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一个独立建制的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建立,全国各大城市大专院校纷纷设立音乐专科、设立钢琴课程,中国钢琴教育得到初步发展,中国钢琴民族化音乐探索也取得标志性的进展。首屈一指的《牧童短笛》,采用欧洲对比复调技术与我国民族支声复调相结合的手法,使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作曲理论相结合的理想成为现实,开创了中国民族化钢琴作品的先河,带动着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发展,如,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钢琴作品《十六首断章作品》《五首素描》江文也,以及对无调性现代技法做出最早尝试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桑桐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央、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正式成立,全国各地钢琴教育基地相继建立,钢琴专业、钢琴主科教学逐步完善,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钢琴人才,其中许多钢琴家不仅谙熟专业演奏技法,而且积极响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指导方针,创做出不少民族化的钢琴教材,如黎英海的《五声调式钢琴练习曲》《民歌钢琴小曲五十首》《中国钢琴曲选》等,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中国以后17年中,正式出版的中国钢琴作品就达235首以上。中国的钢琴家、作曲家成功地将一些著名传统民族、民间器乐曲、民歌改编成钢琴曲,创做出一大批喜闻乐见的中国钢琴作品,如钢琴协奏曲《黄河》《夕阳箫鼓》《百鸟朝凤》、钢琴伴唱京剧《红灯记》等,迄今为止仍是教学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民族化钢琴教材。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钢琴教育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各专业音乐学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制定出主科教学各阶段应有的艺术和技术水平的标准,并专门列出中国钢琴作品的考察曲目,将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教学首次提高到了重要的地位。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作曲家一方面仍坚持中国调式基础的特性,进行着民族和声的革新与试验,另一方面,尝试着对新风格的大胆探索,追求新音响结构的钢琴作品,或运用无调式和十二音体系等现代技法创作追求民族神韵,如陈怡的《多耶》、周龙的《五魁》、权吉浩的《长短组合》、邹向平的《侗乡鼓楼》等,或独创作曲技法,进行创新实验,如赵晓生的《太极》、彭志敏的《风景系列》、蒋祖磐《第一钢琴奏鸣曲》等,树立了中国钢琴音乐新的里程碑。(www.xing528.com)
中国的钢琴音乐,从民族性的音韵提炼,通过钢琴的音响加以发挥,无疑是具有民族化、艺术化、国际化的特点的。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道路印证着只有把艺术的触角切入民族生存最敏感的神经,我们才会具有冲击力与震撼力,只有背靠着民族文化的、哲学的和美学的坚实基石,我们的现代艺术无论是批判还是建构,才会有文化的广度,美学的高度,以及哲学的深度。只有富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才能深刻地表现生活,才能很好地表现民族精神和风貌,才能成为最真实的艺术形式。
在我们民族的艺术史上,几乎所有外来的艺术形式,只要定位于本民族的基础之上,与民族精神、风格意蕴有机融合,形成具有本国国情的民族化形式,外来艺术的本土定位是能够成为现实的。最早的民族外来乐器二胡、喷呐、扬琴、琵琶等,在经历几个世纪的磨合之后,早已融进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成为中国乐器大家族中一员,现在一般人都会认为它们是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而很难相信它们曾经也是外来乐器。话剧,这种他者,甚至有些人看来话剧在中国是无根漂浮的外来的文学艺术,然而从曹禺的《日出》《雷雨》等经典话剧身上看出,要把外来的形式转化成我国民族自己的,才能创建所谓的民族话剧。西洋美声唱法传入百年,我国的声乐家已经把传统保护发掘与前卫创新结合起来,把个民族的声乐资源和300多种地方戏曲,特别是对京剧的各种流派唱法深入研究结合起来,推陈出新,不断交流,使中华的声乐文化能在世界舞台上获得新的存在方式,成为世界新文化的组成部分。再有,被看作是欧洲音乐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打动了几代人,40年来长演不衰,受到国内外人们的高度赞扬和喜爱,其最主要的原因仍在于,它是从我们泥土中生长的民族音乐语言与外来艺术形式有机融合卓有成效的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