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钢琴艺术:莫扎特音乐的创作与发展

西方钢琴艺术:莫扎特音乐的创作与发展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莫扎特并不是单调而乏味的,他的音乐中包含真性情的喜怒哀乐。而莫扎特的音乐又折射了他本人性格的复杂性,其中包括多种情感因素。不和谐和弦与不经常出现在莫扎特作品中的音程贯穿在这一乐章的主题中,渲染焦虑、寂寥的情绪。人们一度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是孩子的第一选择,也只有孩子才能将莫扎特的情绪表现得不加修饰,浑然天成。他们认为,莫扎特的音乐其实蕴涵有深刻的人生内涵,没有成年的孩子是不适合演奏奏鸣曲的。

西方钢琴艺术:莫扎特音乐的创作与发展

(一)莫扎特音乐中的自由与天真

莫扎特的音乐世世代代受到人们的喜爱,有人将它视为欢乐的源泉,有人将它当作智慧的密码,有人甚至称他为上天的福音。莫扎特的曲风典雅秀丽,作品中的每个音符都如同珍珠般玲珑剔透,又似阳光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所以,即使面对乐思最复杂的创作,人们也在音乐中看不出任何斧凿的痕迹。莫扎特用自己与生俱来的天真还原了音乐的简朴,给世间留下了最亲切易懂的音符,他也成为维也纳古典主义时代的神话

莫扎特音乐的特点是自由而规整,很少有夸张的成分;平和而聪颖,充满灵机一动的欣慰。听到他的音乐,就像感受春天清晨阳光的照耀,温暖但不刺目,没有咄咄逼人的热情,也不会有灼人体肤的炙热。然而莫扎特并不是单调而乏味的,他的音乐中包含真性情的喜怒哀乐。这些情感不需要刻意的修饰就在他的音乐中形成了非常天然的对立,然而这种对立会自然化解,这也源于莫扎特与生俱来的对美好与和谐的纯真向往。

在莫扎特身上,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自由本真的天性。他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有感情。他的天真表现在感性的一面中,心情经常受到周围人和事的影响,容易感动,具有细腻敏感的特质。而莫扎特的音乐又折射了他本人性格的复杂性,其中包括多种情感因素。复杂而宽泛的情感因素也成为莫扎特的钢琴音乐能够在每个时代产生共鸣的原因。在人们通常意识到的天真、快乐的背后,莫扎特的音乐中还蕴涵着对人性弱点的透视和理解,他本人也经常处于踌躇之中。在面对人生命题的时候,莫扎特表现出来的不是无忧无虑的天真,他略带悲观的疑虑眼光似乎更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

莫扎特的音乐语言和音乐风格可以归结为18世纪启蒙运动的结晶。他通过音乐作品表达出来的心灵感受和人生态度是复杂多样的,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坚信,无论莫扎特的生命的思索是否深刻,莫扎特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也在今天给予了人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天真并不是幼稚赤裸地面对生活,而是被磨砺出的复杂性格包裹下的一点本真性格。这种性格是难以磨灭的,它潜藏于心,而对于莫扎特来讲,它就蕴涵于那些美丽的音符中。

(二)莫扎特音乐中阴郁的小调

1778年是莫扎特经历最丰富的一年,这一年所发生的一切为他留下了人生中最痛苦的记忆。当情绪发生波动的时候,莫扎特会以两种方式表达自己,一种是写信给自己的父亲,另一种是用音符抒发内心。虽然在一生中莫扎特遇到过种种挫折,但是在音乐的世界中,他更加倾向于选择明朗、轻快的大调。在他的几百部器乐作品中,小调少之又少。但是在1778年,莫扎特写下了一部小调作品——《a小调奏鸣曲》(作品310)。这首奏鸣曲充满了“非莫扎特”式的紧张不安,阴郁、恐惧与焦虑的心情成为作品的基调。了解这部与众不同的奏鸣曲需要从177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说起,对于莫扎特而言,1778年可以算得上是转折的一年。在短短的300多天里,莫扎特既经历了爱情的欢乐,也体会了离别的痛苦,而且在这期间,他最亲爱的母亲在巴黎离世,加之在复杂社会中的种种遭遇,莫扎特的精神陷于困惑。

《a小调奏鸣曲》是莫扎特最著名的小调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是莫扎特第一次以正式严谨的形式用小调表达内心起伏的波澜,其中所带有的戏剧色彩和悲剧情绪让人不由得认为这部作品超越了作曲家本身的年代。在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中,莫扎特在开始的几小节中就出人意料地加入了不和谐和弦,右手的旋律失去了以往优美的线条,以很短的音程进行变化,令人感到很强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不和谐和弦与不经常出现在莫扎特作品中的音程贯穿在这一乐章的主题中,渲染焦虑、寂寥的情绪。夸张的强弱对比也使音乐的戏剧性得到强化,让人感觉所有紧张、不安并不是单纯来自节奏和旋律制造的气氛,力量的变化也好像是作曲家叹息的语气。

