩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推广和弘扬中国钢琴音乐,培养中国民族化钢琴人才,建立中国的钢琴学派。
(一)巩固民族音乐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实现共同理想和发展目标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要维护本民族的文化特性,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没有强烈的民族精神是不可想象的。而培育和弘扬民族意识、精神,即培养个体的民族归属感、民族价值观、民族信念和对本民族生活方式、历史命运的理解,并高扬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情感则需要通过民族化教育的手段来实行。
中国的钢琴音乐,是作曲家、钢琴家们将先进科学的理论技术同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借鉴成功经验、深入挖掘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结果。无论是根据古曲、民间器乐曲、民歌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还是个性鲜明、创新进取的中国创作作品,都必须反映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民族韵味。这些融汇民族特色、民族气息的中国钢琴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的象征和呈现。中国的钢琴音乐要显示出其特有的民族内涵和意韵风格,不仅需要依赖于民族化教育,培养和建树起中国钢琴教学者与学习者共有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而且,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民族化的教育途径、手段,使这种民族音乐意识、民族音乐精神在中国钢琴音乐中传承和弘扬。
(二)继承和巩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推广和弘扬中国钢琴音乐
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是优秀的历史成果和见证,更是宝贵的财富和精神养料。怎样才能繁荣我国的钢琴教育事业?使我国的钢琴音乐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取得国际钢琴界的认可?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就是必然的选择。巩固、继承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并推广、弘扬中国钢琴音乐,就是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柯达伊说过:“民族文化是表明民族本性、民族尊严、民族意志的标志,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它们不仅具有民间意义,而且是更具有民族意义的一项财富,它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如果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去追求有机的、发展的音乐文化,就必须通过教育使其为全民所有。”
其一,中国钢琴音乐文化需要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得以继承和巩固。
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中华大地孕育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这种中西合璧的产物,不仅揭示出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神韵,展现出中国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传统音乐文化新的延伸和发展。从各个层面具体看来,应该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优秀成果。从传统美学角度看,“中和之美”一直是中国音乐永恒追求的目标,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大乐与天地同和”到“据自然之理,求音声之自然之和,达平和之乐”,均可谓是浓淡相宜、形神兼备。单从中国钢琴作品的实践中证实,则以《梅花三弄》《阳关三叠》的回荡不绝、韵味无穷,《彩云追月》《平湖秋月》《二泉映月》的夜阑人静、诗情画意,《夕阳箫鼓》《流水》的静虚淡远、幽深缥缈为佳作代表,堪称中国钢琴音乐的神韵。
从表现手法上看,中国的钢琴作品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中国民族风格的特色和韵味。如钢琴曲《牧童短笛》的呈示部一呼一应之感而获得的鲜明而自然的音乐形象是运用的民间器乐中的“句句双”手法,中段将曲调中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片段有规律的重复、移位,加以展开则运用的“垛字句”,与呈示部形成对比《山歌与铜鼓乐》《多耶》《长短组合》等作品中运用的多节拍“节奏重音”、不协和和弦、律动性的节奏都体现着多声部民歌中的表现手法:《夕阳箫鼓》则运用了民族乐器琵琶中的弹、挑、扫、撇、滚、拂、轮、摘及古筝中的刮奏、撮等技巧;《春舞》中的新疆手鼓节奏则与民间舞蹈、打击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www.xing528.com)
从创作特征上看,则更体现出“洋为中用”的特点。不仅在创作手法上,既有根据各地区民歌、中国民族器乐曲、声乐作品、创作歌曲等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如《巴蜀之画》《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百鸟朝凤》《二泉映月》《夕阳箫鼓》《松花江上》《黄河协奏曲》等,又有以西方的音乐形式或自身创建的音乐形式来体现音乐内容的中国钢琴作品,如《长短组合》《多耶》《侗乡鼓楼》《太极》等。在具体的钢琴作品内部,也同时运用了传统手法和现代手法,即在旋律上直接移植民族民间音调:在技法上则利用音区、音型、和声的扩充、简化、卡农的变奏手法,甚至用西方现代和声技法来诠释钢琴作品,如根据四川民歌改编的《巴蜀之画》,六首小品几乎都是装饰变奏模式,第一首《晨歌》,在山歌旋律于中声区呈现之后,提高音区八度变奏一次,并较多的配置空五度、空四度和五度四度叠置和弦;根据二胡曲改编的《二泉映月》,变奏方式则通过不同织体(琶音、和弦等)、不同触键手法连音、颤音、半连音、左右踏板的应用,以及单音、泛音、双音、八度分别奏出旋律的手法,使原曲旋律在高中低各声部、各音色中轮流呈现出来以青海民歌为素材写成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采用了自由无调性的和声处理方法,将中国民族风格的旋律与现代和声技法相结合,使有调性的旋律蒙上了复合的、多层次的不协和的和声面纱,为原民歌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其二,中国的钢琴音乐需要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得以推广和弘扬。
