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不断优化宁夏乡村文旅区域布局、提高文旅协同的发展效能,促进文旅协同的多元化发展,本节针对宁夏文化发展特色和现实环境,深入调研,认为结合宁夏乡村文旅的优势和环境,宁夏未来能够形成“农业+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康养休闲+旅游”“非遗+旅游”“研学+旅游”“演艺+旅游”六大发展协同方向。这六个方向,也是未来宁夏文化和旅游的重要发展机会。
(一)深化“农业+旅游”,推动文旅消费增长
农业+旅游产业是文旅发展的朝阳产业。通过对农业文化的挖掘,依托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文化旅游,打造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整体展示、活动策划、互动体验、融入休闲,推动传统农村文化精髓贯穿旅游活动各环节。
未来,可以通过打造一批以农业农村原貌展现为主的乡村小镇、乡村果园、乡村博物馆,整合农业旅游景区与周边旅游资源,形成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路线。可推动乡村文化融入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各环节。将农业博物馆,采摘园等文化和实践场所纳入旅游路线,使其成为游客喜爱的农业文化体验目的地、传播宁夏乡村文化的有效平台。通过举办特色农产品展览、节庆活动、演艺活动,将文化企业引入农村文化创意开发,引导文化企业参与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和开发制作,盘活宁夏农业文化资源,提升宁夏乡村文化旅游的美学价值与艺术价值。与此同时对各个乡村的差异性的,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与归类,对独具特性的乡村文化进行大力扶持,加快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形成更多各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资源品质的上升和经济的发展。总体上,不断探索农业+旅游的发展路径,以目前发展为基础,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附加值,是宁夏较为可行的发展机会之一。
(二)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促进全面振兴发展
近年来,红色旅游已成为人们出游的重要选择之一。2019年,国内红色旅游的主要客群年龄层已经从60后、70后向80后、90后转移。随着年轻人对于红色旅游的认同感越来越高,随着可自由支配收入和可自由安排时间的增加,年轻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产品,开始选择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具备丰富内涵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红色旅游吸引,他们在享受旅游的过程中,更能深刻感受历史进步和时代变化。同时,相关研究的大数据展示,2018年,红色旅游的十大目的地依次是:北京、吉安、上海、延安、西安、嘉兴、绍兴、南京、长春、银川。这些地区的红色旅游景点密集,红色主题相关活动的较多,对于红色文化的挖掘一直在更新迭代。同时,也是智能旅游研发、应用最为活跃的城市。
宁夏的红色文化特色与其他省份相比,已经具有相当独特的优势。目前,宁夏已经有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景区、吴忠市同心县红军西征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吴忠市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几处红色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同时,首条红色旅游风景道主体已于2019年建设完工。该条风景道以固原市区南郊为起点,以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为终点,将隋唐墓群、中庄水库观光区、开城安西王府遗址、青石嘴战役纪念碑、杨岭村、王洛宾文化园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串联起来,缩短沿线各旅游景点之间及村镇之间的里程,完善固原市旅游环线公路网络布局。该条公路正式运行后,将在六盘山地区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旅游产业带,带动沿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并改变以往旅游中单一的“一路劳顿,为了到达”的模式变为“行走旅游,一路放松”的模式,从而实现旅游、纳凉、休闲、锻炼为一体。
可以说,宁夏乡村在针对“红色+旅游”的平台打造上,顺应未来红色旅游产品的主流趋势,迎合整体文旅协同发展需求,能够不断完善现有的相关旅游产品,提升服务,在个性化的红色旅游产品中积累口碑,未来一定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在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
(三)创新“康养休闲+旅游”,打造文旅新热点
康养旅游近两年来已成为新兴旅游产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们对于就医、健身、养老、旅游、运动、环保等与健康相关的需求日益增加,发展健康产业,建设健康中国正当其时。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田园健康产业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未来五年将扩大10倍,未来市场需求庞大,前景十分广阔。我国保健养生市场每年蕴含高达15000亿元的市场份额,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2000元用于健康养生。
同时,乡村优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张弛有序的生活节奏、自然和谐的环境氛围,为发展康养产业提供了基础。在乡村振兴及“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乡村康养产业方兴未艾,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随着宁夏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提高,宁夏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同时,由于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宁夏“康养娱乐+旅游”的文旅协同方向将在西部地区形成一个风尚标,成为文旅协同的新去向。乡村的食品、空气、自然资源、生活方式等,会不断吸引城市居民前往,成为周末游、短期游、养老游的重要驱动。未来,宁夏须根据自身特色,确定乡村开发类型,根据本地农产品开发系列美食康养;倡导食养、药养、中医养等健康养生,结合养老民宿,发展中长期的家庭养老机构,开发适合作田园长寿文化康养基地,等等。在开放方式上,强化健康养生养老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以健康养生、休闲养老度假等健康产业为核心,进行休闲农业、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多功能开发。