在第二乐章中,莫扎特仿佛获得了一点心灵的慰藉。他一直在寻找一种方式来稀释内心的痛苦,于是他开始虔诚地祈祷,并在祈祷中安慰自己。音乐在开始时如实表达了莫扎特的心情,曲调比第一乐章平和了很多,仿佛主人公已经恢复平静。但是,音乐也毫无保留地透露了他的内心。在一段平静祥和的旋律之后,紧张不安的情绪又重新占据了作曲家的内心。

乐曲的第三乐章又回到了第一乐章的气氛中。音乐是第二乐章末尾的延续,在回旋曲中进一步展开。但是莫扎特终究是莫扎特,与第一乐章不同的是,第三乐章多了富有动力的附点节奏,制造出与前面对比鲜明的明朗情绪。莫扎特的高深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在作品中大规模地制造压抑、沉重的气氛,而是在这一点点明朗的情绪中,将悲伤衬托得越发明了。人们一度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是孩子的第一选择,也只有孩子才能将莫扎特的情绪表现得不加修饰,浑然天成。但是随着人们对莫扎特的了解逐渐加深,很多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莫扎特的音乐其实蕴涵有深刻的人生内涵,没有成年的孩子是不适合演奏奏鸣曲的。因为奏鸣曲拥有比一般乐曲更为深刻的内容性,只有具备一定的人生阅历才能理解体会这种人生况味。《a小调奏鸣曲》(作品310)就是这类奏鸣曲的代表。它虽然写于莫扎特创作的早期,但是那些隐藏在平静、优美之中的惶惑与悲哀、孤独与落寞恰恰是人性中最深刻的情感之一。

莫扎特还有一部小调作品——《d小调幻想曲》,写于他逝世前不久。据说这部作品并不是由他亲自完成的,莫扎特逝世之后,作品的手稿被人发现,艾伯罕·穆勒代替他完成了最后的写作。这部作品无论是从曲式结构还是从音乐内容上都预示着浪漫主义的到来。在音乐中,莫扎特同样使用了不和谐和弦,同时他还采用了在其他作品中不常用的半音阶以及非常规的和声转调来刻画内心情感的剧烈变化。在这部幻想曲中,莫扎特不再恪守规范,音乐从头到尾充满了自由而写意的变化,作品完全像标题所描述的那样充满“幻想”。这部作品是莫扎特生命最后几年里复杂心情的写照,作品所承载的内容已经超越了莫扎特当时的年龄,是人生经历了欢愉、悲伤、忧郁、苦闷转而成熟之后留下的平淡,也是莫扎特小调作品中的结晶之作。

(三)莫扎特音乐中对生命的态度

人们很难从莫扎特的音乐中听到悲观颓废的情绪,即使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莫扎特所创作的音乐依然可以作为宽慰人们灵魂的良药。他所传递的情绪包含了超然物外的情感,以至于人们将其视为上帝的福音。但是,如果人们了解了莫扎特的一生,了解了他的所想所为,就会觉得他的音乐并不是简单的快乐,也不是孩子口中天真的童言,甚至有人形容他的音乐包含了“普遍的世界”,最能够打动那些“世界痛苦”的人。

莫扎特的音乐之所以能够引起普遍的感动,正是因为他所思考的问题并不单纯是音乐问题。他对人生的思考是复杂而全面的,其中人生面临的最大课题——死亡,就是莫扎特常常思考的问题。谈到死亡,人们可能更熟悉那段《安魂曲》的故事。他在写作《安魂曲》时满脑子都是告慰自己的想法,越是这样,这种想法和预感之间越是相互催化,使《安魂曲》更像莫扎特写给自己的作品。(www.xing528.com)

随后,在他创作的许多作品中,这种对生命的态度都表现出来,尤其在作品的慢乐章中,莫扎特将自己对死亡的释然心情融合在音乐中。由此人们可以看出,其实莫扎特没有无缘无故的天真与豁达,他的快乐与平静全部来自心底的达观。从这一点上讲,他的生命哲学是高深的。

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中,莫扎特除了创作《安魂曲》、歌剧《魔笛》以外,还写作了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第27钢琴协奏曲》,并且亲自担任首演的独奏。

写作这首作品的时候,莫扎特对于死亡的感受越来越强烈,但是他用音乐说明了自己的心境:惧怕是没有用的,一切抗争的结果最后都要归结到死亡中。于是,在这部作品中,他申明了“知天命”的价值观:眼前的生活就是一切,对于死亡,任何人都无能为力,但至少,这也许不是一件坏事。于是,在《降B大调第27钢琴协奏曲》中,人们还能够听到胜利的欢愉,能够看到英雄性的形象。而在钢琴与乐队热情交响的背后,潜藏的是破解严肃命题后留下的冷静。

