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导游最重要的基本功,是导游服务的工具。古人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导游若没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文化交流,也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导游服务工作。
从狭义角度看,导游语言是一种表达丰富、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包括交流思想、指导游览、进行讲解、传播文化等内容。从广义角度看,导游语言是一种具有一定意义并能引起互动的符号,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还包括态势语言(微笑语和动作语)、书面语言(报纸、杂志)和副语言(重音、叹息、掌声等)。
导游语言是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体。除了符合语言规范外,导游语言还具有三大特性,分别是准确性、逻辑性和生动性。
(一)准确性
导游应做到态度严肃认真、了解所讲内容、遣词造句准确、词语组合得当。例如,导游在武汉归元寺(图2-1)向游客介绍《杨柳观音图》时说:“这幅相传为唐代阎立本的壁画所体现的艺术手法值得我们珍惜。”这里的“珍惜”属于用词不当,应该用“珍视”。珍惜是爱惜的意思,珍视则为看重的意思,即古画所体现的艺术手法值得仔细欣赏。[1]
图2-1 武汉归元寺
(二)逻辑性
导游的思维要符合逻辑规律,语言表达要有层次感。导游要掌握必要的逻辑方法,包括比较法、分析法和综合法、抽象法、演绎法和归纳法。
(1)比较法。例如,“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这段导游词就运用了比较法,因为长江的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
(2)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或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几个部分,然后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解析文章结构的方式——总分和分总。综合法则是把分析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导游向游客介绍:“西安牛羊肉泡馍的传统做法有三:一曰‘干泡’,通过煮制,汤汁完全入馍内;二曰‘口汤’,煮得馍酥绵光滑,吃完碗内只留汤一口;三曰‘水围城’,宽汤煮馍,碗四周是汤,中间是馍……”这段介绍就是运用了分析法,先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再分别介绍。如果将这段导游词倒过来叙述,先讲三种做法,最后归纳为三种类型,就是综合法(图2-2)。[2]
(www.xing528.com)
图2-2 牛羊肉泡馍
(3)抽象法,又称概括法,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方法。例如,导游讲解道教文化,最后可以提升到讲解其对旅游目的地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就是抽象法的具体运用。
(4)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和归纳法都是推理的方法,前者是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其中三段论就是演绎的一种形式;后者正好相反,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
(三)生动性
导游语言除保证准确性和逻辑性外,生动性也至关重要,要善于运用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引用、双关等修辞手法。例如,“玉龙雪山在碧蓝天幕的映衬下,像一条银色的玉龙在永恒飞舞,故名玉龙山。”(图2-3)这句话就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既贴切又形象。又如,四川导游喜欢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图2-4)湖北导游喜欢说:“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图2-5)这些都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景物的特征。
图2-3 玉龙雪山
图2-4 峨眉山
图2-5 黄鹤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