(四)活化“非遗+旅游”推动文化创新性转化
“非遗+旅游”协同发展,是宁夏未来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又一重点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极为珍贵的文化资源。宁夏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经创造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花儿”、神话传说、民间器乐、泥塑、戏曲、皮影、社火、节日、民族体育等。但是,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经济和社会的极速变化,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许多珍贵的民间艺术日渐衰落,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刻不容缓。(www.xing528.com)
总之,“非遗+旅游”正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资源创新性转化的一条重要路径选择。通过旅游,大力加强非遗传播,提高专业水平,形成相关单位积极支持、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的传播局面,不仅有利于宁夏乡村文化旅游的特色化发展,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宁夏乡村可以充分发挥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示范作用,发挥非遗保护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表率作用,在乡村建立多个乡村非遗活化空间,参考国内一些成熟经验,不断拓展和创新“非遗+旅游”的内涵和形式,将非遗融入宁夏乡村文旅协同,使宁夏乡村文旅发展更具有生命力,竞争力。
(五)推出“研学+旅游”创新文旅协同新模式
2016年,教育部联合11部委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各类关于游学、夏令营活动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欢迎,作为文旅协同中的细分领域创新服务,教育属性强、具有固定场所特征的研学教育发展势头强劲。中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认知的初级阶段,农业、休闲旅游、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拓展学习旅游等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生动的学习途径。研学与旅游的协同,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不仅能让城市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体验不同的生活,还能够让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理解、认同传统文化,并乐于传承传统文化。
2020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作品展杨氏泥塑(展帆/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跨界协同,使研学旅行成为市场热点,研学旅行已经被列入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必修课。特别是近年来文化+旅游的时代浪潮推动下,未来的研学旅行甚至会出现许多倍的爆发峰值。宁夏乡村文旅应紧紧把握机遇,通过自身的文化特色和自然优势,参考欧美、日本的研学游经验,开发西部具有特色的“研学+旅游”课程,不断创新文旅协同的新模式。
(六)开发“演艺+旅游”不断提升产业链价值
演艺行业的发展对旅游产业链的完善和增值有重要作用。从整体来看旅游演艺、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种和谐共存趋势。比如说,白天看古村古建、大漠草原,晚上看实景演出,“白加黑”模式,具有互补性、拉动性,观光景区为旅游演艺带来大量的游客基数,旅游演艺为游客增强了旅游体验、发掘了旅游文脉、丰富了旅游产品、延长了旅游时段。
对于宁夏乡村文化特色而言,歌舞、民俗、语言、社火等有非常宝贵的开发资源,具有广阔的文化土壤。因此,将文化转化为艺术与演出呈现给观众,使观众耳濡目染体验宁夏文化,能够更好地推广宁夏文化,促进文旅的增长。
2019年3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着眼于推进旅游演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立足于旅游演艺作为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旅游演艺这一业态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全面系统的引导和规划。宁夏乡村可根据《意见》,积极创作乡村演艺作品,主动与市场对接,贴近旅游市场需求,打造演艺项目,提升宁夏旅游的产业附加值。
与研学旅行相关的国家政策
【注释】
[1]红崖村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35年秋,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经过隆德县,其先遣部队宿营红崖村,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为该村留下了鲜明的红色革命文化印记。
[2]数据来源:《2019年宁夏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3]王涛.宁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导农民走上致富路[N].中国旅游报,2019-07-24.
[4]张仁汉.旅游+扶贫的宁夏实践[N].中国旅游报,2019-09-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