1791年12月4日,莫扎特在谈论自己的作品时提到灵魂的皈依,还在面对亲人时提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他的预言是正确的,就在第二天,他便永远离开了钢琴,离开了乐谱,离开了维也纳。然而这种离开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充满悲哀的结局,对莫扎特而言,他的结局恰恰是平静安详的。虽然被葬在普通墓地不知名的一处,但似乎对于已经解开自己内心哲学问题的人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正如莫扎特所言,他已经在“另一个较好世界”了。

(四)莫扎特音乐中对立的情感表达

从1770年开始,对戏剧性的强调成为音乐风格的中心。首要的影响来源很明显是歌剧,因为在当时意大利歌剧是最声名显赫的音乐形式。不过很有趣的是,虽然纯器乐最终也是想要获得一些歌剧所具有的声望,但在寻找表达音乐结构的新方法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歌剧是相对比较保守的,而一开始纯器乐却比歌剧更具独创性。更何况,在制作一种耗费十分庞大的音乐形式中,摒弃已被接受的惯例也的确更加困难。最初,我们是在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中看到了最出人意料的戏剧性表达,甚至在钢琴奏鸣曲这个比较节制的音乐形式中,也有一些这样的例子。

巴洛克时期音乐中不间断(或者只有少许一点儿间断)的流畅性已不再时兴。奏鸣曲这种二部曲式的前半部分也已经不再像18世纪初期那样简单地收尾于属调上的半终止式或终止式上。现在,在乐章前半部分的中部,属调的到来变成了一件大事:有时,属调的到来是由之前在属调之属调上的半终止式所引发的;节奏型经常在此时被打乱;而后,一个新的主题就可以被引入了。即使在没有新的主题出现,音乐的连续感也十分强的时候——比如在海顿的一些交响曲作品中——属调仍然得到了更牢固的建立,而新的调性也被更加活跃且不同的节奏织体所突出。在童年时期的音乐欣赏课程中,我们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奏鸣曲式中有着相互对立的主题:第一主题是雄性的,更有阳刚之气;第二主题则是雌性的,更为温婉。我们甚至可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理论都是非常适合的。

例如,在莫扎特的《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ra in B-flat Major K.333)中,我觉得副部主题就比主部主题更为果敢,更具有雄性气概。贝多芬《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的第一乐章也属于类似的情况。但是,讨论各个主题究竟算是雄性的还是雌性的并不能带来多少收获,所以在此我们也就不过多地对这个话题以及主题对立的话题进行探讨了。

这里,更有意义的话题是所谓“内置对立”(built-in contrast),也就是一个主题或动机本身就展现出对立的情感,就好像它自己就是更大的乐曲结构中的一个缩影。这样的主题并不经常出现,但也不算少见。它们值得我们认真地进行考察,因为由此我们能够准确地看到这几十年间的音乐风格是如何表现情感的。在音乐中表现情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某个情感不再是静态的,而变成了戏剧情节或冲突(agon)中的一个角色。至此,器乐展现出了全新的维度

(五)莫扎特音乐中c小调风格的展现

在18世纪晚期,c小调具有深远的象征性意义。但是,由于一些技术层面的原因,c调的确是最基本的调性。这既是因为组成C调的音符是键盘乐器上所有的白键,在其记谱中没有升号或降号,也是因为大提琴所能演奏的最低音是c音,故而在许多弦乐作品中,c小调可以提供一种可能的空弦音效。从本质上而言,由于最常见的弦乐器的调音方法的缘故,D调也同样是十分根本的(这也就是当时有如此多的歌剧与交响曲都是D大调的原因)。c小调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圆号——当时最重要的铜管乐器——最经常的是降E调圆号,这让c小调的管弦乐写作更加方便。

无论如何,在18世纪晚期,戏剧性强烈的c小调作品发展成为一种传统,许多这样的作品开头的素材之间都展现出对立的情感。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看出作曲家把对比从宏观的结构上移除,并将其直接放到开头素材之间究竟有哪些好处。具体而言,它能让戏剧性与悲愁感并列起来,戏剧性的中心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调和声,而悲愁感则时常会强调六级和声,即降A大调,或者让调性完全变换到降A大调上,或者用属九和弦的和声来暗示降A大调。海顿早期的钢琴奏鸣曲作品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就是c小调的。不过在他的c小调作品中,对于后来的作曲家们最有影响力的则是写作于1782年的《c小调第78交响曲》(symphony No.78 in C Minor)。这部作品开头的8个小节展现出不同的力度之间以及动机素材的复杂冲突,而后,音乐迅速地重塑了对主题的呈示——移去几乎所有对立之处,并以更为一元化的形象将主题展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