中国的钢琴音乐,被中国人所接受并运用,虽然其历史不过百年,但从20世纪三十年代贺绿汀等作曲家创作中国风格钢琴曲时,中国钢琴音乐就开始了民族化的探索。据《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一书中统计,1915—1995年间,共计有600多部中国钢琴作品正式出版。但音乐是一种表演的艺术,音乐作品无论出自何人之手,都必须通过表演,转换成音响的声音,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才能实现其作品的真正价值。离开了传播的手段和方式,音乐作品只能永远以乐谱的形式存在,其真正意义也就不复存在。西方成熟的几大钢琴学派,如俄国学派、德国学派、法国学派、意大利学派,不仅有大量自己的作曲家和钢琴作品,而且各国的钢琴家以演奏自己的作品为荣耀,在钢琴比赛中,往往都会演奏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作品,像俄国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德国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法国德彪西、拉威尔的作品:波兰肖邦的作品:匈牙利李斯特、巴托克的作品。中国的钢琴学派,不仅要有自己的作品、更需以这些钢琴作品为世界所公认,中国的钢琴音乐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在演奏中得到表现,在历史中得到见证,这一切都依赖于中国的钢琴教育民族化,为中国钢琴音乐得以继承、推广和弘扬做出贡献。
中国钢琴教育界许多著名的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一直为宣传中国的钢琴音乐,推进中国的钢琴民族化事业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钢琴作品《牧童短笛》,第一次将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钢琴作品推上了世界乐坛,代代相传的钢琴教育,一直延续着它的教学,使这段耳熟能详的中国钢琴音乐能在国际上经久不衰。在20世纪80年代,为纪念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重要的作曲家江文也,著名钢琴家、演奏家赵屏国演奏了从未演奏过的三部钢琴套曲,他对作品深刻含义的挖掘,为这些作品增添了奇异的光彩,使人们欣赏到江文也钢琴音乐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周广仁、鲍蕙养,和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卞萌,近几年开出了多场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为中国的钢琴音乐演奏和推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卞萌博士经常演奏的蒋祖磐《第一钢琴奏鸣曲》,包含各种复杂变异的节奏节拍、突变渐变的速度力度、多变情趣的乐曲意识,是一首运用西方自由无调性作曲技术创做出的中国无调性钢琴作品,她的演奏,更让国人领略到融合民族风格和独特创作手法的中国钢琴音乐。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钢琴音乐推广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钢琴教学和国内大型钢琴比赛中的中国钢琴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1991年,中央、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就已将中国钢琴作品的曲目在钢琴教学大纲中一一列出,中国音乐学院和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就将钢琴教程大纲分为一级(或预备级)到十级,每级中均列出了中国钢琴作品的内容,除此之外,许多高等师范类院校也在为这项工作积极的努力,有的已做出明显的成绩。早在中国主办的第一届北京国际钢琴比赛中,《多耶》(陈怡)、《长短组合》(权吉浩)及《情景》(王建中)三首钢琴作品被指定为比赛的必弹曲目。2000年,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中,用现代技法创作的具有京剧唱腔和节奏的《京剧瞬间》(陈其钢)也是国际钢琴比赛的必弹曲目。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越发重视,中国的钢琴音乐才能为国人认识,在世界上立足,不断挖掘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积极地在教学中使用,才能更好地推动、发展中国的钢琴音乐。
(三)培养中国民族化钢琴人才、建立中国钢琴学派
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音乐教育要实现的结果和达到的标准,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教育学音乐,感受、表现、创造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具备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和基本能力,而终极目标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音乐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最终离不开音乐人才的支撑,音乐教育最终结果—学生,对音乐事业的传承、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钢琴教育亦是如此,中国的钢琴教育民族化要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也依赖于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未来—中国民族化钢琴人才,使他们成为中国钢琴事业的基础和中坚力量,致力于继承中国的钢琴民族化教育事业,在中国钢琴学派的建设中做出努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并不缺乏具备世界一流演奏水平的钢琴家,在国际上,有第14届肖邦钢琴比赛荣获桂冠的李云迪、享誉国际乐坛的天才郎朗声名远播、崭露头角:在国内,众多音乐院校优秀的钢琴学子才华横溢、家喻户晓。而现在要做的,应当有意寻求西方与中国的不同,形成中国自己的演奏特色,并建树起表现和传播中国钢琴音乐的群体及其代表人物。中国钢琴学派的形成,除了公认的优秀钢琴作品,还需要一大批能出色地演奏自己国家作品的演奏家,即中国民族化钢琴演奏人才。正如著名钢琴教育家杨峻先生所说“如果我们中国人弹中国钢琴曲还不够味,那实在说不过去,我觉得中国的演奏家,既要把莫扎特、贝多芬弹好,也更要把中国自己的作品弹好,否则就枉费了中国钢琴家之名。试想,如果中国人连弹中国作品都弹不好,那还有谁能弹好呢?”
可见,中国钢琴事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民族意识的巩固,钢琴音乐的表现、传播,钢琴文化的繁荣、发展,更需要一代代钢琴人才的巨大努力。不过,这项事业不仅需要培养精通中国钢琴音乐的演奏家,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也需要更多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人才、钢琴艺术的欣赏人才,甚至变为全民性的民族化任务,推广为国民的欣赏娱乐方式,以提高中国钢琴音乐的认识、鉴赏水平。因此,不仅在理念上要体现出对民族化教育的重视,在钢琴教育的目标系统、教材体系、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制定上都需要反映出一种系统的民族化思路。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重任,需要我们几代人,甚至更长远时期的努力,尽管目前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但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一定会沿着民族化道路向前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