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资源开发产生的正面社会文化效应
旅游资源开发能吸引国内外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从而加强旅游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消除社会、民族、种族等偏见,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增强相互理解。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旅游者以其自身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介入旅游地生活中,会对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示范效应。这些效应可能会起到改善和提高旅游地居民的卫生条件、生活习惯、生存意识及当地居民文化水平等功效。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历史文物古迹的修复,抢救一些即将失传的语言、音乐、文字,使传统文化得到继续发展的现代支撑,为解决社会发展与保持传统文化的矛盾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旅游的发展还能激起地方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地产生社会文化效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效应仍亟待研究和评价。
2.旅游资源开发产生的负面社会文化效应
旅游资源开发在繁荣旅游地文化、促进旅游地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旅游地带来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这主要表现在它会冲击旅游地社会文化和道德导向;同化旅游地的民俗风情,并可能使之庸俗化等。(www.xing528.com)
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旅游业发展为色情、赌博等行业提供了便利条件。色情业是古老的行业之一,旅游活动的空间位移性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场所和环境。一部分妇女为获得就业机会和高收入而投身色情行业。赌博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与旅游业没有直接的关系(除中国澳门、拉斯维加斯等地依靠赌博来发展旅游业外),但旅游业的发展为赌博提供了场所,使这一行业变得兴旺发达,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者在经济收入方面的差距,会引起抢劫、偷窃、欺诈等犯罪行为的发生,这些犯罪行为不仅会造成当地社会秩序的混乱,引起当地人的心理紧张,而且国家为打击犯罪、维持治安增加了经费预算,这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发展旅游业之前,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由于与外界的接触较少,其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能够一代一代地继承下来。旅游业的介入,异地风情、异国文化、不同思想文化意识的进入,往往使旅游地的民族文化、地方风俗被冲淡和同化。例如,湘西在发展旅游业之前,保留着大量淳朴民风和古老习俗,然而当国外旅游者进入后,这里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头的、穿民族服装的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衬衣、西装、各种流行的长短裙、牛仔裤等;铺着青石板的街道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被柏油马路和水泥建筑所代替……当地的传统与文化正在逐渐消逝。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且本国经济基础薄弱,因此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金的介入,如中国的许多饭店都是国际著名饭店的连锁店。这些饭店的建立固然有助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大量利润流到外国投资者手里,造成旅游漏损,使旅游地获利很少。而且,饭店的许多管理人员都是外国人,他们地位高,收入丰厚,生活优越;而实际上本地员工既为旅游者服务,又为外国投资商服务。
(二)景区、旅游者与地方居民的关系演变
旅游是一把双刃剑,景区的开发既可带来正面的效益,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居民对旅游的态度转换取决于居民从旅游中获得的收益与支付的代价之间对比关系的转变。在景区开发的初期,当地居民更关心的是旅游带来的经济收益,同时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未充分显现,故在早期阶段一般持欢迎态度;但到了旅游比较成熟阶段,旅游对地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减少,而旅游所带来的物价升高、环境破坏、地方文化特色消失、传统生活方式消失等影响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使当地居民产生反感。由欢迎到反感有一个演化过程,各阶段有一定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