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一期开始,我们夜话的主题是围绕汉代刘向所著的《说苑》一书。上一期讲的是《说苑》中的君臣关系,讲了君臣关系的转相为本。今晚的主题是“利归于民、罪责在我——《说苑》中的为政之道”,讲的则是君民关系。
作为一个统治者,要治国理政,履行自己治国平天下的职责,最核心的就落实在怎样对待百姓民众这个问题上。所以应该说,君民关系是为政之道的核心和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个君王是爱民、利民还是害民,是富民还是富君王自己,这是为政之道的核心。可以说,什么样的君民关系,就体现了什么样的为政之道。那么,在《说苑》这本书中,体现了怎样的君民关系和为政之道呢?
(一)利民爱民富民的王者之政
在《说苑》书中,为政之道、治国之道首要的一点是爱民:“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政理》)那怎样才是爱民呢?书中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利之而无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谊也,爱之而已矣。”(《政理》)这就是说,所谓爱民就是要做有利于民、能成就成全民众的事,不滥杀无辜,轻税薄赋而不是与民争利,要使民众快乐而不是用徭役使民众陷入苦难,不要劳民扰民使民众怒怨。总之,为政治国之道就是利民、爱民。书中还进一步说:“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政理》)这就是说,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就是懂得像父母爱子女那样爱民。这一点很好理解,我们历来高度赞扬一名官员的时候就说他“爱民如子”,所以可以说,爱民是衡量一个统治者、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和成功的重要标志。
除了爱民,《说苑》里还认为富民才是为政的王者之道:“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政理》)这就是说,行王者之道就是要富民,行霸者之道是富武士,行勉强生存者之道是富朝廷大夫,行亡国之道则是富君王自己仓府。所以,为政之道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行王道,就是爱民、富民,而不是富官员士大夫甚至只富君王自己。一个国家要能长治久安,就应该实行爱民富民的王者之道。大家是不是觉得当前我们国家提出的“共同富裕”和反腐败与此很吻合?所以可以说,《说苑》书中提出行王道的为政之道,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总之,为政之道就是要利民爱民富民,对这一点书中还更明确地说:“政在使民富且寿。”(《政理》)这就是说,治国理政的目的无非就是要使民众富有而且长寿。那么,怎样才能够使民众百姓富有而且长寿呢?书中又说:“薄赋税而民富,无事而远罪,远罪则民寿。”(《政理》)这就是说,治理国家不能搞苛捐杂税,税收要少一些,百姓自然就富了;民众富足了以后,大家安居乐业,就不会惹是生非,这样自然就远离了犯罪纷争,在这样富足安宁的生活中,民众自然就长寿了。我觉得,这个思想无疑是非常好、非常具有永恒价值意义的,大家说是不是?假如每一个朝代的统治者都能够实行这样的为政之道,使民众富有且长寿,那对于百姓来说,就是非常理想、非常幸福的。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说苑》书中为我们指出了一种理想的为政之道。
(二)至公罪己的王者之德
为政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君王怎么做,所以君王的君德与君道一样很重要。《说苑》书中认为,君王要行王道,就要有“至公”的品格:“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言至公也。”(《至公》)就是说,君王要做到不偏不倚、行王道,就要以“至公”之品格治国理政。一方面,只有“至公”,国家社会治理才能有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只有“至公”,执政才能公开透明、公正廉明。书中还说:“夫公生明,偏生暗。”(《至公》)没有了公开、公正、公平,国家社会就很容易陷入黑暗混乱。因此,书中把“至公”作为君王的重要道德品格:“夫以公与天下,其德大已。”(《至公》)(www.xing528.com)
书中还把治国理政分为三种:“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国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者为贵矣。”(《政理》)这就是说,施政有三种品质方式:一是王者之政,以王道的德行来引领德化民众;二是霸者之政,以霸权刑罚震慑民众;三是强国之政,以胁迫威逼来使民众臣服。书中认为这“三品”之中,以德化来解决君民关系的王者之政,是最好、最为贵重的。
书中对这个问题还继续阐明:“治国有二机,刑德是也。王者尚其德而希其刑,霸者刑德并凑,强国先其行而后德。”(《政理》)接着又说:“德化之崇者至于赏,刑罚之甚者至于诛。”(《政理》)最后指出:“故诛赏不可以缪,诛赏缪则善恶乱矣。”(《政理》)这里说的是什么呢?这里说的就是,刑罚和德化是君王治国的两种不同方法和手段,如何合理和适当地运用它们,对于为政之道、对于一个国家的善恶是非和社会风气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这里指出,理想的王者之政应该主要以德服人、以德化民而少用刑罚。
为什么王者之政应该以德服人、以德化民而少用刑罚?书中认为,治国理政关键是君王要做好自己,要以上率下,自己做好了,百姓自然就跟从了:“夫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君道》)百姓是跟着君王走的,所以,假如百姓有过失,那么责任也在君王身上:“百姓有罪,在于一人。”(《君道》)这里的“一人”就是君王自己。因此,君王应该具有“罪责在我”的担当和“罪己”之德。
说到君王的公平正义和权力,其实还涉及传统的义利观。我们知道,正统儒家思想是重义轻利的,就像汉代董仲舒所说的“正其谊不谋其利”。但是,作为一个君王,作为一个统治者,他必须充分重视利的问题,必须运用手中权力,使社会的利益分配符合义、符合公平正义。《说苑》既明确了君王“治国有二机”的权力,也同时指出了“罪责在我”的责任,从而强调了权力和责任的对等关系,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所受的约束也越大。所以,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说苑》的王者之道也不完全是儒家的思想,而是糅合了法家等其他思想的。
(三)现实意义和启示
应该说,为政之道是《说苑》所要阐明的核心主题,所以,为政之道是《说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么,《说苑》关于为政之道的思想带给我们现实什么启示?我想有以下几点:一是“利民爱民富民”的思想,如何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做有利于人民的事,如何爱民富民而不是富官员、富君王,我认为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二是强调君王、统治者的权力和责任的对等,比如说出现了问题和过失,那么责任在哪里?书中给出的答案是“罪责在我”,即责任在君王处,这在现在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实这很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问责制。三是强调君道、君德,提倡以上率下和统治者领导者的率先垂范,以及为政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还有主张“罪责在我”的自我问责,等等。总之,《说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为政之道,即王者之道,非常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