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乡村文旅协同发展的关键措施

宁夏乡村文旅协同发展的关键措施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在国家发布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的影响下,2017年在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0亿人次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人数达25亿人次,其中文旅产业市场协同的比例也在不断提升。

宁夏乡村文旅协同发展的关键措施

(一)乡村文化和旅游市场协同的现状及趋势

1.协同现状

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文化和旅游的市场协同速度加快,尤其是近年来乡村文化旅游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发展。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在国家发布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的影响下,2017年在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0亿人次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人数达25亿人次,其中文旅产业市场协同的比例也在不断提升。途牛旅游网结合乡村旅游大数据,对外发布《2017乡村旅游分析报告》显示,像安徽宏村、黑龙江雪乡、新疆图瓦等热门乡村旅游目的地,文化成为乡村旅游产业协同的主要元素,游客把能融入当地村民生活、体验文化当作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享受。

2.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城乡空间距离的相对缩短,初级乡村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大众所需,产品逐渐日趋精品化、高端化,其中文化和旅游的市场协同起到了关键作用。农家乐民俗村、田园农庄农业科技园、古村落、度假村等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广大的乡村区域。未来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旅游业的文化渗透发展模式将会是乡村旅游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趋势,文化的融入将为文化传承及乡村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注入持续动力,通过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着实启动乡村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市场实现消费大众化、产品特色化、服务规范化、效益多元化的发展。

(二)乡村文化旅游市场协同的措施

1.挖掘整理和创新文化旅游特色产品

乡村文化资源是市场协同的前提条件,在挖掘整理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不同群体的消费喜好,瞄准目标群体,对乡村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产品开发,实现文化资源向产品的有效转换、产品和市场的有效互动,实现文化资源的“产品化”。乡村旅游的生命力在于“乡土化”,要让游客沉浸在“有血有肉”“活的乡村”环境中,需要在饮食住宿农家化、风俗乡村化、环境生态化等的基础上创特色、提水平、优服务,让乡味更香、村味更浓。

2.建设和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营销渠道(www.xing528.com)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化、智慧化发展也逐步应用到乡村产业。乡村要紧跟时代步伐,全力建设“互联网+”“微”营销等新营销平台,通过这些信息化手段推动文化旅游市场的协同发展。同时,要加快乡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以拓展乡村文化旅游的产业链,并培育出宜居宜业的文化旅游特色村镇。

3.设计和实施乡村文旅市场协同的政策制度

乡村文化旅游的市场协同发展受到文化资源禀赋或乡村区位、经济基础、专业人才等条件的限制,在现有条件下,同全域旅游一样并非任何区域都可以实施。因此,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市场的协同发展,必须基于现实条件来精心设计和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通过创造条件来规避区域弱势和市场风险,循序渐进地有效实施,以实现乡村文化和旅游的市场协同。

4.规范和监督文旅市场的健康发展

宁夏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电商服务站(邓娜/摄)

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走向市场导向的过程中,乡村文化旅游市场进一步细化,观光游览、体育健身、疗养保健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的旅游产品成为市场热点。多元的旅游需求促使乡村旅游产品功能提升,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被视为新时期居民休闲度假旅游消费的重要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文化繁荣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明确提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同时要坚持产业协同,协同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强化规范开发,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文化底线,以农业、农村、农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依托,加强对乡村环境和乡村风貌的保护,保持村庄原有格局肌理和整体风貌,规范市场行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环境改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市场繁荣,以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