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钱纳利:澳门大画家及其圣老楞佐堂名作

钱纳利:澳门大画家及其圣老楞佐堂名作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谈圣老楞佐堂,必须提一下钱纳利这位与澳门渊源深厚的大画家。钱纳利对澳门来说,更是意义非凡。在摄影术还未发明的时代,钱纳利的画作是研究澳门历史最生动直观的证据。因利就便的关系,在钱纳利住家附近的圣老楞佐堂(风顺堂)及其周遭的街景,常常成为他的题材,留下了多幅画作。

谈圣老楞佐堂,必须提一下钱纳利这位与澳门渊源深厚的大画家。

在圣老楞佐教堂后面有一条斜斜的“千年利街”(街头有家麦当劳)。乍一看“千年利”之名,你以为这是个中国人取的吉祥街名,但一看其葡文街名Rua George Chinnery,才知道这个“千年利”就是钱纳利,George Chinnery是其英文原名;“千年利街”是澳葡政府为纪念钱纳利而命名的。钱纳利在澳门的27年间,就是住在这条街旁边的鹅眉街,其街坊邻居包括著名的首位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他们两人是好友。

钱纳利何许人也?

他是个英国画家。1825年,51岁的他为逃避厌恶的妻子和巨额债务,从印度加尔各答来到澳门,从此有家忘归,长留濠江,终老于斯;1852年病逝于澳门,葬在白鸽巢公园旁的基督教坟场内。(www.xing528.com)

其时,在以澳门为中心的外国人小区里,钱纳利的大名几乎无人不识,因为他是远东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许多富绅名流,专门约请钱纳利替其作画像,以便寄回给大洋彼岸的亲人;当中包括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的创办人查甸(William Jardine)和马地臣(James Matheson),以及翻译全本中文《圣经》的著名传教士马礼逊。

钱纳利对澳门来说,更是意义非凡。因为在逗留濠江的27年间,钱纳利逛遍澳门大街小巷、内外港口,用画笔精确地记录了19世纪上半叶澳门的民生风情、城市面貌;他的笔下,有贵妇渔女、富商名人、婴孩小贩、土生葡人,更有大量澳门教堂、街道及海岸的风景画。在摄影术还未发明的时代,钱纳利的画作是研究澳门历史最生动直观的证据。

因利就便的关系,在钱纳利住家附近的圣老楞佐堂(风顺堂)及其周遭的街景,常常成为他的题材,留下了多幅画作。在这些画中,最瞩目的便是教堂底下风顺堂街上的一口公用水井,钱纳利细致地描绘人们取水的姿态,最特别的是从教堂高台上伸出的一座木搭辘轮,有趣非常。当年这一区是高级住宅区,这口井是供贫困居民用的。今天,这口井已荡然无存了。不过,画面中醒目地竖立着的十字石柱,至今依然掩映于教堂的树影之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